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如莲,大隐清心——也谈《爱莲说》

作者: 2021年05月10日11:44 浏览:189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智者如莲,大隐清心
——也谈《爱莲说》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我爱莲,始于槱森之诗,温柔,娇羞。
初见莲于西子湖畔,高洁,清雅,纤尘不染。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故而愿成为莲一样的女子。
而今,我虽为人师长,早已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铭刻于心,每每教授《爱莲说》一文,仍心生敬畏。
莲之质,天下之至美也!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花品如人品,各有千秋,各富风华。
牡丹花开动京城,开得大气,开得繁华,开得泼泼洒洒,天下无花能与之争。如此嚣张,如此猖狂,如此肆无忌惮,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自由!
我若足够富贵,履历足够浓墨重彩,世人便足够敬我畏我,我便可凌驾于这世间诸多束缚之上。摸爬滚打,手段用尽,有的登上高位,呼风唤雨,忘却曾经的纯真;有的人心向背,众叛亲离,孤独老死。
菊花淡雅,无意争春,独立于深秋之寒,一身傲骨迎风霜,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但愿与之结成莫逆之交,同居南山外。
陶渊明的处事哲学并非不争,而是逃离。不争,有时是无欲无求,有时是争不过。争,有时是扭曲自我的争,有时是理直气壮的争。做不到理直气壮地争,又不愿扭曲自我,就是争不过,争不过又不愿委曲求全,唯有逃离。
世人若都嫌贫爱富,建国之初,谁来带领穷苦的百姓抵建设新家园?现如今,谁又来制定扶贫计划,统筹东西部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有气节者均逃离,那官场之上残留的岂不都是些乌合之众?长此以往,国将何如?
然,莲之力,天下之至韧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面对淤泥和水波,莲从未选择逃避,它深知这是自己必须生于斯长于斯的环境,根深蒂固,凭借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撼动。它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出于淤泥却能借清水洗涤自己,身处荡漾水波却能挺直腰杆不扭曲作媚。它几十年如一日,心无所求,正直不阿,不惹是生非,不攀附权贵,它用自己的善良品质和过硬本领给一方百姓带来美好的享受。这样的人,不争,也有自己的天地旁人见之便觉肃然起敬,定不会去侮辱它糟践它。
我不由得反思,那些处处觉得自己受辱受束缚想要借高位赢得尊重和自由的人,那些私相授受认为贿赂上级才是“攀登”的不二法门之人,那些臣服于所谓大形势认为收受贿赂是迫不得已的人,大概是缺少了一些与世界和平相处的智慧吧?你若美好善良,谁会忍心与你作对?你若才干过人,谁又舍得辱你没你?你若懂得惠济他人,谁又愿当那人人喊打的白眼狼?
自爱者,人恒爱之。
莲之智,天下之至高也!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菊的陶潜,是个隐居山林逃离世俗的人;喜爱牡丹的众人,都爱追逐荣华富贵,出淤泥而尽染;只有那莲,才是真正的君子啊!
莲,大概就是周敦颐本人的化身吧?
一生任分宁主簿、司理参军、桂阳令、南昌知府、合州判官、虔州通判、郴州知府等,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有史书记载,他“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人们都知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骨。晚年在庐山脚下购置房产,建学馆,修爱莲池,传道授业,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
莲之气,天下之至纯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老痛心感叹,如菊一般有气节之人再也见不到了,大多是牡丹一般追求大富大贵的人啊!要是有人同我一样,愿效仿莲之洁净无瑕,施恩造福一方,那该有多好啊!
真正的君子,敢于面对污秽的现实,不逃避,不合污。改变不了乌烟瘴气的现实,那就修炼自己。正身,丰才,善施。明主知人善任,不以权谋私;智者乐善好施,不以私谋权。小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庸人只懂一味地逃离,君子永远争取共赢。
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机器,每个人都是这机器上的一个部件,只要其中一个不安分守己,非跳到别的位置上去;只要有一个厌恶自己束缚于此,想着逃离出去,这机器大概就要出问题了。
智者如莲,大隐清心。修心,修身,惠己及人。世同淤泥,我自如莲。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