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生是清廉的,却也是一个“油盐不进”的固执人,认准的事从不拿原则做交易而丟掉了做人的底线。这与他素来谦和待人、寡言少语的性格极不相称,倒也应证了《论语》中“无欲则刚” 的一种人生说辞。
家乡解放时,在陂塘海子放鸭的父亲就积极投身农会工作,被作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对象选送到省城的革命干校学习,从此吃上了“皇粮”,辗转在黔东南凯里、黄平、施秉等地的供销系统工作,年方29岁就当上了经理,以积极分子的身份成为入党的培养对象,仕途前景一片看好。未曾料到在查处单位食堂粮票贪污案时,涉案的人是某一县领导的老婆,率真的父亲竟顶住了压力而秉公办案,落下一个思想尚未成熟的评价,把入党的事也弄“黄”了。年轻的父亲当时没有联想过多,只认为自己还需要磨练,没把失落记在心上,仍脚踏实地忙活着工作上的事。
可事情的发展并非父亲想象。至文革初期,老家一桩枪决土匪的事被人黑白颠倒,把当时身为老家农会副主席的父亲诬告成泄私仇的报复者,由此遭到了革职查办,隔离进了“牛棚”。后在父亲的强烈诉求下,办案组拖了半年才派人到家乡调查。调查人员一进寨子就因其指向性的言词激怒了明白父亲冤情的乡亲,一行人遭到了“五花大绑”,也从而知道了事件的真相。原来被枪毙的土匪是因罪大恶极,被人民政府惩罚了的。
父亲的冤情洗清了,恢复了工作,但没有“官复原职”,查办时被革掉的职务已被人顶上,从此作为一个“编外干部”,被派任为县里兴修水利的副总指挥,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由不得父亲去多想什么,起早贪黑的忙碌,让父亲也无暇去诉求什么。况且父亲的性格从不与人套近乎,更不愿去求助于别人了。把自己的工作认真干好,有一个安稳的日子,就是父亲最大的心愿。好在中心建设工作一结束,父亲就当上了先进,心里有了一种难得的慰藉。
后来,父亲为照顾独自一人在老家生活的祖父,举家调回了家乡。因同意接收的某领导刚在文革末期的派性中靠了边,工作安排的事却一下没了着落。全家人在县委招待所苦等了三个月,我与兄长也失了学,愁眉不展的父亲被母亲逼急后才去求人,最后被安排在边远的南盘江畔一代销点工作,名义上是全家团聚了,可代销点所在地没有一所学校,弟兄俩只能寄宿在20公里外的姑妈家上村办小学,牵肠挂肚的日子让母亲伤透了心,少言的父亲一句“别人能过,我们也能过” 的安慰后,就一心放在了工作上。
农村人出生的父亲,非常理解、体贴农村人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在代销点工作期间,没有开门、关门的时间概念,只要群众需要,三更半夜爬起来让敲门的人打上一斤煤油已是常有的事,有时还得为应急的村民垫付上盐巴钱也毫无怨言。父亲以人为本的服务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重,一声亲切的“罗伯”就让他得到了满足。在代销点工作两年后,父亲因为工作的踏实和认真上调至区供销社工作,我们全家人也终于真正的团了圆。
在什么都凭票购买的年代,供销系统的工作不失为一个“肥差”。但原则性非常强的父亲却是清清白白的,卖剩报损的尺把布头都要充公,我与兄长穿的衬衣布料,是捡了装化肥遗弃的袋子洗干净烫平整后变废为宝的,算是唯一占到的便宜。父亲退休时,不像其他人有了积蓄购了屋或是建了房,而是回到老家的祖屋,翻捡一下漏水的瓦面,在破损的内墙上糊了一层旧报纸,就住了进去安享晚年了。
我工作后曾经帮父亲整理其打包珍藏的资料,一摞奖状记载着他的工作成绩,几乎年年当上的先进,让他在单位上留下很好的口碑,正直、善良、清廉,工作认真负责,原则性强,从不攀关系、走后门,更不溜须拍马、与歪风邪气为伍。父亲这些品德是他做人的本钱,无论受到什么样的误解或不公正的对待,父亲仍是秉性难移、初衷不改。
父亲寡言少语的性格,常被人认为脾气好、吃得亏、能忍让。可他面对恶心的人和事时,竟会在无法忍受中挺身而出,说出的一针见血的话,像平地炸响的惊雷,慑服了四周的人。父亲的倔强由此可见一斑。记得有一次他被职工推荐为参加单位房建验收的代表,就因二楼屋檐水泥标号不够,撤模板时发生垮塌的质量问题,拒绝了吃请和签字,让人下不了台。后这房子的屋檐加了斜撑成了一栋莫名其妙的“拐杖房”,居然也通过了最后的验收,让父亲一直忿忿不平,却也无可奈何。
