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后,我才得知他是我小学同学的父亲,甚至,我们老家隔得不远。按理说,我对他们应该是很熟悉的,但自从这个同学转学后,我至今未与她见面。后来,我在工作中与她的父亲打过几次交道,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那时,我在老家电视台工作。县里的张津公路翻修改造时,单位的领导让我去跟张津公路做新闻采访报道,这样年终时便可签下一点宣传赞助费,有了这点费用,我才能将基本工资领到手,安心过个年。领导是照顾我,宣传费------对每年都难以完成又从不积极主动完成任务的我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我前后给张津公路做了十几次报道,自认做的质量一般,且是第一次独自去合作单位讨钱,一路上惴惴不安,也不敢提前跟他招呼一声。运气不算好,去了三次,才遇到时任张津公路改善工程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他一见到我,听我支支吾吾地说明了来访的缘由,便毫不犹豫地签单了。我大舒一口气。他签完,看着我,突然很是歉意地说道:“丫头,不好意思,我晓得你们拍得很辛苦,主要是经费太少,要不,我也会给你补齐的。”我一愣,这才发觉要他给我签的费用,相比我们的付出,实在是太多了。也正因为这一点,我心中隐隐,难以启口。可他一个领导,能设身处地为我们考虑,让我很感动。他说得很诚心,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无法帮助到我,心里有愧意。后来,他给台里的宣传费,不多不少,看得出很是按原则办事的。
还有一次,是兄弟县市来我县举办羽毛球比赛,接到采访任务后,我和往常一样,跟负责赛事的他联系。由于当时台里外出采访的交通工具有限,我随口问他:“在采访当日,能否让他单位的车接送我一下?”我刚说完,便听到电话那头的他满是歉意地答道:“丫头,实在对不住,我自己也是骑自行车过去的,你明天的出行要自己解决了。“听到这话,我暗自一怔,无言地挂上了电话,内心深深地被触动了。不管怎样,他是一个领导吧,我怎么也没想到他会骑着自行车出行,这仿佛与“领导的光辉形象”不大相符。平常,我们看惯了领导们乘坐豪华专车,一路呼啸而去。他却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出行。他高大魁梧的身躯骑着小小的车轮,一骑一拐,淹没在滚滚人海车流中,这幅画面,好多天都在我脑海里不时地浮现出来。
后来,领导们下乡调研时,我有时也会看到他,还是那副容貌,身材高大,笑容和蔼,跟人打交道乐呵呵,和群众打成一片。也曾听说过他援过藏,还听到坊间有关他的传闻:逢年过节,会骑自行车去菜市场买牛肉的领导只有他。当官居然没人给他送礼?有人对此揶揄:“当官混到他这份上,也算是白混了。”当然这是传闻,不知真假。
无独有偶,我在一篇写到他的文章里看到:在我县盐井镇担任镇长兼党委书记期间,他有个小本本,专门记该镇干部的报销费、招待等费用,他对每个干部的支出费用都了如指掌,一笔笔账记得一清二楚,连同自己的各项费用。镇里招待费包干到人,书记不得超过8000元,谁超过了自己贴,施行的头一年,他自己超支了74元,当月发了工资后,他便将钱交到了财政所。朋友想找他批张“条条”到镇陶器厂拿几个龙缸,没想到,他从自己口袋里掏出30元给了陶器厂的负责人,还笑着扬了扬手中的票子,强调说:“以后只有这个‘条条’管用!”当时,他是镇里的当家人,要花钱是只要他开个口的事,可他以身作则,宁愿自己贴钱,也不愿乱花费国家一分一厘。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清廉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他从我老家邻村的那个小山村出发,做了父母官,是市里首批远赴隆子县的援藏干部,在那边辛苦拓荒求发展,回乡后又力争为家乡做贡献,就算不再位高权重,就算身边很多人都笑他傻,他依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生为民乐在其中。无需多言,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想必在他的身上都有真正的体现吧!
那时,我在老家电视台工作。县里的张津公路翻修改造时,单位的领导让我去跟张津公路做新闻采访报道,这样年终时便可签下一点宣传赞助费,有了这点费用,我才能将基本工资领到手,安心过个年。领导是照顾我,宣传费------对每年都难以完成又从不积极主动完成任务的我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我前后给张津公路做了十几次报道,自认做的质量一般,且是第一次独自去合作单位讨钱,一路上惴惴不安,也不敢提前跟他招呼一声。运气不算好,去了三次,才遇到时任张津公路改善工程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他一见到我,听我支支吾吾地说明了来访的缘由,便毫不犹豫地签单了。我大舒一口气。他签完,看着我,突然很是歉意地说道:“丫头,不好意思,我晓得你们拍得很辛苦,主要是经费太少,要不,我也会给你补齐的。”我一愣,这才发觉要他给我签的费用,相比我们的付出,实在是太多了。也正因为这一点,我心中隐隐,难以启口。可他一个领导,能设身处地为我们考虑,让我很感动。他说得很诚心,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无法帮助到我,心里有愧意。后来,他给台里的宣传费,不多不少,看得出很是按原则办事的。
还有一次,是兄弟县市来我县举办羽毛球比赛,接到采访任务后,我和往常一样,跟负责赛事的他联系。由于当时台里外出采访的交通工具有限,我随口问他:“在采访当日,能否让他单位的车接送我一下?”我刚说完,便听到电话那头的他满是歉意地答道:“丫头,实在对不住,我自己也是骑自行车过去的,你明天的出行要自己解决了。“听到这话,我暗自一怔,无言地挂上了电话,内心深深地被触动了。不管怎样,他是一个领导吧,我怎么也没想到他会骑着自行车出行,这仿佛与“领导的光辉形象”不大相符。平常,我们看惯了领导们乘坐豪华专车,一路呼啸而去。他却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出行。他高大魁梧的身躯骑着小小的车轮,一骑一拐,淹没在滚滚人海车流中,这幅画面,好多天都在我脑海里不时地浮现出来。
后来,领导们下乡调研时,我有时也会看到他,还是那副容貌,身材高大,笑容和蔼,跟人打交道乐呵呵,和群众打成一片。也曾听说过他援过藏,还听到坊间有关他的传闻:逢年过节,会骑自行车去菜市场买牛肉的领导只有他。当官居然没人给他送礼?有人对此揶揄:“当官混到他这份上,也算是白混了。”当然这是传闻,不知真假。
无独有偶,我在一篇写到他的文章里看到:在我县盐井镇担任镇长兼党委书记期间,他有个小本本,专门记该镇干部的报销费、招待等费用,他对每个干部的支出费用都了如指掌,一笔笔账记得一清二楚,连同自己的各项费用。镇里招待费包干到人,书记不得超过8000元,谁超过了自己贴,施行的头一年,他自己超支了74元,当月发了工资后,他便将钱交到了财政所。朋友想找他批张“条条”到镇陶器厂拿几个龙缸,没想到,他从自己口袋里掏出30元给了陶器厂的负责人,还笑着扬了扬手中的票子,强调说:“以后只有这个‘条条’管用!”当时,他是镇里的当家人,要花钱是只要他开个口的事,可他以身作则,宁愿自己贴钱,也不愿乱花费国家一分一厘。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清廉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他从我老家邻村的那个小山村出发,做了父母官,是市里首批远赴隆子县的援藏干部,在那边辛苦拓荒求发展,回乡后又力争为家乡做贡献,就算不再位高权重,就算身边很多人都笑他傻,他依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生为民乐在其中。无需多言,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想必在他的身上都有真正的体现吧!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