谢冕等专家学者呼吁:文艺要站稳人民立场,开掘时代精神

作者:徐吉鹏、韩冬伊、于丹   2022年06月06日 09:52  中国文艺网    562    收藏

如何书写新时代?如何书写人民史诗、刻画新时代人民形象?如何创造新时代的艺术高峰、艺术经典?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作家、艺术家?近期,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作协、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齐聚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术研讨会”,结合自身专业领域畅谈文艺初心与使命,纵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担当与作为。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简称“北大习研院”)主办,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解放军报》文艺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协办。


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筑魂

郝平

640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在致辞时表示,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百余年前,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北大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文学革命,有力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也开启了中国文学和文化摆脱封建思想的枷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走向现代化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发扬优良传统,持续为我国文学和文艺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作出了新贡献,产生了吴组缃、俞平伯等一批学术巨匠;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王瑶、严家炎、谢冕等北大学者积极开展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实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中国文学的创新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面向未来,北大将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筑魂,为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征程中谱写北大人的新篇章。


新时代文学的光辉指引

吴义勤

640-1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度评价了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取得的辉煌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走过的发展道路,高度评价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界呈现的新气象、新面貌、新成绩,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度的信任和深切的勉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吴义勤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艺工作提出的五点希望,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规律、文化事业、文艺道路的深邃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科学回答了事关文艺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文学的光辉指引,是又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件,为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指引,不断推动中国文学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奋力谱写新时代文学的新篇章。


文艺要“为人民”

谢冕

640-2


年近九旬的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谢冕教授的出席,让本次研讨会更显庄重。谢冕教授17岁时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海防前线的基层连队从事文艺工作。他深情追忆了自己年轻时所受党的文艺思想的教育与熏陶:“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我们党指导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就是文艺为工农兵、为人民大众服务,归结起来就是‘为人民’。人民在冲锋陷阵、在艰苦奋斗,那么我们的文艺工作就应该把重点放到这上面来。”谢冕指出,当今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进步的时代,贫困、衰落一去不复返。面对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文艺工作者应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开掘时代精神,让时代精神贯穿在所有的文艺作品当中。谢冕教授还勉励所有晚生后学要努力学习、加强锻炼、热爱生活。


推动主题诗歌创作,充分展现时代气象

李少君


640-3


“经典文艺形象是一个时代的重要标识,李白自由浪漫、开放进取、气势蓬勃的诗篇正是盛唐气象的最佳形象代言人。新时代,同样需要体现时代气象的诗歌。”《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李少君着重剖析了当前的主题诗歌创作潮流,认为它是解构主义思潮席卷世界之后重建新的整体性世界的一种总体性革命,诗人们应把握历史主动、投身时代潮流、深入人民中间,努力推动主题诗歌创作。从屈原的《天问》、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到郭沫若的《女神》,任何伟大的时代,都始于对世界、宇宙的全新思考和认识。在李少君看来,新时代的诗歌,一定不只强调个人的作用,应包含着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民,要把目光投向人类、投向世界、投向整个宇宙,进而才可能产生具有世界价值、普遍意义的典范性诗篇。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刘笑伟

640-4


“我们党成立之初就把文化提高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长征途中,战士们一个跟着一个,把背包当成小黑板,一边行军一边识字;在抗日战争最危难的时候,党在延安创立了鲁迅文学院,在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支撑着中央军委的电影团,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在抗日战争最需振奋人心的时候,我们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等作品;在抗美援朝最艰难的时候,诗人、作家冲在一线,写出了‘一把炒面一把雪’这样的诗句。我们党正是以这样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倡导成立夜校、识字班,在4亿人口的国家迅速掀起了学习文化的热潮……”《解放军报》文艺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刘笑伟在发言时表示,走过百年征程,我们党已从高度的文化自觉走向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张颐武

640-5


“‘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要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想象,这样一个新高度的可能性,就需要文艺工作者来努力。” 谈及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脉络及前瞻,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说。

