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与语境的拓展
——孟原诗歌的思想意蕴
陈亚平
没有诗性想象就没有语境的诗意。我觉得原因有两点:第一,语境从来不是诗意的对立面,因为从词和句子的关联,到确定文本意义的意指环境,都存在不确定言语语境、不确定情景语境、不确定文化语境的多边交集。这种由语境产生的边缘诗意,也意味着在面对着一个跳跃的超经验想象游戏。第二,诗意的产生来源于语境结构的第三方。从写作的深度经验中可知,诗中的语境一向都是激进的,但从来不是极端的,它有任意的深度而可琢磨,有不可确定方向的魔力而可把握。恰恰就因为语境自身就包含着自我超越,改变自己固定意义的界限。
我想的是,一首诗只有当它被在语境中解放了意义的定向时才是先锋的。诗作的超能力不在公共式的叙述模式中,而是在对语境的出奇思辨中。语境造成的不连续性、断裂、界限、极限恰恰是诗意的内在世界。
孟原的代表文本之一题为《雕刻光阴》,这是一首反思时间方式的诗,我们必须要换一种特有的非传统体验的感觉来读。《雕刻光阴》把这一作品看成是句式的语境开发:
“毁掉时间的轮子
迫使它停留在人间的泥泞
不走的时间雕刻了自己的光阴”
孟原借诗来演绎贝克莱、胡塞尔、莱布尼茨、康德、海德格尔运思的时间存在哲学,这在“70后”诗人中是难得的。诗句“毁掉时间的轮子/不走的时间雕刻了自己的光阴”这一特有语境条件中的所言和所思,表现出了某种不同的或不曾预料到的可能性。因此《雕刻光阴》把时间哲学演绎得很准确。就凭这两句诗,孟原的诗就获取了诗与思相互提升的思辨性。这让我想到巴门尼德的哲学诗《残篇-自然》那样的金句:
“万物去了又来;存在之轮永远转动。万物枯了又荣;存在之年永远行进。/万物分了又合;同一座存在之屋永远在建造中”。
“不走的时间雕刻了自己的光阴”借文本句式实现对时间哲学的反思,证明了诗句的心智范式最关注的重心是从思想世界转化出来的诗意,而不是从感性世界中抽绎出来的诗意。这种不抒情不叙事的箴铭句式,置时间的思想过程于二元对立的过程中。我的意思是说,一方面,“毁掉时间的轮子”本身就是时间的流逝性的反映。另一方面“不走的时间雕刻了自己的光阴”,无意中,从存在的视域思考了时间的本质。
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就是对哲学有亲缘。我的体验是:时间性只有在人处于时间性的根基下,才成为人所把握的、但被时间的存在过程性规定的东西。时间不流逝也在时间性中,时间性才决定时间的流逝与不流逝的本根。
孟原的这些诗句让我惊讶而又感佩,这些诗句的特别含量,在描述纯思想的运思方面远远超过视觉经验的叙述。思想型诗人是内在世界的常客。
这三句的语境其实是多重性叠加在一起的,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在原语境中心与后设语境系统之间,作出任何截然准确的分割。这就成了诗句通向哲学可能世界的诗意铸造,可以自由地在现实界与超现实界二者之间,把悖理,畸形,抽象,不连贯,随意联想,潜意识流,——协同体现出现代思想特质的诗学因素。诗再某些情况下,对某些人来说,就是改造不完美现实的一种内在方式,是用创造内在世界来替代外在现实的一种尝试。关键还在于,这些替代的现实,拥有各种即便不能被完全理解、也能被充分想象的完美性。
“不走的时间雕刻了自己的光阴”这句的语境边界是可转变的,但这种变化不是无限地连续,也不是刻意地偶然性,而是存在可能的思辨必然性。“不走的时间雕刻了自己的光阴”适用于宏观的理性思辨语境,也适用于感性的、实体的语境。诗句体现了语境的辩证过程,这本身就是诗意的改造,让语境的边界处于可变化的相对性中,而不是无限地任挑战诗意理解的变化边界。
在孟原《行走的方式》中,诗句“有形的走,无形的走”
这种词句间的关联,这种纯粹的反思构成了箴铭的本质。诗句告诉我们,在最字面的意义上,“无形”不仅指虚像的形而上者附加在了形而下者之外,而且指的是虚无性瓦解了感性。因此整个句式沿袭了《雕刻光阴》那种以思想为诗意的路径,这就在广义抒情诗式之外,自建出了心灵工作与生活结合的合理架构。《行走的方式》不但拓宽了箴铭诗那一固定内容的构思,还粉碎了支撑着这一构思传统的那些链条。我要说,在世的思想是无形的行走,但它决定着在世的物体实现有形的行走。
语言是让解放的构思替语言在场。孟原《面具》中写到:“语言是人类的面具/我们坐在月光里完整无缺”。 在一种更高意义上涉及到了语言论问题。我在《语言空间美学》中说过:语言虽然是心灵运思最直接的显化方式,但即便是这种直接的显化方式,也和心灵运思不完全统一。从表现上看,也只能显化运思的一部分。“面具”背后的东西是思维,是人的思维首先产生了语言面具,而不是语言面具首先产生思维。这里有一个优先性的问题。如果在语言面具之前没有思维,语言面具怎么能被发明出来?又怎样有根基来促进思维?
