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宋慈

作者: 2021年05月11日14:14 浏览:149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父亲,慈儿已辞去官职,回归故里,从此再也不回去做官了。时至今日慈儿才明白,若要世道清明,除恶扬善,单凭我等仗义执法,查凶审案,是无济于事的。孩儿已疲惫不已,不堪重负了。”

《大宋提刑官》堪称国产剧中的经典,何冰饰演的宋慈机智刚毅,为官以来,惩恶扬善,断案如神,好不大快人心,然而这剧的结局却是,宋慈辞官,并在其父墓前说出了上述这段悲痛的陈词。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大宋提刑官》真是赤裸裸的一部悲剧,它的前半部揭露罪恶,宣扬正义,充满美好,但它的结局却将这所有美好全部毁灭。

宋慈诚可悲也!不是因为失败而可悲,而是因为不许成功而可悲。在剧中,宋慈最终搜集到了满朝文武贪腐的罪证,但皇帝却烧了这些证据。不懂妥协的宋慈只好弃官而去了。

宋慈弃官而去,是可悲的,又是大错特错的。宋慈错在哪了?

宋慈错在不该放弃。皇帝的做法虽然让人心灰意冷,但这并不是宋慈辞官的理由。古人言: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周游列国,推广自己的治国理念,但结果呢,惶惶如丧家之犬,可孔子又何尝放弃过!宋慈眼见满朝文武,乌烟瘴气,却因皇帝一时包庇就辞官远走,试想,如果任何一个有志之士都像宋慈这般,或因理想得不到实现,或因受到敌人的挑衅而失去理智,便辞官,便颓废,那朝廷还有什么希望,国家还有什么希望!韩愈、范仲淹、陆游、文天祥、王阳明、龚自珍,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无不仕途坎坷,可他们放弃了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非但没有放弃,还以死明志在所不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非但没有放弃,还“进亦忧,退亦忧”;“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非但没有放弃,还把希望寄托给了后代。

宋慈还错在不该刚愎自任。没有看过这部剧的人可能不清楚,虽说一路走来,宋慈审案都如有神助,但宋慈在审理最后一案的时候并不顺利,一开始曾因自己轻信假证据而使正义之士惨死狱中,而自己也锒铛入狱。宋慈作为提刑官,行的是监察之权,若有人滥用权力制造冤案,宋慈可凭监察之权拨乱反正。可宋慈是人,是有情有欲的人,他也有受到欺骗的时候,他也有固执己见的时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犯下大错。所以,说宋慈刚愎自任其实过于严苛,因为是有人设了局,让他掉进了陷阱。古人言:人当慎独。为人当如此,为官更当如此,行监察之权的官更当慎之又慎。

宋慈一腔理想不得实现,诚可悲也!但究其根本,真正可悲的似乎又不是宋慈,而是宋慈所处的那个时代——制度失去了威信,挥舞着权力之鞭的官员大多贪腐无能。制度和官员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两驾马车,近代以来,不断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主张把权力彻底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但在我看来,法治并不能完全代替人治,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就特别强调过人治的重要性,“古来未尝无良法,一经不肖官吏,辄百弊丛生,所谓有治人无治法也。孟子谓有仁心而无仁政,则民不被其泽。岂知有仁政而无仁心,非惟不被其泽,且转受其害也哉”。当下,拔高人治坚决不可取,但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就好比人和影子的关系,是分不开的。我以为,我国当下既要不断完善现有制度,也要不断培养和发现清廉有能力的“治人”。倘使制度完善,那一个又一个宋慈,都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希望。

今年是建党百年,回首这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在风雨飘摇中一路向前,取得如今的成绩实在不易。如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需要一个又一个宋慈站出来,承担起国家强盛的使命。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