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头条诗人 | 杨犁民 : 把我用旧的人

2022年4月第6期

作者:杨犁民   2022年04月13日 09:59  中国诗歌网    1641    收藏

b8f4aaa361a7208961fc93b52afefec

杨犁民,1976年底出生于重庆,苗族。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在《人民文学》《诗刊》《散文诗》《新华文摘》《青年文学》《读者》《星星》《散文选刊》等刊物发表作品数百篇。出版有散文集《露水硕大》,诗集《花朵轰鸣》《大雨如瀑》。作品入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新中国散文典藏》等百余种选本。曾获第11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蝉联第6届、第7届重庆文学奖。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2015)、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2018)。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学员。参加《人民文学》第3届“新浪潮”诗会。


身份


当我在人群中说出“我”的时候,我已经不是“我”了。

一片下落的雪花,一朵盛开的蔷薇,从来没有喊出过我。

每个人都在用一生的时间,努力做好我。而事实是,到头来,每一个人最终都活成了别人。

而这个别人,甚至是你不知道的,看不见的,从未谋面的。

尽管他有时在报纸上,电视中,履历栏、身份证里,有时在别人的谈话和评论中。

但你其实是看不见的,看不清的。

理论上,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你。因此,在你之外,还存在着无数个你。

甚至有些别人心目中的你,是打死也不会告诉你的。

全世界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你,只有你不知道你是他们认为的那个你。

这个你不知道的你,有时大同小异,有时千差万别,有时判若两人。

这个你不知道的你,却是他们认定的你。无法拒绝,无法否认,无法逃避。

而你不得不承认,你就活在这你不知道的你中;你就活在别人认为你应该活成的那个你中。

人设早已为你固定。

你必须按剧本演出。

如果不小心把剧演砸了,也不是出于你的本意。

你真的是不小心演砸的。人们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如同超市的商品,你有自己的标签:品名,产地,规格,单价,品质。

但你也想过要逃出来,从商品货架上滚落出来,回到一颗草莓的枝头上去。

你已经是一颗想做自己的草莓。

你不会成功,但也不会停止尝试滚动。



爱我的人,都是把我用旧的人


作为自然的人,我们活在身体里;作为社会的人,我们活在身份里。我们用嘴巴吃饭,也用嘴巴说话。

吃饭支撑我们的身体,说话支撑我们的身份。社会就是各种经纬线组成的坐标,标识出我们每个人的身份和位置。

每一个我,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他人。但事实上,我们从来也没有活过自我。因为我,是依托他人才得以存在的。是靠他人来指认的,是靠他人来评价的,也是靠他人来命名的。

没有他人,“我”是否存在?这是个问题。

我们的名字,都是他人用来喊的。他人用来叫的。他人用来称呼的。

当它作为汉字符号的时候,我们自己也用得更多。但也是用来区别于他人的,从他人剥离出来,被他人看见和读出。

它是否就是另一个“我”?

如果世界上,苍穹下,宇宙中,只有我一个人,拿名字来干什么,拿身份来干什么?

我们在各种身份中得以确立,也在各种身份中身不由己。它是一种标识,也是一种罗网。

身份在我们身上发光,身份在我们身上叮当作响。

有些身份是我们自设的,有些身份是他设的。

有些身份是先天的,有些身份是后来的。

我们居住在身份里,动弹不得。

作为儿子,我们是被母亲用旧的;作为父亲,我们是被儿子用旧的;作为丈夫,我们是被妻子用旧的;作为妻子,我们是被丈夫用旧的…………

委身人世,使用自己。

最终,我们是被岁月和自己用旧的。



与天地精神往来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从身体意义上来看,每个人都居住在自己的身体里。这个身体是具体的,唯一的,仅有的,只属于一个人的,且必将消失的。

没有谁,能够与另一个人合二为一。

从时间意义上来看,每个人都居住在生和死之间。这是一段只可以属于自己的旅途。虽人海茫茫,毕竟没有人同来同往。你必须一条路,走到天黑。

从精神意义上来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精神世界。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头脑中,一个人并不能完全进入另一个人的精神空间。

