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
我渴求有一颗“文心”,昨日的故事,今日的美好,明日的希望,通通埋在那一颗“文心”中。
每当我从生活的轨道中脱离开来的时候,我总会想写些什么,以告慰我难得的闲暇。是的,我是觉得写作是一件放松事,并且从不把它懈怠,在我的心中写作已然成为一场神圣的仪式,油然而生的仪式感也不时提醒自己要在写作上做到问心无愧。
我是不会视写作为文学的全部的。如果文学是个彩饰的琳琅满目的美丽姑娘,写作充其量也就是姑娘那双迷人的大眼睛,闪亮亮的,隐隐约约让人察觉到可爱,但又不时庄重与严肃,偶尔还有点小俏皮。但要我说,能够让你一见钟情而怦然心动的,那绝对是属姑娘那姣好的脸庞——诗与歌了。
“文学”的概念早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经有了,在滚滚历史与代代佳人的“侍候”下,“文学”一词逐渐丰满多义了起来。“文学”本初是在人类的生活中担当机械式的帮辅的存在的——打猎时的技巧、地方的危险与否、食物的充足与否无不是祖先们紧俏的“高档信息”,可人类多姿多彩的感情却赋予了文学世界上最美好的色彩。肢体语言,口头语言,笔画文字,书面文字......文学的形式永远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她只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人类的需求与生活实际而不断进步。反观那些愚昧的无创造性的被人类发明创造的事物,文学,的确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了。
在我的“文学之心”中,换言之,以我的阅历与价值观,有“老三样”是不会更改的:文字,语言,诗歌。文字是我很注重的细节,不仅仅是阐述时语言的精炼,不单单是表达时形容的优美,文字的字面意思“文”同“字”更要兼并,“文”是一个人经验积累与深刻思考的体现,“字”却是一个人个性沉稳与吃苦耐劳的外化。
我这个人最喜欢看别人的文章,尤其是好文章,看大家千锤万凿的好文章就如同细细品味大厨饱经沧桑的招牌菜,无论什么时候看或是品味总会找到未曾谋面的惊奇发现;我这个人更喜欢看完文章后去看看作者们的“字”,也就是手写的,用确确实实存在的笔一笔一划地写出来的字。每当我“大快朵颐”了一篇自认为很好很佳的文章,又能够从各色各样作家的字中寻求他们独特个性时,我就会当然地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最开心的人了。毕竟,在思想与思想的博弈甘拜下风的“落败”读者,也许能在他人个性的不俗中找回本初的自信吧!
现在该谈谈“老三样”中的第二样了,那就是“语言”。语言是文字的母亲,可谓是将自己所有的优势东西都给文字了。但是语言仍有她独到之处,诸君请想想看,在幽暗的山洞里,风呜咽着,你和你的同伴刚刚走散了,试问,你会拿着石头或随身携带的铅笔在墙壁上写一行根本不可能被看清的字吗?“我的伙计,我走丢了...”想想都觉得荒诞,这时候就凸显语言的重要性了,语言有一个既是缺点的优点——原始性。对,就是原始性,而文字却没有继承其生母的这一大特点,因此在原始的环境中显得这么的无力——文字是生存的第二法宝,而且是筑基在语言的大门上的 。
回到山洞,脑海里混乱的你放弃了写字这个愚笨的方法,并且还暗暗地自嘲。于是你振臂高呼,瞬间,传来了同样的回应......瞧!你被同样身为人类的伙伴找到了,这恰恰体现出了语言的优越性,那就是无论什么时间地点环境,只要不是真空,你这地球上都可以享用语言的便利。反之,就要使用到更高级的语言来应对不常见的非原始环境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而我要介绍的“重磅嘉宾”,这“老三样”中的诗歌,准确的说是“诗”与“歌”,一个是文字的精华,一个则是语言的巅峰......
“诗”是文字的升级版本,是一种高尚的艺术形式。“歌”是语言的进化结果,是一个优美的表达形式。而“诗歌”则体现了二者相辅相成的特性。发展到极致的“诗”会自然而然地向“歌”的节奏感等方面追求,而进化的大成的“歌”也会不由自主地沾染上“诗”的韵味。这就是我说二者密不可分的缘故了。
然而,“文学”的极致“文心”又是怎样的呢?
是不是觉得很难想象?
事实却告诉了我们文学的真谛
再度回想一下,“文学”“语言”“文字”“诗歌”“文心”是怎么来的?是不是有点头绪了?好吧!其实文学的真谛就是有一颗“文心”,而这颗文心上定是铭刻着“自然”这看似简单平凡二字。
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回顾历史,有哪一个文学家,不,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不会接触并理解自然?我们生下来所经历的第一次呼吸难道不是源自自然吗?我们儿时哭哭啼啼,长大后或是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或是抑郁寡欢、沉默寡言,又有哪一项不是依靠伟大的自然?无私奉献的大自然辛辛苦苦养育了我们,而我们却将从出生就有的,来自她的关怀与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合适的吗?
我认为每个人,尤其是像我辈一样写文作字之人,切不要舍本逐末,不要为了空头的事物费精劳神而不讨好。我们一起长大,一起老去,我们的一生都与自然有交集,我们的一切都来自自然。
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文学的真谛,在于“文心”。而那“文心”的真谛又有谁能真真正正地悟透呢?
