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包拯,那一枝洁净的荷花(河南王剑)

作者: 2021年06月09日17:00 浏览:162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清白泉”杯第三届全国清廉诗歌散文大赛应征稿
包拯:那一支洁净的荷花
王剑

很喜欢包拯,喜欢他黑黑的脸膛,以及他额头上那一弯亮亮的月牙儿。包拯的样子,总让我想起泥塘里的荷花。
荷花的品质在于“清节”、“劲正”、“公直”,包拯也是。包拯初登仕途是在他二十九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得进士甲科,初命大理评事,知建昌县。但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不愿离开乡里,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他毅然辞官归养。在为官的诱惑和人伦亲情面前,包拯选择了后者,甘于平淡,这远非一般人能做到。
在入仕为官的二十余年中,包拯始终以忠君、爱民为第一要义。特别在任台谏官期间,以“忠直无隐之臣”自勉,恪尽言职,数度上书,指斥非法,不避权贵。无论是面对皇亲国戚,还是其他重臣,只要是因循守旧、贪污不法之徒,他总是不计个人得失和位卑言轻,不屈不挠地予以弹劾。《宋史·包拯传》评价他“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在权知京尹开封府期间,“令行禁止”,并亲自处理刑民案件,惩治奸吏、理雪伸冤。这些言行举措虽在主观上维护着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客观上却或多或少地减轻了百姓的痛苦,满足了百姓祈盼出现不畏强暴、公正执法,断案伸冤的正直官员的现实和心理需求,从而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喜受。
包拯为人称道的还有其道德风范。知端州三年,面对唾手可得的贡品端砚,“不持一砚归”,从而传为千古佳话;当官至枢密副使,掌管全国军政,成为统治集团核心成员之一时,仍“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宦时”;此外还立家训一则“后世子孙任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我子孙。”这种清廉自律并严于律后的优良品德与社会上的贪官污吏形成强烈反差,并构成清官的首要和基本道德。
今天如到古都开封旅游,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包公祠”。祠内矗立着一通两米多高的石碑——《开封府题名记碑》。碑上密密麻麻镌刻着一份名单,竖排,一共183人。这个群体中,藏着不少震烁古今的名字:寇准、范仲淹、蔡襄、欧阳修、蔡京、王安礼……包拯是第93任开封知府,然而,这通石碑名单上却没有“包拯”这个名字。他的名字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历朝历代的游人百姓抚摸掉了。石碑上第三排名字中间是一片空白,竖行宽约寸余,几乎成了一个凹坑。老百姓用粗糙的手指,触摸着包拯那一张黝黑的面孔,并留下自己心中的拥戴和敬畏。因为磨得油黑发亮,所以虽然无字,在斑驳的碑面上却反而更加突出了。于是,“包公祠”里的这块石碑,就成了历史奖赏包拯的一块无字碑。
包公祠后面的湖水里,种植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荷花。包公的铁面和荷花的洁白,形成了一对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象。它昭示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包公的清廉操守和正直品格,依然是扭转民族衰落、传统文化困境中复兴文化精神和价值体系的光明之炬。“阴霾重重难遮日,荡浊扬清出青天。清正廉洁明善断,夜半掌灯又审冤。天理公道永远在,有法难治人心险。难逢包公开口笑,天下无讼皆向善。”可以说,在人们的心目中,包公永远是“民族的脊梁”,他永远代表了中国百姓对政治清明的一种渴望和诉求。

作者简介:王剑,男,教师。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莽原》等报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散文诗学会理事。
【通联】王 剑462000 河南省漯河实验高中 13839555890 
注释:
2021年1月31日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