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祭祀先祖面头太爷

作者: 2022年01月12日00:03 浏览: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旧体诗词(词林正韵/依钦谱/冯延巳 体),作于2022年1月10日(腊八)。
       祠祀先贤血脉浓。踏青祭拜万家崇。菊花簇簇栖心愿,清酒杯杯尊祖功。
       奠飨虔诚碑碣序,灯香祈祷国昌隆。战尘一梦风烟散,世代恩怀承永终。




【注释】
①面头太爷:每年清明时节,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民族不同姓氏的人,在青海乐都高庙白崖子进行祭祀活动,而祭拜的是一位李姓先祖,被崇拜为神一样的人物。他就是一个在河湟流传已久、并被冠以“面头太爷”的李氏东府六门后裔李椿先。其规模之宏大,超出人们的想象。李椿先是明初的一代战将,战死沙场后葬在这里,坟莹是一座似馒头的大山包,好像是进入青海的一扇大门, 长年守护在青海的东门。按照民间流传的说法,在明朝初年,乐都马营黑古城住着一个部族首领,这个部族以游牧为业,强悍善战,常到邻村劫掠。高庙、长里、白崖子、老鸦一带居民深受其害。明永乐十二(1414年),百户阿吉从阿鸾堡驻守燕支沟(即今白崖沟),但未能彻底消除匪患。为此永乐帝决心征讨,命李椿先为先锋,进军黑古城。匪部初战失利,弃城北逃退守桌子山,在荆棘丛中挖了陷马坑,李椿先率兵直上突跌坑中,头被割去。后来明兵终于降服了匪部,李椿先的遗体被运回安葬,但因为没有了头颅,只得用面头代替,因而被叫做了“面头太爷”。当年李椿先应该被运往民和享堂祖庙安葬,但因途中暴雨,板车难行,就安葬在了乐都白崖子。也正因为是为守护百姓安宁而阵亡,才有大量外姓百姓前来祭拜,据说在“面头太爷”面前许愿极准,可谓是有求必应,在当地百姓心中,“面头太爷”一直是他们的守护神。除了清明,每年的六月六,这里还有盛大的花儿会,冬至还有一场祭拜活动。
②栖:寄托。
③碑碣:特指墓前所立的石刻。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漯水又东径汉徵君伏生墓南,碑碣尚存。”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你不去望夫石上变化身,筑坟台上立个碑碣?”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大修别山(张同敞)墓道,立碑碣。”
④序:功业。《诗·周颂·闵予小子》:“继序思不忘。”
⑤战尘:战场上的尘埃。借指战争。唐·司空图《河湟有感》诗:“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前蜀·韦庄《清河县楼作》诗:“千里战尘连上苑,九江归路隔东周。”
⑥永终:长久;永久。《易·归妹》:“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宋·苏轼《表忠观碑》:“庶几永终不坠,以称朝廷待钱氏之意。”明·张居正《答宪长林碧潭》:“昨日已密书印川公,令其再加详议,图唯永终。”
注释:
《瑞鹧鸪·祭祀先祖面头太爷》系中国词网推荐名词。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