临退休前,父亲到县城进货,巧遇了曾在黔东南共过事的某一同事,得知早年因查其老婆贪污粮票而让他走了“麦城”的那个县领导,终因经济犯罪而锒铛入狱的事时, 父亲显得十分的平静,只说了一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的话就一切都释然了。似乎这样的结局,父亲早就有了意料。
父亲的一生是起落而坎坷的。能从一个放鸭的布依娃成长为一名国家的干部,他对党充满了无限的感恩,任何时候都未动摇过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几乎年年的先进,一直鞭策着他坚守着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却始终未能如愿,留下了终身的遗憾!他退休后就把夙愿寄托在我的身上,时常写信要求在大学读书的我要追求上进、向党组织积极靠拢……
入党对于父亲而言,已不是什么势利的想法和索求。其中的感恩和做人应有的品德已是他骨子里钙化的特殊情结。一位父亲当年的领导就曾对我说:你父亲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太直,遇事不会转弯,得罪了人也还不知道。这是大大的实话,从不投机取巧的做人本份,就是父亲人格的所在!他把自己遭遇的不公全视为过去的历史,相信明天的明天总会证明一切。
一生清白做人的父亲,其实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他生前念叨的“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的话,已是我牢牢铭记于心的教诲。认真做事,清白做人,才会让人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如今,政风、党风的清正廉洁已是时代倡导的主旋律,为民族的复兴、社会的发展、百姓的安康带来了无限美好的希望。
在天有灵的父亲,定会为自己一生的清白而无怨无悔的!
家乡解放时,在陂塘海子放鸭的父亲就积极投身农会工作,被作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对象选送到省城的革命干校学习,从此吃上了“皇粮”,辗转在黔东南凯里、黄平、施秉等地的供销系统工作,年方29岁就当上了经理,以积极分子的身份成为入党的培养对象,仕途前景一片看好。未曾料到在查处单位食堂粮票贪污案时,涉案的人是某一县领导的老婆,率真的父亲竟顶住了压力而秉公办案,落下一个思想尚未成熟的评价,把入党的事也弄“黄”了。年轻的父亲当时没有联想过多,只认为自己还需要磨练,没把失落记在心上,仍脚踏实地忙活着工作上的事。
可事情的发展并非父亲想象。至文革初期,老家一桩枪决土匪的事被人黑白颠倒,把当时身为老家农会副主席的父亲诬告成泄私仇的报复者,由此遭到了革职查办,隔离进了“牛棚”。后在父亲的强烈诉求下,办案组拖了半年才派人到家乡调查。调查人员一进寨子就因其指向性的言词激怒了明白父亲冤情的乡亲,一行人遭到了“五花大绑”,也从而知道了事件的真相。原来被枪毙的土匪是因罪大恶极,被人民政府惩罚了的。
父亲的冤情洗清了,恢复了工作,但没有“官复原职”,查办时被革掉的职务已被人顶上,从此作为一个“编外干部”,被派任为县里兴修水利的副总指挥,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由不得父亲去多想什么,起早贪黑的忙碌,让父亲也无暇去诉求什么。况且父亲的性格从不与人套近乎,更不愿去求助于别人了。把自己的工作认真干好,有一个安稳的日子,就是父亲最大的心愿。好在中心建设工作一结束,父亲就当上了先进,心里有了一种难得的慰藉。
后来,父亲为照顾独自一人在老家生活的祖父,举家调回了家乡。因同意接收的某领导刚在文革末期的派性中靠了边,工作安排的事却一下没了着落。全家人在县委招待所苦等了三个月,我与兄长也失了学,愁眉不展的父亲被母亲逼急后才去求人,最后被安排在边远的南盘江畔一代销点工作,名义上是全家团聚了,可代销点所在地没有一所学校,弟兄俩只能寄宿在20公里外的姑妈家上村办小学,牵肠挂肚的日子让母亲伤透了心,少言的父亲一句“别人能过,我们也能过” 的安慰后,就一心放在了工作上。
