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剑》有云:“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谭,以豪杰士为夹。”上溯词源,清正廉洁的风从遥远的战国时期吹来,拂过帝王的剑刃,掠过广袤的江山,撷此间刚直之风、不阿之气以传后世。静水流深,时间之泉淘洗后的清廉文化在今日仍灿若金石。循来者足印,且歌且吟。
寻意佳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恍惚已是陶潜梦中的桃花源。风中有人轻唱着《归去来兮辞》,陇亩之地有人手自耕种。淡泊功名是他的骨气,为官清正是他的风度。那一年他官当彭泽县令、岁至不惑之年,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向浔阳郡的督邮施贿。宁挂冠而去、辞职归乡,也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过着“采菊东篱”的生活。“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妻翟氏与他同甘共苦,安贫守节,虽因贫困而有不足为人道也的心酸,却志同道合、高洁凌然、不慕荣利。纵然与朋友交好,曾愿助他引荐官职,但是他不愿再回到那个物欲横流、人心贪婪的官场。陶潜一生,本可无忧衣食、拥有无数平民艳羡的财富,但是一身清正的风骨和品格让他以隐士的身份告别了自己的仕途理想,失望和愤懑在他心里错综交织,奋而为文,描绘出一副鸡犬相闻、宁静自由的田园美梦以自我纾解。清廉为己,是一种不甘随流的选择。
抬眼所及,巍巍青山绿水绕,“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为官为政,为国为民,精神当如青山入云般的坚毅和永恒,寸心如众星拱月般的无悔与忠诚。辛弃疾的一切情绪,无非是以“爱国”为原点,散发出的一系列周边情愫。他的热切,是想学雷焕、温峤,求取神剑收复故地;他的忧畏,是因为害怕现实的阻束、奸佞的诽谤折损仕途;他的自嘲,是自比于陈高壮志,恐于年华易老,草草了却一生而无所作为;他的悲愤,是因为看到统治者眼里不见破碎的山河,反而被片刻的欢乐蒙蔽了双眼,南迁以求苟安。他的情绪,都是“爱国”的种子萌生出的枝叶;而清廉不阿也是忠诚之树自然生发出的绿叶青枝。清廉为国,是一份有志之士的理想。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晋有王子猷嗜竹如命,清有郑板桥绘竹一绝。“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绝句《竹石》不仅是郑板桥用以赞颂竹的品质,更是他对自我定位的期待。“写取一枝清瘦竹,乌纱掷去不为官”,效力山东,政绩斐然,后半生卖画为生,闲来赏兰、绘竹、玩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一官半职虽然可以用金钱名利来衡量,但是清正人格和高洁的品行却千金难换。郑燮用画作聊表自己的人生理想,拂袖而去,留下民众的一片拥戴。清廉为政,何尝不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
谁的墓冢静静地坐落在苍骊山上,有民歌响彻云霄。“大明朝,多风云,天灾人祸,民怨沸腾。黄河水,任肆虐,年年洪涝灾患频。圣上下旨拯黎民,一代清官担重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官员造福一方人。清官不仅在历史空间的渺远处,更在民众的身侧与言传中。跨入甄完祠堂,墨地金字,熠熠生辉。甄完一生清廉仁政,刚正不阿,秉公断案,厚德泽民,御赐“清官第一”。景泰六年辞官返乡,回到新昌镜岭岩泉村,造福梓里。倚在墙脚的一块缺角石碑,铭刻着这里的村民每年祭祀的时间、方式和规格。“方伯甄公之墓”六字苍劲古朴、笔力万钧,六百多年的时光逝去,唯有瞻仰之人年复一年,络绎不绝。清廉为民,更成为一种教化与共同的传承。
时间就好像是一位内外兼修的圣人,拨开历史仆仆的风尘,从古朴的书柜上取下陈旧又厚重的木椟,毫无保留地把宝镜示众:利欲小人看到了声名与利禄,真君子则看到了刚直与清廉。周敦颐颂莲,有云:“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当代反腐倡廉也应该鼓舞后人学习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中通外直、外圆内方,不为泥淖所污、只为清廉为官。就像礼记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句话从政者身上得到了极好体现,治家而及于治国,用治理家族的方式来管理国家。发挥自己的执政力量,履行自身的责任、释放领导才能,是传统家国情怀中以情感认同引导国家认同的关键。