你来的地方,和去的地方,都是无尽的未知。是一个无数人都曾经呆在那里,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表述的地方。更是没有两个人同时存在的地方。

所以,人的一生,都在和孤独作战。

最强大的力量,便是对抗孤独的力量。

对抗的方式,各不相同。

与天地精神往来,便是其中一种。



雪后


人是时空之物。

但时空却使人渺小。且只能占据一小段时空。

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最长寿的人,恐怕也最多只见到过自己的玄孙。

理解陈子昂呀。每个人曾经都是陈子昂。每个人都会当一瞬间的陈子昂。发有生之喟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仿佛只有月亮,一直悬垂在人类的历史和记忆里,悬垂在地球的边疆。但却又一直悬而未决。

悬垂在无边的仰望之上。

它高高在上的样子,一直把人类置于被审视、被审判的位置。

一旦你抬起头来,就不得不被它照彻,像一面镜子。

使你内心堆满积雪。



你走后,院里的月季开了


一块土地,一个院子,一座房屋,一院植物。

这,恐怕是许多中国人原始而朴素的一个梦想。事实上,也可能是所有人的梦想。

人,毕竟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原始的本能。

但是,人又总是拼了命似的往大城市挤。往钢筋混凝土中挤。

这似乎是无法解释的矛盾。人,何尝不是一个矛盾体。

但是,人终究也是社会人。在和自然对话的同时,不可能不和社会对话。所以,每一个我,不仅需要一个你,也需要一个他。

禅师一样,和自然完全融合为一体,是理想主义的至高境界。需要千年修为,也许是万年吧。但是,也有的时候,人群越多越孤独。

多数时候,我们宁愿守着寂寞。那是因为没有对的人。对的人,即使相顾无言,也是寂寞的默契。

在我寂寞的时候,你,不期而至。所有的花,都是为你开的。

你不来,花不开。事实是,你不来,我看不见花开。

有些花,是开在心里的。



伐木


许多人,把墓碑和棺材看得十分重要。

我到里约热内卢所看到的是这样。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所看到的也是这样。

不光我的老家。

可以吃简单的饭菜。可以住简陋的房屋。但拼命也要把这两样东西凑豪华。

此世已经活成这样了,来世必须活得好一点。

此世活得这样好,来世不能活得比这更差。

有人才四十来岁,就开始准备这一切。

也有的养树,从年轻时就开始养一棵树。做木工活的人,更是抢得了手艺之便。他的一生都在伐木。只有一棵,留给了自己。

在家乡人看来,谁都要走进一棵树里面去。

人离一棵树,那么远,又那么近。

有一些树已经百年了,人生才几十年。有的人已经百岁了,一棵树才几十年。

每个人,都从深山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棵树。

认定了。认下了。

大多数时候,树在森林里长自己。

人在村庄里长自己。人和树,就这样建立了联系。

树不知道。但是,人记住了自己的那棵树。

那棵树最先长在森林里。最后也回到了森林里。



迷雾


我对迷雾深度着迷。不管是现实的迷雾。还是思想的迷雾。

有一次,我围着一座山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

还有一次,我开着车,在大雾中跑了几个小时。

我真想一直开下去呀。没有目的,也看不清前路。

前进一米,都是突破和发现。都是柳暗花明。

一辆车,像一柄剑。不断穿越未知。不断超越自己。

夜晚也是一种迷雾。

青龙湖的夜晚,天空隐秘,湖水庞大。

我喜欢夜晚包裹着我,像包裹一个婴儿。星星在水中建造玻璃房子。而芦苇也有了思想。

那从芦苇中飞出的水鸟,是思想的箭矢。水中芦苇,每一株都是一阕宋词。



登临


时间面前,每个人都是幸存者。

婴儿刚刚出生,脸上已经长出了皱纹。

死亡是无法阻止的。如果没有死亡,如今地球上就已经站满了人群。后来者,再无立锥之地。

死亡推动着死,也推动着生。

个体生命不断地生死,换来了集体生命的生生不息。由此,人类得以延续。

一代一代的人们消失在视线尽头。一代一代的人们活在此世。一代一代的人们陆续登临。

这个队伍太长了。由三种人群组成。前面是消逝的人群。后面是未来的人群。中间是活着的我们。

这个队伍不断移动:消逝的人群向更久远的地方消逝。活着的我们不断向消逝靠近。未来的人们正在渐次来临。

这个队伍排着队,不停地向时间的窗口靠近。

自己推动着自己,身不由己前行。



那人在街边下棋


守的是将和帅。

但每个下棋的人,何尝不是把自己当成了皇帝?