农村人出生的父亲,非常理解、体贴农村人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在代销点工作期间,没有开门、关门的时间概念,只要群众需要,三更半夜爬起来让敲门的人打上一斤煤油已是常有的事,有时还得为应急的村民垫付上盐巴钱也毫无怨言。父亲以人为本的服务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重,一声亲切的“罗伯”就让他得到了满足。在代销点工作两年后,父亲因为工作的踏实和认真上调至区供销社工作,我们全家人也终于真正的团了圆。
在什么都凭票购买的年代,供销系统的工作不失为一个“肥差”。但原则性非常强的父亲却是清清白白的,卖剩报损的尺把布头都要充公,我与兄长穿的衬衣布料,是捡了装化肥遗弃的袋子洗干净烫平整后变废为宝的,算是唯一占到的便宜。父亲退休时,不像其他人有了积蓄购了屋或是建了房,而是回到老家的祖屋,翻捡一下漏水的瓦面,在破损的内墙上糊了一层旧报纸,就住了进去安享晚年了。
我工作后曾经帮父亲整理其打包珍藏的资料,一摞奖状记载着他的工作成绩,几乎年年当上的先进,让他在单位上留下很好的口碑,正直、善良、清廉,工作认真负责,原则性强,从不攀关系、走后门,更不溜须拍马、与歪风邪气为伍。父亲这些品德是他做人的本钱,无论受到什么样的误解或不公正的对待,父亲仍是秉性难移、初衷不改。
父亲寡言少语的性格,常被人认为脾气好、吃得亏、能忍让。可他面对恶心的人和事时,竟会在无法忍受中挺身而出,说出的一针见血的话,像平地炸响的惊雷,慑服了四周的人。父亲的倔强由此可见一斑。记得有一次他被职工推荐为参加单位房建验收的代表,就因二楼屋檐水泥标号不够,撤模板时发生垮塌的质量问题,拒绝了吃请和签字,让人下不了台。后这房子的屋檐加了斜撑成了一栋莫名其妙的“拐杖房”,居然也通过了最后的验收,让父亲一直忿忿不平,却也无可奈何。
临退休前,父亲到县城进货,巧遇了曾在黔东南共过事的某一同事,得知早年因查其老婆贪污粮票而让他走了“麦城”的那个县领导,终因经济犯罪而锒铛入狱的事时, 父亲显得十分的平静,只说了一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的话就一切都释然了。似乎这样的结局,父亲早就有了意料。
父亲的一生是起落而坎坷的。能从一个放鸭的布依娃成长为一名国家的干部,他对党充满了无限的感恩,任何时候都未动摇过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几乎年年的先进,一直鞭策着他坚守着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却始终未能如愿,留下了终身的遗憾!他退休后就把夙愿寄托在我的身上,时常写信要求在大学读书的我要追求上进、向党组织积极靠拢……
入党对于父亲而言,已不是什么势利的想法和索求。其中的感恩和做人应有的品德已是他骨子里钙化的特殊情结。一位父亲当年的领导就曾对我说:你父亲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太直,遇事不会转弯,得罪了人也还不知道。这是大大的实话,从不投机取巧的做人本份,就是父亲人格的所在!他把自己遭遇的不公全视为过去的历史,相信明天的明天总会证明一切。
一生清白做人的父亲,其实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他生前念叨的“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的话,已是我牢牢铭记于心的教诲。认真做事,清白做人,才会让人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如今,政风、党风的清正廉洁已是时代倡导的主旋律,为民族的复兴、社会的发展、百姓的安康带来了无限美好的希望。
在天有灵的父亲,定会为自己一生的清白而无怨无悔的!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