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臣为君之左膀右臂,当今的地方官又是中央集体的耳目与口鼻,只有为官者从自身修养做起,才会使得地方团结统一,乱不生、怨不起,国家方能长治久安。“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公正廉明、两袖清风,威信才能树立、人民才能拥戴。几年前,《人民的名义》用电视连续剧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和达康书记和蔼真诚的眼睛,这部反腐悬疑系列剧一出,获得了观众极大的关注和喜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福祉与从政品格紧密相连,人们对一个精诚清廉的官员的期待,就好像初生禾苗期待雨水与日光。
新时期的反腐抗廉也从没有让民众失望,“老虎苍蝇一起打”,昭示了我们党中央对腐败问题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不得罪成千上万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随着一个又一个的贪官污吏倒台,新的正直血液流动起来,我们的鲜红的五星红旗变得更加鲜活。许许多多曾经的地方官,凭借着自己的清廉正气和实干精神、家国理想,一步一步地走在政治的路途上,为身后十三亿的民众开拓更为明亮而温暖的康庄大道,直至青丝换白发,也无悔鞠躬与尽瘁。
再观小我,作为国家发展路上一枚螺丝钉,看似不能自比于古之“悬鱼太守”羊续、从不受赏的晏婴,但若甘愿寄心明月清风,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常读文史以自我修炼丰富,保有勤恳踏实的态度以精诚工作,谨慎地对待外界的诱惑和陷阱,不仅做好自我的反省,也应该同时严肃对待工作中的不良风气。唯有发自内心地淡泊,才能无言地将清廉的品格践行到实践中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愧于心才是对于为官为人的最好嘉奖。
“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瘦。”随袖清风徐来,明月朗照莽苍,回首循迹,金石有声。“清廉”是一块容易被人忽视却又弥足珍贵的问心石,初来无用,却必有回响。青山无生留水意,绿水兀自绕青山,眠石听泉,泠泠若响,随目远瞰,已是风荷尽举。
寻意佳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恍惚已是陶潜梦中的桃花源。风中有人轻唱着《归去来兮辞》,陇亩之地有人手自耕种。淡泊功名是他的骨气,为官清正是他的风度。那一年他官当彭泽县令、岁至不惑之年,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向浔阳郡的督邮施贿。宁挂冠而去、辞职归乡,也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过着“采菊东篱”的生活。“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妻翟氏与他同甘共苦,安贫守节,虽因贫困而有不足为人道也的心酸,却志同道合、高洁凌然、不慕荣利。纵然与朋友交好,曾愿助他引荐官职,但是他不愿再回到那个物欲横流、人心贪婪的官场。陶潜一生,本可无忧衣食、拥有无数平民艳羡的财富,但是一身清正的风骨和品格让他以隐士的身份告别了自己的仕途理想,失望和愤懑在他心里错综交织,奋而为文,描绘出一副鸡犬相闻、宁静自由的田园美梦以自我纾解。清廉为己,是一种不甘随流的选择。
抬眼所及,巍巍青山绿水绕,“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为官为政,为国为民,精神当如青山入云般的坚毅和永恒,寸心如众星拱月般的无悔与忠诚。辛弃疾的一切情绪,无非是以“爱国”为原点,散发出的一系列周边情愫。他的热切,是想学雷焕、温峤,求取神剑收复故地;他的忧畏,是因为害怕现实的阻束、奸佞的诽谤折损仕途;他的自嘲,是自比于陈高壮志,恐于年华易老,草草了却一生而无所作为;他的悲愤,是因为看到统治者眼里不见破碎的山河,反而被片刻的欢乐蒙蔽了双眼,南迁以求苟安。他的情绪,都是“爱国”的种子萌生出的枝叶;而清廉不阿也是忠诚之树自然生发出的绿叶青枝。清廉为国,是一份有志之士的理想。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晋有王子猷嗜竹如命,清有郑板桥绘竹一绝。“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绝句《竹石》不仅是郑板桥用以赞颂竹的品质,更是他对自我定位的期待。“写取一枝清瘦竹,乌纱掷去不为官”,效力山东,政绩斐然,后半生卖画为生,闲来赏兰、绘竹、玩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一官半职虽然可以用金钱名利来衡量,但是清正人格和高洁的品行却千金难换。郑燮用画作聊表自己的人生理想,拂袖而去,留下民众的一片拥戴。清廉为政,何尝不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