在张颐武看来,其一是方向,中国文学和文化是为人民。2020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成为全球第一,中国人民的审美、趣味、内在要求、对艺术的接受,实际上已经变成世界性的重要维度。因此,如何深入到人民中间,如何与中国的社区、中国的人民发生紧密联系,愈发成为重大主题。其二是时代性与文学范式。张颐武说,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谈到的五个方面期望和一个对做人的要求,正构成一个完备的整体。一方面回到中国的社区、社群,回到中国人民的感受力与认知;另一方面回到新文学的传统,打捞中国文学历史的传统,以期新的文化想象。最后,文学艺术怎样为中国历史做见证,为中国道路立传,这也是世界对中国认知的重要挑战。


打破纯学术、纯专业的束缚

贺桂梅

640-6


会上,北大中文系党委书记贺桂梅教授谈及文艺实践的历史、文学的位置、研究者的视野。

贺桂梅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文艺战线工作经验的总结,同时也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自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便已明确中国文学的方向是新的人民的文艺,文艺与中国革命的百年历史经验并肩。其次,数据化与新媒介时代,各艺术门类及媒介融合交流,共同回应当下问题。对于文学批评与评论工作,北京大学中文系有着新旧融合的深厚学术传统,在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过程中,今天也应发挥中文系的先锋传统。“一个研究者应该打破纯学术、纯专业、纯文学这些自我束缚,应该立足专业、立足学术,同时又把问题放在一个大格局、大视野当中加以讨论。”贺桂梅说,“看到广大的人们,才能够更深刻地去理解现实、理解实践的可能性。”


两个“不辜负”

高洁

640-7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总编室副主任高洁介绍了新华社开设的新栏目,如《习近平时间》《学习故事绘》《网上传习录》等。在高洁看来,不管什么栏目,什么样的创新形式,其根基还是守正创新。“文化是这几个栏目中的一个高频词,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有很多金句。新华社出品的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正在院线上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纪实电影,为了做好脱贫攻坚报道,我们把脱贫攻坚的故事搬上大荧幕。”高洁说,“既不要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也不要辜负自己的岗位。”


文艺批评是一个支点

丁国旗

640-8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丁国旗长期致力于习近平系列重要论述的研究,在他看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着意于“加强”与“升华”。

第一,写时代。写时代正在发生的事,这是现实主义之伟大。在今天,把中国的具体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又一次契机。

第二,谈人民。落脚到文学上,就是要真正地走向群众,关注具体的人。人民是创作的归属。

第三,守正创新。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正”,尤其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传统,创新才有根基。

第四,展现可爱、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凸显文艺创作的民族特色。

第五,德艺双馨的问题,实际上最终是人的问题。

丁国旗说:“文艺批评将来应该成为我们的文艺能否出精品、能否真正繁荣的一个支点。”


希望中国网络文学反哺世界

邵燕君

640-9


北大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邵燕君教授以网络文学研究工作为切口,谈及全球媒介革命视野之下的文化交融与互文。

她认为,自2014年始,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俨然成为文化奇观,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从粉丝生产到网络文学网站搭建海外平台,目前已有国际竞争。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成为由有力的粉丝渠道发起的、广泛的、不胫而走的传说,恰因其讲好了中国故事,满足了消费者刚需,不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魅力,也使文学这一古老的艺术焕发出青春。“我们希望中国文学对世界网络文娱进行的反哺,如果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速世界文学的媒介变迁。”邵燕君说。


新周期正待唤醒

鲁太光

640-10


《文艺理论与批评》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鲁太光认为,党对于文艺工作的重视,正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在。在理论视野中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观察和认识可能会更准确。

新时代文艺的主要任务是创作越来越多的优秀文艺作品,中国文艺又到了一个新周期的起点。“当今全球范围内,正需要文艺发光发亮,需要文艺批评等刺激唤醒文艺。在这方面北京大学有光荣的传统,可谓先锋。”鲁太光说,“在这种‘为新’的文艺运动中,北大仍应是改进的运动的先锋,使中国向着往上的道路走。”


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守正创新

李云雷

640-11


《小说选刊》副主编李云雷从三个角度阐明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进行创新的前提。

创新的前提之一是有新的话要说,有新的情绪要抒发,有新的故事要讲述,敏感的艺术家应该把握到历史与时代脉搏的跳动。

创新的前提之二是既熟悉已有的艺术形式,又对其局限性有深刻的认识,在创作中以丰富的生命体验自由书写,让思想冲破形式的牢笼。

创新的前提之三是要适应新的技术与媒介条件,并将之内化融合于艺术创作之中,形成新的探索与创新。

李云雷认为,创新既是方法,也是目的,但在创新的过程中不可“哗众取宠”,要坚持守正创新,充分表达新时代中国人的生命体验与时代精神。


重视艺术规律,形象解读时代

石一枫

640-12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了茅盾先生的话:“一个做小说的人不但须有广博的生活经验,亦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的头脑能够分析那复杂的社会现象。”