孟原在《面具》、《行走的方式》、《雕刻光阴》等诗作中,不断背弃广义传统抒情诗的纯粹性与单向性。不断把这些抒情元素自身从培育它们的哲学土壤感觉中重新唤醒,本质上体现了诗歌内在世界与外在视觉世界的书写的取向分歧。这一分界线确定了诗歌的力量及其界限。因此,读孟原的诗必须要用特别的眼界和心思。
这里,我们会引发一个诗学问题:如何在诗歌的形式中,把经典认知中改造出来的诗意,表现成一种词语与涵义之间设置各种不同的可能性,让思想在反射影像的镜子中认识自我。就像诗句说的那样:
“让我在词语的嘈杂中找到宁静/我走向我的反面
”(《 纸建筑》)
“我的隐匿之影,正是你的猜想之物”。( 《穿着自由主义内裤的爱情》)
“还有精神之焰吗
它被另一种形式点燃”(《 火中的纪律》)
孟原这些隐晦的“箴铭抒情体”在风格的属性本质上,是抒情性的,只不过属于广义抒情那一类。因为我觉得,抒情诗是在客观现实中把外在实体转变为主观现实中的内在世界——客观变主观、主观又变客观。抒情诗的对象是主体自我为自我创造一个可观照、可感受、可思考的主体自足空间。只是孟原的“箴铭抒情体”,没有参照抒情诗的传统和箴铭诗的传统,而是二者的交集。这种关联诗体的形式,在追求思想感悟的内在跳跃方面,不遵循一条把思想进程推进到终结处的逻辑线。所以在诗的句法组织结构上,孟原偏重追求句子中的突转、拼贴、断裂、交错、跳跃的多重叠合,而削减了对诗中情节逻辑的连贯性能。例如典型的诗句是:
“贪婪的牙齿咀嚼一秒
一秒是一个轮回里的季节
同样有一双利爪
抓住繁花中的一朵
一朵花在一个尘世
或喜或悲的盛开
你若知道花语,你就看见
在火中取食的凤凰
她那满身的光阴
足以让你雕刻时代
比如雕刻禽兽的爪牙
它们怒目狰狞
上演一幕幕血淋淋的大戏
把世界进行重新排列
当你雕刻完成
任凭一片片灵魂无常飞翔
若遇暴风折断翅膀
那飘落的羽毛,瞬间
让你浮想联翩
这时你的怒目之眼
就放出温顺,柔情满满
那至善至美将在你的目光里繁衍
你趁这善美时光的来临
运用光的法则抗拒腐朽
用你的呼吸把繁花吹落(《雕刻光阴》)”
孟原在激情的创造惯性中,让修辞变得十分异形化,让思绪的创造本能力量主宰着诗的外在形式。这种碎片化的诗体结构,会给思想世界的环节化、闪电化带来耀眼的辉影,但同时也会让思想世界的延展空间蒙受阻隔,本质上产生一种不确定性。
我因此断言,诗歌只与最纯粹的形式,与延展着思想空间的最高级的融合相关。现实经验界的特殊,只是一种偶然的特殊,它属于一种纯粹外在界产生的特殊,它体现了对普遍的呼应但又可独立的性质。诗中的特殊个性,只表现为一种超越自然外在而只体现出心智自己的形象。例如,诗中的抒情、叙事、论说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必然要由心智自为的内在协调来决定,而这种决定又不能违反各个环节本身带有的功能。因此,理想的诗,是有特殊个性的各个环节细节与整体有机结构形成的一种呼应。这正是孟原诗歌的发展空间。
——孟原诗歌的思想意蕴
陈亚平
没有诗性想象就没有语境的诗意。我觉得原因有两点:第一,语境从来不是诗意的对立面,因为从词和句子的关联,到确定文本意义的意指环境,都存在不确定言语语境、不确定情景语境、不确定文化语境的多边交集。这种由语境产生的边缘诗意,也意味着在面对着一个跳跃的超经验想象游戏。第二,诗意的产生来源于语境结构的第三方。从写作的深度经验中可知,诗中的语境一向都是激进的,但从来不是极端的,它有任意的深度而可琢磨,有不可确定方向的魔力而可把握。恰恰就因为语境自身就包含着自我超越,改变自己固定意义的界限。
我想的是,一首诗只有当它被在语境中解放了意义的定向时才是先锋的。诗作的超能力不在公共式的叙述模式中,而是在对语境的出奇思辨中。语境造成的不连续性、断裂、界限、极限恰恰是诗意的内在世界。