他有三千兵马可调动。还有诸般武器。

有人干脆把战场摆到了大街上。围观的人不少。均乐此不疲。

因为有很强的代入感。

一个虚拟的战场,每个人都可指点江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暂且把世事抛在脑外。把妻子和油盐柴米抛在脑外。把曾经做过的梦再做一次。这可能是离庙堂最近的距离。

棋中有厮杀。棋中有嫔妃。棋中还有一个空着的职位。

关键一轮败了,还可再来。就算遇到兵谏,尚有退路:悔棋。



在一条无名河上


人们总是习惯于追寻河流的源头。

其实,每一条河流的源头,不在雪山的峰顶,便在小草的根部。但是,河流的另一条隐秘源头,却是难以追寻的。

它从时间和历史的深处流来。

古人发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喟叹。其实,多少今人成古人。然而,那条河流一直存在。存在于无数古人今人的脚下。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流呀!有时候显形,叫长江,黄河,乌江,酉水。有时候仿佛就是我们身体里的血管。

有时候又隐藏不见。

没有具体的肉身。

我每天坐在这条水边,以河洗河,以水洗水,把日子洗得干干净净。放眼望去,上游站满了人,下游也站满了人。

然而,每个人都在洗自己。没有人能够帮你一把。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生要洗。

他们洗呀洗呀,河水没有增高,也没有变小。

这些河水,就是这样洗呀洗,有的被洗到了这首诗里。



阳台


这是一处精神的悬崖。

也有人把它当成了杂物间,晒衣处。

同时,还是客厅长出的第六根手指头。是围墙里旁逸斜出的一枝花朵。寺院旁边的一道窄门。

它和厨房不一样——充满了人间烟火和柴米油盐。

它和卧室不一样——身体和精神都在沉睡。

它和客厅不一样——往来交际,人世凡俗。

它可以让自己身体和心灵飞起来,心游瀚海,手摘星辰。

俯瞰人间。深渊一样迷人。

它与其它房间一墙之隔,却是最小的世外桃源。

眼看就要摸到天空的屋檐了。眼看就要神游六极了。

这巨大的飞升……



雪天里


小时候的雪,真大呀。大如席。

每年冬天,都会长许多冻疮。脸上。手上。

有一年,雪特别大。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一片沙坡,雪已经齐腰身了。为了翻过这个雪坡,我在雪地上爬了许多次。

爬上去,又滑下来。爬上去,又滑下来。像西西弗斯滚上山的石头。

后来,我穿的解放鞋也断了后帮。

身体里的能量,像水银泻地,快速流失。

有些冬天,羊也会冻死。但我从来没有恨过雪。也没听其他人说恨过。

雪真好呀。雪像一场梦。

雪像一场怀念。

雪,下在时间和岁月深处。

我的身体里早已大雪封山。



身体


人有两个命运。一个是身体的命运。一个是心灵的命运。

每个人都在过着自己内心的生活。每个人都使用着一具身体。

它是无法搬迁的房屋。

我们背着它行走。却不能离开它而独立存在。

它也庇护着我的生命。

我们喂养它,建设它,修缮它。却阻止不了它在时间中风雨飘摇。我们为它寻找食物。也为它装修打扮。为它避寒取暖。

它是我们喂养的,也是被我们伤害的。它是在时间中用旧的,也是在使用中用旧的。

我们就是那个理直气壮使用它的人。

它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运转。直到最后一刻。

有一天,它停摆了,它是因自己的超负荷运转而停摆的。但是,它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再也不能有第二次发车。