——2021年2月20日
家中作
我渴求有一颗“文心”,昨日的故事,今日的美好,明日的希望,通通埋在那一颗“文心”中。
每当我从生活的轨道中脱离开来的时候,我总会想写些什么,以告慰我难得的闲暇。是的,我是觉得写作是一件放松事,并且从不把它懈怠,在我的心中写作已然成为一场神圣的仪式,油然而生的仪式感也不时提醒自己要在写作上做到问心无愧。
我是不会视写作为文学的全部的。如果文学是个彩饰的琳琅满目的美丽姑娘,写作充其量也就是姑娘那双迷人的大眼睛,闪亮亮的,隐隐约约让人察觉到可爱,但又不时庄重与严肃,偶尔还有点小俏皮。但要我说,能够让你一见钟情而怦然心动的,那绝对是属姑娘那姣好的脸庞——诗与歌了。
“文学”的概念早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经有了,在滚滚历史与代代佳人的“侍候”下,“文学”一词逐渐丰满多义了起来。“文学”本初是在人类的生活中担当机械式的帮辅的存在的——打猎时的技巧、地方的危险与否、食物的充足与否无不是祖先们紧俏的“高档信息”,可人类多姿多彩的感情却赋予了文学世界上最美好的色彩。肢体语言,口头语言,笔画文字,书面文字......文学的形式永远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她只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人类的需求与生活实际而不断进步。反观那些愚昧的无创造性的被人类发明创造的事物,文学,的确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了。
在我的“文学之心”中,换言之,以我的阅历与价值观,有“老三样”是不会更改的:文字,语言,诗歌。文字是我很注重的细节,不仅仅是阐述时语言的精炼,不单单是表达时形容的优美,文字的字面意思“文”同“字”更要兼并,“文”是一个人经验积累与深刻思考的体现,“字”却是一个人个性沉稳与吃苦耐劳的外化。
我这个人最喜欢看别人的文章,尤其是好文章,看大家千锤万凿的好文章就如同细细品味大厨饱经沧桑的招牌菜,无论什么时候看或是品味总会找到未曾谋面的惊奇发现;我这个人更喜欢看完文章后去看看作者们的“字”,也就是手写的,用确确实实存在的笔一笔一划地写出来的字。每当我“大快朵颐”了一篇自认为很好很佳的文章,又能够从各色各样作家的字中寻求他们独特个性时,我就会当然地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最开心的人了。毕竟,在思想与思想的博弈甘拜下风的“落败”读者,也许能在他人个性的不俗中找回本初的自信吧!
现在该谈谈“老三样”中的第二样了,那就是“语言”。语言是文字的母亲,可谓是将自己所有的优势东西都给文字了。但是语言仍有她独到之处,诸君请想想看,在幽暗的山洞里,风呜咽着,你和你的同伴刚刚走散了,试问,你会拿着石头或随身携带的铅笔在墙壁上写一行根本不可能被看清的字吗?“我的伙计,我走丢了...”想想都觉得荒诞,这时候就凸显语言的重要性了,语言有一个既是缺点的优点——原始性。对,就是原始性,而文字却没有继承其生母的这一大特点,因此在原始的环境中显得这么的无力——文字是生存的第二法宝,而且是筑基在语言的大门上的 。
回到山洞,脑海里混乱的你放弃了写字这个愚笨的方法,并且还暗暗地自嘲。于是你振臂高呼,瞬间,传来了同样的回应......瞧!你被同样身为人类的伙伴找到了,这恰恰体现出了语言的优越性,那就是无论什么时间地点环境,只要不是真空,你这地球上都可以享用语言的便利。反之,就要使用到更高级的语言来应对不常见的非原始环境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而我要介绍的“重磅嘉宾”,这“老三样”中的诗歌,准确的说是“诗”与“歌”,一个是文字的精华,一个则是语言的巅峰......
“诗”是文字的升级版本,是一种高尚的艺术形式。“歌”是语言的进化结果,是一个优美的表达形式。而“诗歌”则体现了二者相辅相成的特性。发展到极致的“诗”会自然而然地向“歌”的节奏感等方面追求,而进化的大成的“歌”也会不由自主地沾染上“诗”的韵味。这就是我说二者密不可分的缘故了。
然而,“文学”的极致“文心”又是怎样的呢?
是不是觉得很难想象?
事实却告诉了我们文学的真谛
再度回想一下,“文学”“语言”“文字”“诗歌”“文心”是怎么来的?是不是有点头绪了?好吧!其实文学的真谛就是有一颗“文心”,而这颗文心上定是铭刻着“自然”这看似简单平凡二字。
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回顾历史,有哪一个文学家,不,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不会接触并理解自然?我们生下来所经历的第一次呼吸难道不是源自自然吗?我们儿时哭哭啼啼,长大后或是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或是抑郁寡欢、沉默寡言,又有哪一项不是依靠伟大的自然?无私奉献的大自然辛辛苦苦养育了我们,而我们却将从出生就有的,来自她的关怀与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合适的吗?
我认为每个人,尤其是像我辈一样写文作字之人,切不要舍本逐末,不要为了空头的事物费精劳神而不讨好。我们一起长大,一起老去,我们的一生都与自然有交集,我们的一切都来自自然。
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文学的真谛,在于“文心”。而那“文心”的真谛又有谁能真真正正地悟透呢?
——2021年2月20日
家中作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