孟原的代表文本之一题为《雕刻光阴》,这是一首反思时间方式的诗,我们必须要换一种特有的非传统体验的感觉来读。《雕刻光阴》把这一作品看成是句式的语境开发:
“毁掉时间的轮子
迫使它停留在人间的泥泞
不走的时间雕刻了自己的光阴”
孟原借诗来演绎贝克莱、胡塞尔、莱布尼茨、康德、海德格尔运思的时间存在哲学,这在“70后”诗人中是难得的。诗句“毁掉时间的轮子/不走的时间雕刻了自己的光阴”这一特有语境条件中的所言和所思,表现出了某种不同的或不曾预料到的可能性。因此《雕刻光阴》把时间哲学演绎得很准确。就凭这两句诗,孟原的诗就获取了诗与思相互提升的思辨性。这让我想到巴门尼德的哲学诗《残篇-自然》那样的金句:
“万物去了又来;存在之轮永远转动。万物枯了又荣;存在之年永远行进。/万物分了又合;同一座存在之屋永远在建造中”。
“不走的时间雕刻了自己的光阴”借文本句式实现对时间哲学的反思,证明了诗句的心智范式最关注的重心是从思想世界转化出来的诗意,而不是从感性世界中抽绎出来的诗意。这种不抒情不叙事的箴铭句式,置时间的思想过程于二元对立的过程中。我的意思是说,一方面,“毁掉时间的轮子”本身就是时间的流逝性的反映。另一方面“不走的时间雕刻了自己的光阴”,无意中,从存在的视域思考了时间的本质。
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就是对哲学有亲缘。我的体验是:时间性只有在人处于时间性的根基下,才成为人所把握的、但被时间的存在过程性规定的东西。时间不流逝也在时间性中,时间性才决定时间的流逝与不流逝的本根。
孟原的这些诗句让我惊讶而又感佩,这些诗句的特别含量,在描述纯思想的运思方面远远超过视觉经验的叙述。思想型诗人是内在世界的常客。
这三句的语境其实是多重性叠加在一起的,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在原语境中心与后设语境系统之间,作出任何截然准确的分割。这就成了诗句通向哲学可能世界的诗意铸造,可以自由地在现实界与超现实界二者之间,把悖理,畸形,抽象,不连贯,随意联想,潜意识流,——协同体现出现代思想特质的诗学因素。诗再某些情况下,对某些人来说,就是改造不完美现实的一种内在方式,是用创造内在世界来替代外在现实的一种尝试。关键还在于,这些替代的现实,拥有各种即便不能被完全理解、也能被充分想象的完美性。
“不走的时间雕刻了自己的光阴”这句的语境边界是可转变的,但这种变化不是无限地连续,也不是刻意地偶然性,而是存在可能的思辨必然性。“不走的时间雕刻了自己的光阴”适用于宏观的理性思辨语境,也适用于感性的、实体的语境。诗句体现了语境的辩证过程,这本身就是诗意的改造,让语境的边界处于可变化的相对性中,而不是无限地任挑战诗意理解的变化边界。
在孟原《行走的方式》中,诗句“有形的走,无形的走”
这种词句间的关联,这种纯粹的反思构成了箴铭的本质。诗句告诉我们,在最字面的意义上,“无形”不仅指虚像的形而上者附加在了形而下者之外,而且指的是虚无性瓦解了感性。因此整个句式沿袭了《雕刻光阴》那种以思想为诗意的路径,这就在广义抒情诗式之外,自建出了心灵工作与生活结合的合理架构。《行走的方式》不但拓宽了箴铭诗那一固定内容的构思,还粉碎了支撑着这一构思传统的那些链条。我要说,在世的思想是无形的行走,但它决定着在世的物体实现有形的行走。
语言是让解放的构思替语言在场。孟原《面具》中写到:“语言是人类的面具/我们坐在月光里完整无缺”。 在一种更高意义上涉及到了语言论问题。我在《语言空间美学》中说过:语言虽然是心灵运思最直接的显化方式,但即便是这种直接的显化方式,也和心灵运思不完全统一。从表现上看,也只能显化运思的一部分。“面具”背后的东西是思维,是人的思维首先产生了语言面具,而不是语言面具首先产生思维。这里有一个优先性的问题。如果在语言面具之前没有思维,语言面具怎么能被发明出来?又怎样有根基来促进思维?