一次停车,终生停车。

它只有时刻不停地让自己处于工作状态。

它是一架运转不息的机器。它有206块骨头,许多器官,无数零件。

我使用它许多年。有些零件至今没有看见过。有些至今不认识。甚至有许多地方,连自己的手也无法抚摸到。

我们身为身体的大王,却不清楚自己的每一片河山。

这是我的无知。也是我的粗心。

同时也是我的局限。

俗话叫,每个人都不能看到自己的后颈窝。

它使用了我的形状,也使用了我的容颜。

它是我,又与我有所区别。

它呵护着我的灵魂,却最终成为了我的躯壳。



赶路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一生里,拼命赶路。

他没有要到哪里去。他只是要抵达自己的一生。

一生是唯一的目的地。但每个人的目的地又各不相同。

他走过了许多岁月,还有许多岁月要走。

人们都在岁月里走着。

没有人能够把岁月走尽。也没有人能够走出岁月之外。走到一生之外。但所有人都会走完自己的一生。

生和死,构成生命的两端。

两端之外,没有人知晓。人们把它叫做前世和来生。但至今没有一条通往前世和来生的路途。

他们共同在世上走着,却没有一个同路人。

他们共同走在一条路上,却没有一个同路人。

他们并肩而行,但各自走在自己的一生里。那是一条孤独的旅途。旅人无数,但没有人真正同行。

他们只是偶尔路过,打打招呼,彼此皆为路人。路人群体庞大,每个人都只是这些走着的人群中的一员。

往前看,是无尽的人群。有的正在走着,有的还未出生。

往后看,是无尽的人群。他们已经走过,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重逢


岁月不仅改变着我们的年龄,也改变着我们的身体。

时光像一部雕刻机。

许多人,再见已是另一副容颜。

一座行走着的故居,风雨飘摇。

我们只能从点滴的记忆里寻找蛛丝马迹。像从一座废墟里,寻找一座宫殿。从一个老妪里,寻找一个少女。像从一缕记忆里,寻找一个故人。

他们就是一面镜子。

许多时候,我害怕这一面又一面移动的镜子。我们都是在这面镜子里老去的。

同学聚会,这些镜子就聚集在一起。亲人相聚,这些镜子又再度聚集在一起。每个人都从对方的镜子中,看见了自己。

他人老着我的老。我也老着他人的老。我们都是在别人的老里老去的。

老,有一条共同的路。

唯有时间,了无痕迹。



白鹤


动物之中,唯白鹤,接近于神。

所谓仙风道骨是也。

连进食,也优雅无比。比绅士吃相好看多了。一定是食露珠长大的。

有时候,觉得白鹤并非世间之物。总是突兀地立于一切事物之上。仿佛来自于时间深处。

又仿佛站立于时间之外。

那是洁白中生出来的洁白。

污泥中开出来的花朵。开在盛开的心灵之内。开在世俗的眼光之外。

它总是静立于水边,灵魂一贫如洗。

它的伴侣就是它自己。

连飞翔,也像是静止。不用忽扇一下翅膀。而飞翔远在飞翔之外。

它的飞翔像是一种修炼,只带着灵魂,并没有带上肉身。就算是导弹呼啸而过,也不能影响它的静立。

它离我们的距离,超过了一切武器的射程。

它不动,世界也跟着不动。

何事太急?


(“头条诗人”总第624期,内容选自《散文诗》2022年第4期)


我和诗歌的关系

•杨犁民•


我和诗歌的关系总体来说,是一种私人化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一种你知道我知道他不知道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一种知道的知道不知道的不知道,但又不足为外人道的关系。

