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山寺,有一条开掘心灵的通道(散文诗)

作者: 2022年04月06日22:40 浏览:1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第一章班级记
林山寺,曾经的佛门之地,一栋栋木房子依山势而建,排列有序。空旷清静,诵经之声袅袅,烛光烟火缕缕。向善的空气来回穿梭。某个拐点,它成了一所高级中学——宁乡七中。恢复高考后,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教学质量享有盛誉。
流沙河,地名经得起溯源。河中的流沙几乎与河床平行,光秃秃的山头在雨季中哭泣,诉说着荒凉荒诞。秋风起,飞沙走石,尘土飞扬,是常见的景象。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旧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那个年代,农家子弟,读书是走出去的唯一出路。穿草鞋还是穿皮鞋,你自己去选择吧。当时只有一个念想,无论怎样,我都要离开这里。
一九八零年秋季,因为幼稚冲动,与物理老师出现矛盾,被迫挤进那个文科班。没有桂花的芬芳,只有炙烤的阳光,空气中搅动着一波一波热浪。
老师告诉我们,林山寺有条路与外面的世界相连,出了烂山峡,道路越走越宽阔,世界也越来越精彩。
晚餐后,或者晚自习结束后,很多同学还是呆在教室学习。为了保护学生视力,保障必要的休息,老师会把同学赶出教室。我闻到了紧张的气氛,都在为鱼跃龙门储存实力。
同窗大多取了儒雅的名字。素兰,玉娟,金乡,旺莲,志坚,艺德,伟春,剑锋,等等。凭名字就知道他们的父母是有文化的,或者出生于有文化背景的家庭。
启蒙的日子,我还没有名字,母亲叫我自己取一个,当时我还不足七岁,军人的形象是崇高的,如果高考无望,我也希望将来可以进入部队。随着文化增长才知道,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六十八个同学,三十几个女生,一族族花朵,有牡丹,有玫瑰,有莲花,桃红李白,姹紫嫣红。八十年代初,刚刚唤醒的心灵,没有过多的点缀,素洁淡雅,更见风致。朝霞一样的容颜,花朵一样的笑靥,凹凸有致的身材,洋溢着青春活力。她们三五成群走在前面,开怀大笑,如涟漪荡漾,清风里一波一波芳香,让我们这帮少年想入非非,生出莫名的情愫。
限量的食物,无法满足生长需要的营养。饥饿如潮水,一浪接着一浪袭击,我只能用茶水充饥来获取热量。同桌闵文有一个很大的搪瓷碗,我每天喝两大碗开水。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的冬天更冷。晚自习下来,双脚失去了知觉。处境淹没了退路,我的意志终于击退了寒冷饥饿,勒紧腰带,追逐梦想。

第二章碑山记
夏秋两季的早自习,教室里的同学不多。旭日初升,微风轻拂。众多学子捧着书本,沿着河堤朗读。流水应和着琅琅书声,青春在闪光。
校园对面有条小河,就是草冲河。河边有条砂石路,连接学校。
河上有一座石桥,两段组成,中间有个大石墩。两米多宽,没有护栏,也没有危险的故事。我们在晚餐后常常去对面的山坡玩。
树木稀疏,有零星的石头。山坡有个小商店叫碑山商店。五分钱的瓜子,一角钱的花生,已经很奢侈了。两个一起,三五个一群,蹲在草地上,坐在石头上,说着笑着,夕光慢慢消失,校园的铃声也随之响起,面对碑山,我还在想着山外的世界。
在这里度过的时光,我们获得了自由的话题,自由的时光,压力的释放。要说快乐,也就剩下这些。

第三章逆风记
家里父母长期争吵,我无法专心读书,课堂常常走神。倏忽之间,从学校回到了老家,又从家中回到学校。树上的鸟鸣,是我最爱的声音;窗外的绿萝,总是我的眷顾。
考试,触动每根神经。几天之后,潮水退去,斗志衰退。只有回到家里,看到母亲单瘦的身影,在北风里劳作,面容憔悴,常常为一日三餐而忧愁,我觉得必须痛下决心提高成绩。
午休时间,有的做作业,有的看书,有的小憩。我无法安静,十万魔兽在冲冲撞撞。我的头脑昏昏沉沉,不见清醒。
绕着河堤,逆风而行。一圈又一圈,半个小时以后,头脑逐渐有了光明,内心也逐渐平静。寒风抽打着我的脸,有时候细雨也会帮忙,我却喜欢这种感觉,或许身体的伤痛可以稀释内心的凄苦。为了抵抗寒冷的袭击,我不得不加快脚步。我必须走出这种困境。
那些忧思,那些孤独,那些迷惘。抛洒在风中,暂时消融。
日子紧张而单调,枯燥乏味。一颗心敏感细腻。总是担心对方瞧不起我,常常无法与一个认识的人自由交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贫寒缺爱,自卑开始发育,并不断生长,陷入泥淖,无法排遣,无法逃逸。
贫穷是一个时代的厄运,父母不和是儿女的灾难。我来到世间真是一个错误,只能独自承担错误的结果。面对困境,我想通过努力改变人生,然后慢慢去改变家庭。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