孟原在《面具》、《行走的方式》、《雕刻光阴》等诗作中,不断背弃广义传统抒情诗的纯粹性与单向性。不断把这些抒情元素自身从培育它们的哲学土壤感觉中重新唤醒,本质上体现了诗歌内在世界与外在视觉世界的书写的取向分歧。这一分界线确定了诗歌的力量及其界限。因此,读孟原的诗必须要用特别的眼界和心思。
这里,我们会引发一个诗学问题:如何在诗歌的形式中,把经典认知中改造出来的诗意,表现成一种词语与涵义之间设置各种不同的可能性,让思想在反射影像的镜子中认识自我。就像诗句说的那样:
“让我在词语的嘈杂中找到宁静/我走向我的反面
”(《 纸建筑》)
“我的隐匿之影,正是你的猜想之物”。( 《穿着自由主义内裤的爱情》)
“还有精神之焰吗
它被另一种形式点燃”(《 火中的纪律》)
孟原这些隐晦的“箴铭抒情体”在风格的属性本质上,是抒情性的,只不过属于广义抒情那一类。因为我觉得,抒情诗是在客观现实中把外在实体转变为主观现实中的内在世界——客观变主观、主观又变客观。抒情诗的对象是主体自我为自我创造一个可观照、可感受、可思考的主体自足空间。只是孟原的“箴铭抒情体”,没有参照抒情诗的传统和箴铭诗的传统,而是二者的交集。这种关联诗体的形式,在追求思想感悟的内在跳跃方面,不遵循一条把思想进程推进到终结处的逻辑线。所以在诗的句法组织结构上,孟原偏重追求句子中的突转、拼贴、断裂、交错、跳跃的多重叠合,而削减了对诗中情节逻辑的连贯性能。例如典型的诗句是:
“贪婪的牙齿咀嚼一秒
一秒是一个轮回里的季节
同样有一双利爪
抓住繁花中的一朵
一朵花在一个尘世
或喜或悲的盛开
你若知道花语,你就看见
在火中取食的凤凰
她那满身的光阴
足以让你雕刻时代
比如雕刻禽兽的爪牙
它们怒目狰狞
上演一幕幕血淋淋的大戏
把世界进行重新排列
当你雕刻完成
任凭一片片灵魂无常飞翔
若遇暴风折断翅膀
那飘落的羽毛,瞬间
让你浮想联翩
这时你的怒目之眼
就放出温顺,柔情满满
那至善至美将在你的目光里繁衍
你趁这善美时光的来临
运用光的法则抗拒腐朽
用你的呼吸把繁花吹落(《雕刻光阴》)”
孟原在激情的创造惯性中,让修辞变得十分异形化,让思绪的创造本能力量主宰着诗的外在形式。这种碎片化的诗体结构,会给思想世界的环节化、闪电化带来耀眼的辉影,但同时也会让思想世界的延展空间蒙受阻隔,本质上产生一种不确定性。
我因此断言,诗歌只与最纯粹的形式,与延展着思想空间的最高级的融合相关。现实经验界的特殊,只是一种偶然的特殊,它属于一种纯粹外在界产生的特殊,它体现了对普遍的呼应但又可独立的性质。诗中的特殊个性,只表现为一种超越自然外在而只体现出心智自己的形象。例如,诗中的抒情、叙事、论说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必然要由心智自为的内在协调来决定,而这种决定又不能违反各个环节本身带有的功能。因此,理想的诗,是有特殊个性的各个环节细节与整体有机结构形成的一种呼应。这正是孟原诗歌的发展空间。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