我和诗歌的关系是相互遇见的关系。诗歌是一种本来存在。无论你写与不写,诗歌就在那里。诗人与诗歌之间只是一种遇见。这种遇见带有某种宗教的性质和意义。或者说,只有具有诗歌慧根的人,才能完成这种遇见。诗歌不是创作,也不是创造,只有诗歌写作和诗歌文本才是创作和创造,诗歌本身不是,诗歌本身就在那里,不需要创作、创造。诗歌的相遇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在相遇的那一刻,诗歌就已经完成。诗歌文本和诗歌创作,只是通过文字把那一刻的相遇记录下来而已。诗歌文本只是诗歌的画皮。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因此,作为文本的诗歌,只是我们心灵诗歌的引路人、导航图,带领我们去发现诗歌、抵达诗歌,它让诗歌更近的同时又让诗歌更加遥远。诗歌的迷恋之处就在于,你可以无限接近,却永远达不到。而诗歌与诗人相遇,使诗歌得以呈现,得以显形,得以找到本我,使诗歌得以成为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是相互完成的关系。诗歌是另一种世界观。诗歌使我之为我,非我之为非我。我写下诗歌,使诗歌成为了我之诗歌。如果没有诗歌,我将是另一个我。如果没有诗歌,我的人生将是另外一种人生。诗歌建立了我的价值谱系和精神图腾。从内部开掘了我,发现了我,拓展了我思维的疆界,确立了我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我与万物的联系。如果我不写诗歌,那些与另一个人相遇的诗歌,将是另一种诗歌。如果我不写诗歌,那些与另一个人相遇的诗歌,将是另外一种诗歌文本,将改变诗歌的文本命运。而我使我之诗歌带上了鲜明的血胎印记,使诗歌有了自己的血肉父母。我笑起来的酒窝,诗歌也有一个;我身上长痣的地方,诗歌也有一颗。

我和诗歌的关系是相互救赎的关系。诗歌伤害了我,同时又不声不响地治愈着我。我害怕诗歌长出白发,就像我害怕自己的妻子长出白发一样。我伤害了诗歌,我使诗歌变得粗糙,我把诗歌从诗歌那里挖掘出来,其实,是让诗歌离开了诗歌,让诗歌走出自己成为了文字的分行。诗歌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世间流浪的孤儿,我活着的时候,没有照看过它们,我死了,也只有纸张养活它们。它的命是它自己的,也是时间和大众交给它的。我和诗歌相濡以沫,互相伤害,又互相安慰;互相惩罚,又互相救赎。我走在诗歌的道路上,就像山羊走在钢丝上,深渊迷人,不能回头,步步惊心,万劫不复。我和诗歌,互相标定了彼此在宇宙中的坐标。诗歌的苍穹,遥远又清晰,危险又美丽。


存在之思的诗化表达——读杨犁民的《把我用旧的人》

•毕光明•


苗族作家杨犁民的散文,偏重于哲学思考,主要是对生命的本体即存在的追问。当这样的哲思在有限的篇幅里以精致的语言加以表述时,其文本就兼容了诗与散文的特性,既是高度个性化的自我言说,又具有超越现实生活感受的精神内蕴。《把我用旧的人》就是这样一组具有文体创新意义的散文诗。

散文写作需要在行文中不断地提起我自己,而诗歌创作是抒情主人公不断地在吟唱中现身。《把我用旧的人》全部的关切就在于“我”。“我”被关切,正是存在主义的思想取向。没有被关切的“我”未必存在,只有意识到自我,人才是存在的。也正因为意识对存在具有超越性,所以,存在先于本质。杨犁民的这组散文诗,自然不是有意地去对某一类存在主义理论加以诗化的阐释,而是他在生存中感受到了生的困惑。存在主义者提出的问题,并不只是理论家对于人的本质有了发现,而是具有反思能力的人对自我处境的认知与审察。现代诗人更富于内省精神,在他们的内在视境中,自我的现代性处境必然凸显,“我在哪里”、“我是不是我”这样的问题自然而然会被提出来,因为反思乃是现代诗人的思维特性。“把我用旧”是一种有些奇怪的说法,但在现象学意义上,它正是对人的存在本质的还原,意味着人的主体性并非自己可以确立——它无法单方面确立,而只能在双边关系即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中确立。《把我用旧的人》的戏剧性就来自这里,它需要不断地从自我与他人、身体与灵魂、生与死等等这些矛盾关系中来寻找存在的真义。

