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胜发现的最后一颗海水野稻

作者: 2021年07月08日10:59 浏览:132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致敬袁隆平和一众粮食科学家


在不可能生存的地方,
薄薄一片海水,浸泡鼓荡,
比目鱼、漠斑牙鲆穿梭往还,
强台风扫荡泼溅,
烈日当头炎炎暴晒……
在浑厚土地向壮阔海洋
眺望的无涯边际,生存,
用最后诀别的方式,
以永不妥协的姿态,
像天外来客般的突兀,
与红树林、芦苇、咸水草
一起,长成植物芽叶,
植物的花穗,与海洋生物一起,
迎风摇摆,飘散稻香,
多么荣幸,多么豪迈,
多么符合期许。

从远古洪荒中走来,
在地壳变迁中幸存,
野猪拱去一茬,再长出一茬,
大象踩倒一片,又新长出一片,
从严寒的内陆到四季分明的江湖,
直到酷热的沿海,生存,
与土地的不离不分,
繁衍之力何其强大而坚韧,
哪怕这块最后的大陆,
这片伸向大洋的海岬,
生命的贫瘠荒滩,
也要年深月久地扎根、适应,
直至抽穗灌浆,成为米粒。

以最后的坚持等来发现,
等来珍惜。几十粒种子,
几十年栽培,千万次分蘖,
直到一个国家以人民的名义,
让它重新返回大陆,
北方、西北方、东北方的
苦寒与荒漠,即将
重新变为绿洲。
伟大的滋养生命的使命,
它再重新扛起。
它以特有的方式,
回馈哺育它的人,团队,集体,
回馈所有的人和大自然,
并将与他们一同永生。


注释:*陈日胜,广东省湛江市人,农业科学家,海水稻发明人育种人和“海稻86”的长期培育者。
*海水稻,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单产可达300 kg/667 m2以上的一类水稻品种。
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 ,比其他普通的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
1986年,广东海洋大学研究员陈日胜在湛江海边发现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申请了原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专利,定名为“海稻86”,这被袁隆平院士评价为继杂交稻之后水稻行业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突破。
2016年,袁隆平院士团队与陈日胜合作,次年10月测产,海水稻开始广为人知。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成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并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成立中国首个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
2020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全国的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2万亩扩大到10万亩;9月下旬起,10万亩海水稻陆续完成测产;其中,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和山东东营、潍坊、青岛等地测评亩产均超千斤。
2021年1月15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宣布,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2021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