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游甄完故里
游甄完故里
岩泉碧水照心明,紫竹林中传正声。廉吏从来民所向,浮云一扫海青天。
岩泉,地处新昌城西镜岭镇,是甄完故居所在地,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明媚的春光里,我们一路欢声笑语,不知不觉就到达了岩泉村。眼前,是一个不大的村落和几座新旧参半黑瓦白墙的小屋,长长的连廊记载着甄氏的过去,也警醒着后人要时刻记住甄氏祖训。
我们沿着连廊一路走。爱好历史的老爸干脆当起了解说员:甄完是明朝初期的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我一脸疑惑:“进士?”“对,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生!”“哇!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居然出了一个博士生”我不由感叹。“甄完的事迹远不止于此呢。”我们一路走,一边听,一边看:永乐十九年间,登辛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处理朱高熹叛乱案,并升任河南布政使,治理当地官场。明景帝曾赐“清官第一牌”。
走着走着,老爸突然兴奋地叫了起来,我抬头一看,上面写着:清官第一。老爸问我:“你知道这四个字的来历和背景吗”我摇摇头,他故作古人状:“且听我慢慢道来”
1455年,由于为奸人所害,甄完无奈辞官返乡。
甄完在任时清廉简朴,归隐故乡新昌以后,家中一贫如洗。为了赡养年迈的父母,他孤身一人迁居东阳小梅山潜心任教。甄完在归乡途中,路经当时嵊县境内一个小村庄,看到水塘边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正在洗脚,他摸出自己身上仅剩的七个铜钱给乞丐,面对水塘叹息:“我甄某虽蒙不白之冤,但自身清白如水塘也!”后人将这口水塘也改名为“清水塘”。时至今日,那水塘依然清澈见底。后来,景泰皇帝派人清查账目、暗访新昌,发现甄完为官期间账目清楚,还在国库存放的河南上解税银中多出一包金屑和一包银屑(这是甄完在检验上缴金银时锉下来的粉末),甄完的不白之冤最终得以昭雪。
景泰皇帝感念甄完为官清廉,亲笔御书“清官第一”匾额,差人送达新昌,而甄完此时住在茅屋中与年迈的父母相依为命。景泰皇帝感动,又命人给甄完留下朝服、朝笏和朝靴,特许甄完“本职冠带回原籍致仕”,以彰其德。皇帝钦赐墨底金字“清官第一”匾额,遂传为美谈,至今熠熠生辉。
听着爸爸的介绍,看着旁边甄完大人的塑像,我仿佛邂逅了几百年前的甄大人,不由得深深鞠了一躬。
“甄布政,甄布政,长椽细瓦擂鼓门,八十公公作樵夫,七十婆婆织纺锭,两只小船运菜还缺一顿”……在声声民谣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旅程。
岩泉碧水照心明,紫竹林中传正声。廉吏从来民所向,浮云一扫海青天。
岩泉,地处新昌城西镜岭镇,是甄完故居所在地,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明媚的春光里,我们一路欢声笑语,不知不觉就到达了岩泉村。眼前,是一个不大的村落和几座新旧参半黑瓦白墙的小屋,长长的连廊记载着甄氏的过去,也警醒着后人要时刻记住甄氏祖训。
我们沿着连廊一路走。爱好历史的老爸干脆当起了解说员:甄完是明朝初期的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我一脸疑惑:“进士?”“对,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生!”“哇!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居然出了一个博士生”我不由感叹。“甄完的事迹远不止于此呢。”我们一路走,一边听,一边看:永乐十九年间,登辛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处理朱高熹叛乱案,并升任河南布政使,治理当地官场。明景帝曾赐“清官第一牌”。
走着走着,老爸突然兴奋地叫了起来,我抬头一看,上面写着:清官第一。老爸问我:“你知道这四个字的来历和背景吗”我摇摇头,他故作古人状:“且听我慢慢道来”
1455年,由于为奸人所害,甄完无奈辞官返乡。
甄完在任时清廉简朴,归隐故乡新昌以后,家中一贫如洗。为了赡养年迈的父母,他孤身一人迁居东阳小梅山潜心任教。甄完在归乡途中,路经当时嵊县境内一个小村庄,看到水塘边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正在洗脚,他摸出自己身上仅剩的七个铜钱给乞丐,面对水塘叹息:“我甄某虽蒙不白之冤,但自身清白如水塘也!”后人将这口水塘也改名为“清水塘”。时至今日,那水塘依然清澈见底。后来,景泰皇帝派人清查账目、暗访新昌,发现甄完为官期间账目清楚,还在国库存放的河南上解税银中多出一包金屑和一包银屑(这是甄完在检验上缴金银时锉下来的粉末),甄完的不白之冤最终得以昭雪。
景泰皇帝感念甄完为官清廉,亲笔御书“清官第一”匾额,差人送达新昌,而甄完此时住在茅屋中与年迈的父母相依为命。景泰皇帝感动,又命人给甄完留下朝服、朝笏和朝靴,特许甄完“本职冠带回原籍致仕”,以彰其德。皇帝钦赐墨底金字“清官第一”匾额,遂传为美谈,至今熠熠生辉。
听着爸爸的介绍,看着旁边甄完大人的塑像,我仿佛邂逅了几百年前的甄大人,不由得深深鞠了一躬。
“甄布政,甄布政,长椽细瓦擂鼓门,八十公公作樵夫,七十婆婆织纺锭,两只小船运菜还缺一顿”……在声声民谣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旅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