谁的墓冢静静地坐落在苍骊山上,有民歌响彻云霄。“大明朝,多风云,天灾人祸,民怨沸腾。黄河水,任肆虐,年年洪涝灾患频。圣上下旨拯黎民,一代清官担重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官员造福一方人。清官不仅在历史空间的渺远处,更在民众的身侧与言传中。跨入甄完祠堂,墨地金字,熠熠生辉。甄完一生清廉仁政,刚正不阿,秉公断案,厚德泽民,御赐“清官第一”。景泰六年辞官返乡,回到新昌镜岭岩泉村,造福梓里。倚在墙脚的一块缺角石碑,铭刻着这里的村民每年祭祀的时间、方式和规格。“方伯甄公之墓”六字苍劲古朴、笔力万钧,六百多年的时光逝去,唯有瞻仰之人年复一年,络绎不绝。清廉为民,更成为一种教化与共同的传承。
时间就好像是一位内外兼修的圣人,拨开历史仆仆的风尘,从古朴的书柜上取下陈旧又厚重的木椟,毫无保留地把宝镜示众:利欲小人看到了声名与利禄,真君子则看到了刚直与清廉。周敦颐颂莲,有云:“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当代反腐倡廉也应该鼓舞后人学习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中通外直、外圆内方,不为泥淖所污、只为清廉为官。就像礼记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句话从政者身上得到了极好体现,治家而及于治国,用治理家族的方式来管理国家。发挥自己的执政力量,履行自身的责任、释放领导才能,是传统家国情怀中以情感认同引导国家认同的关键。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臣为君之左膀右臂,当今的地方官又是中央集体的耳目与口鼻,只有为官者从自身修养做起,才会使得地方团结统一,乱不生、怨不起,国家方能长治久安。“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公正廉明、两袖清风,威信才能树立、人民才能拥戴。几年前,《人民的名义》用电视连续剧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和达康书记和蔼真诚的眼睛,这部反腐悬疑系列剧一出,获得了观众极大的关注和喜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福祉与从政品格紧密相连,人们对一个精诚清廉的官员的期待,就好像初生禾苗期待雨水与日光。
新时期的反腐抗廉也从没有让民众失望,“老虎苍蝇一起打”,昭示了我们党中央对腐败问题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不得罪成千上万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随着一个又一个的贪官污吏倒台,新的正直血液流动起来,我们的鲜红的五星红旗变得更加鲜活。许许多多曾经的地方官,凭借着自己的清廉正气和实干精神、家国理想,一步一步地走在政治的路途上,为身后十三亿的民众开拓更为明亮而温暖的康庄大道,直至青丝换白发,也无悔鞠躬与尽瘁。
再观小我,作为国家发展路上一枚螺丝钉,看似不能自比于古之“悬鱼太守”羊续、从不受赏的晏婴,但若甘愿寄心明月清风,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常读文史以自我修炼丰富,保有勤恳踏实的态度以精诚工作,谨慎地对待外界的诱惑和陷阱,不仅做好自我的反省,也应该同时严肃对待工作中的不良风气。唯有发自内心地淡泊,才能无言地将清廉的品格践行到实践中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愧于心才是对于为官为人的最好嘉奖。
“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瘦。”随袖清风徐来,明月朗照莽苍,回首循迹,金石有声。“清廉”是一块容易被人忽视却又弥足珍贵的问心石,初来无用,却必有回响。青山无生留水意,绿水兀自绕青山,眠石听泉,泠泠若响,随目远瞰,已是风荷尽举。
注释:
单位统一投稿,该篇作者为盛英英,15381626200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