《当代》杂志副主编、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石一枫认为,当下的作家,面临的人物形象复杂性和创作挑战性可能比那个时代更甚。在这种环境下,如何用一个客观冷静、高度符合艺术规律的作品呈现这个时代,这是今日文艺工作者必须做到的非常艰巨的任务。

同时,石一枫表示,从五四到今天的新文学可能还是常新的,也许中国的文学艺术界或者思想界恰恰需要保持五四式的、新文学式的、为人生、为社会的判断能力和社会视野。


尊重自我,克服自我

李林荣

640-13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教授李林荣就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五点希望阐述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他表示,在中国文艺发展的方向性的认识上,对今天的文艺工作者而言,最大的挑战是要克服文艺生活不同于过去的复杂状况。

李林荣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第一个希望是告诉今天的文艺工作者该如何从全局角度去把握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人民。当下从事文艺教育、文艺创作的人,只是处在极其复杂多元格局中的一分子,该如何跨越阶层、跨越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意识,在尊重自我、克服自我的状态下,对社会和时代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第二个希望是重申或者重新表述了新时代情境下的人民立场问题。李林荣认为在文学创作、日常工作与生活当中,如何准确深入地把握今天空前广泛、包容、复杂的“人民”概念也成为全新的课题。

第三个希望是提出了文艺创作的守正创新。李林荣认为,守正创新最重要的是从传统当中如何激发推动力,“无论是文艺、精神抑或是文化,如果我们的民族传播不能激活为一种向前走的动力,那么一个僵化的传统无论多么真实也毫无意义。”

第四个希望是关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一个可敬、可爱、可亲的中国形象。让生活在不同制度架构、走在不同道路上的人感受到中国的可敬可爱,这也是评价新时代文艺的新的尺度。

第五个希望是关于文艺家的个人修养问题。李林荣认为,只有站在个人和时代的关系上才会有更高更深的体会和认识,方可在正确的道路上培育更多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文化艺术人才。


让更多青年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

丛治辰

640-14


托尔斯泰说:“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由青年求学时期与导师韩毓海就一本诗集的“人民性与文学性”的讨论切入,对当下文艺界青年工作及基层文学工作以及文学批评的建构两方面发表了见解。

丛治辰表示,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深刻感受到文艺体系建构的与时俱进,并从自身教学角度出发,阐述了“要深刻认识到文学对于建构人民精神世界的基础性作用”这一观点的理解。除了专业人士以外,对于普通读者来讲,文学是进入很多文艺门类的一个途径,他希望从自身的教学工作做起,让更多青年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更具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文艺批评家体系。对此,丛治辰提出,希望可以借助大学的力量,去推动青年的培养和文学评价体系的健全。


继承民族传统,重视人文创作

秦立彦

640-15


由一本《世界诗选》对中国古诗的大量拣择吸纳谈起,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秦立彦表示:“中国诗人和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人和人之间真挚深厚的情感,是我们中国诗歌的一个优势。”同时,从自身角度出发,她认为“对于诗歌文化的过于熟稔可能会捆住创作者的‘手脚’,让创作与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感,但这也是使我们的中国古诗和诗学资源重新焕发力量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就目前状况而言,我们对于中国民族诗歌文化并没有熟悉到被“程式”束缚的地步,因此,应投入更大的精力将其传承发扬。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2.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3.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4.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音律正声翻转《金谷子赋》正义
  6.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镇江站)成功举办
  7. 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启事
  8. 《腾飞协奏曲——新时代工业诗选》出版
  9.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去世,享年92岁 | 诗歌选
  2.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诗意天下 和而不同”,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即将隆重开幕
  5.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肖水:回去要读你们的诗
  8. “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在广西南宁举行
  9. 《人民日报》:让文学骏马奔腾于时代原野
  10.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