对存在的自觉,必然伴随身份的焦虑。“每个人都在用一生的时间,努力做好我。而事实是,到头来,每一个人最终都活成了别人。”(《身份》)诗人悟到的是一个普遍性的,但并非人人都意识到的事实,其间一个隐在的悲剧是:“理论上,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你。因此,在你之外,还存在着无数个你。”(《身份》)所以,人在这个世界上,被人设所固定,只能按照剧本演出,人的所作所为并非全是出于本意,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逃不脱他人对你的定义,等于人都得被他人所用(而归根到底也是为自己所用)。社会就是个体存在的场域:“作为自然的人,我们活在身体里,作为社会的人,我们活在身份里;我们用嘴巴吃饭,也用嘴巴说话。”“吃饭支撑我们的身体,说话支撑我们的身份。社会就是各种经纬线组成的坐标,标识出我们每个人的身份和位置。”在这里,“身体”和“身份”的关系,“身份”和“社会”的关系,得到了充分地揭示,其内在的逻辑性反映的是人与他人及社会的辩证关系,也是存在的实景。它也告诉我们,人的存在基于一种处境,并产生无可规避的后果:“每一个我,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他人。但事实上,我们从来也没有活过自我。因为我,是依托他人才得以存在的。是靠他人来指认的,是靠他人来评价的,也是靠他人来命名的。”“没有他人,‘我’是否存在?这是个问题。”(《爱我的人,都是把我用旧的人》)看上去,这是在说理,但由于它所揭示的是无可克服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已被习以为常,导致存在的遗忘,因而它通过语言实现的戏剧化出场就产生了很强的诗性。而对存在的原理进行诗化的表述,恰是《把我用旧的人》的艺术价值之所在。

“孤独”是存在之思的又一个重要命题。《与天地精神往来》这一章就是从“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这一判断出发,对人被抛到世界上的孤独处境进行了诗性的言说:

从身体意义上来看,每个人都居住在自己的身体里。

从时间意义上来看,每个人都居住在生和死之间。这是一段只可以属于自己的旅途。虽人海茫茫,毕竟没有人同来同往。你必须一条路,走到天黑。

从精神意义上来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精神世界。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头脑中,一个人并不能完全进入另一个人的精神空间。

你来的地方,和去的地方,都是无尽的未知。

…… 

所以,人的一生,都在和孤独作战。

这样的表达,代表着杨犁民散文诗写作的思想和艺术水准,有超越世俗生存的发现和对存在的担当,也有对语言艺术的自觉和在平淡中求精到的努力。诗人所找到的对抗孤独的方式,来自文化传统的深处,说明消极的处世态度从另一个角度看实乃更为积极。“多数时候,我们宁愿守着寂寞。”(《你走后,院里的月季开了》)这种选择可视为艺术赋予生命的力量。

对生与死的探究,也是存在之思的重要一维。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死亡是人生的最后归宿,是生命的极限,它于个人的存在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赶路》把人生比作赶路,“生和死,构成生命的两端”。《登临》更是集中讨论这一话题。“死亡是无法阻止的。”“死亡推动着死,也推动着生。”“个体生命不断地生死,换来了集体生命的生生不息。由此,人类得以延续。”诗篇勾画了人类生死相替的一幅图景,指出了生命个体置于其间的被动性,同时也预留出了存在的可能性。如果说与之相关的《伐木》,写的是地域文化中人对死亡的一种态度,那么,《迷雾》和《阳台》等篇什说的则是,既然生命是个有限的过程,那么,超越和飞升就是人的精神应有的姿态。《在一条无名河上》更是用隐喻的手法,暗示出生命在长流不息的文化与价值之河里洗沐并有望得以永恒。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直播预告 | “《诗刊》编辑面对面”对谈
  2.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叶小平的诗》 | 新书上架
  3.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中的工业美学
  8.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2. 古都秋菊芳菲时 诗人兴会更无前
  3. 青春诚不悔,诗意耀中原——“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系列活动侧记
  4.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我与“青春诗会”的故事征集启事
  7.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 《诗刊》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河南开封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