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奠
投稿“清白泉”杯第三届全国清廉诗歌散文大赛(散文组):
奠
(散文)秦玉合
于道明是早年的县劳动局局长。那时的劳动局局长不同于现在,可吃香了,可有求头了,按排个工人,一句话的事。而那时农家儿女考大学的少,指望升官发财的少,盼望着能当个工人,是人人向往的事。
于道明当上劳动局长后,找他的人就多了,给她送礼的也多了。可于道明是个倔子,不好这一套,他不吃礼,人送他一句话,六亲不认。
他的亲外甥找过他,让他给按排个工人,临时工也行。于道明说,等着下来名额,按政策办吧。他没给外甥按排。他的妻侄儿拿着酒找过他,说是听一工厂招工,让于道明这当姑父的搭句话。于道明说,工厂招工,你自己去看看,按着条件办,我不能搭话。并切把酒让妻侄拿了回去。
那年,棉纺招收第一批女工,于道明的妻子说他,两个闺女,你起码得拽出一个去吧。于道明说,这个我知道,招工程序是村里报送名额,公社批准上报县劳动局审批。妻子就找了支书去,支书很是痛快地上报了于道明的大女儿,公社也批了上报劳动局了。但却没能过劳动局于道明这一关。于道明说,有些村,上报的不是支书的闺女,就是大队长的侄女,我于道明的女儿也在这范围之内。最后,劳动局做出决定,统一报名考试录取。劳动局定的报考基本条件是,村里表现积极的高中毕业的回乡知识青年。而于道明的两个女儿,都是初中毕业,别说进城当工人了,连报名考试也未能参加。大闺女眼红地都哭了。
还有一年,县化肥厂招工,于道明的儿子为了进化肥厂,给爱抽烟的父亲买了条“哈达门”,那时的“哈达门”是上讲的好烟了。可于道明没领儿子的孝心,对儿子说,道要自己走,靠拐棍儿走路的,是身残之人。儿子给他买的烟,他一颗也没抽,都放瞎了。
儿子从此恨着他,发誓不认他这户爹了。儿子自己发奋学艺,学修理收音机,焊喇叭,后来修电视,再后来开了自己的电子公司,当了董事长。
于道明对儿子的进步,喜在心里,更是盼在心里,他盼着儿子来他面前,爷俩好好谈谈。可儿子不买他的账,过年连头也不给他磕,连他的门也不踏。
直到于道明退休了,老了,病倒在床,儿子也没来他床前站站。
于道明在弥留之际,紧抓着老伴儿的手留遗言道,他死后丧事从简,所有的亲戚友人,一律不收人情,不折不带。但有一样,他儿如过给她摆祭奠,给他烧纸钱的话,他嘱咐老伴儿代他收下。
老伴儿撩起褂子擦眼泪,把衣襟都擦湿了,说,你儿,和你一样,倔子,他可能吗?
于道明合上眼后,老伴儿第一个给儿子打电话。
儿子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噢”的声哭了,毕竟父子连心哪。他一下子想起了这多年对父亲的不敬来。为回报父亲的教养之恩,弥补自己的过错,他开车如飞地往回赶。不过,他没买祭奠,而是买了白纸笔墨,亲笔写了一幅挽:谁言吾父六亲不认,儿孙自豪世代相传。
儿子进家把挽联高挂在父亲棂前,扑通跪下,声震苍穹地恸哭起来,爸,爸啊——你是对的,你用身正清廉,教育儿怎样做人,是儿不孝,儿不孝啊,爸,爸啊——呜呜呜呜......
儿子的哭声,惊天地,泣鬼神。仙逝的于老局长,大概听到了吧,你看放在棂前的他的遗像,面带微笑,是那么自然。
山东省禹城市水木清华小区1号楼一单元1202 电话:13406870279 邮编:251200
奠
(散文)秦玉合
于道明是早年的县劳动局局长。那时的劳动局局长不同于现在,可吃香了,可有求头了,按排个工人,一句话的事。而那时农家儿女考大学的少,指望升官发财的少,盼望着能当个工人,是人人向往的事。
于道明当上劳动局长后,找他的人就多了,给她送礼的也多了。可于道明是个倔子,不好这一套,他不吃礼,人送他一句话,六亲不认。
他的亲外甥找过他,让他给按排个工人,临时工也行。于道明说,等着下来名额,按政策办吧。他没给外甥按排。他的妻侄儿拿着酒找过他,说是听一工厂招工,让于道明这当姑父的搭句话。于道明说,工厂招工,你自己去看看,按着条件办,我不能搭话。并切把酒让妻侄拿了回去。
那年,棉纺招收第一批女工,于道明的妻子说他,两个闺女,你起码得拽出一个去吧。于道明说,这个我知道,招工程序是村里报送名额,公社批准上报县劳动局审批。妻子就找了支书去,支书很是痛快地上报了于道明的大女儿,公社也批了上报劳动局了。但却没能过劳动局于道明这一关。于道明说,有些村,上报的不是支书的闺女,就是大队长的侄女,我于道明的女儿也在这范围之内。最后,劳动局做出决定,统一报名考试录取。劳动局定的报考基本条件是,村里表现积极的高中毕业的回乡知识青年。而于道明的两个女儿,都是初中毕业,别说进城当工人了,连报名考试也未能参加。大闺女眼红地都哭了。
还有一年,县化肥厂招工,于道明的儿子为了进化肥厂,给爱抽烟的父亲买了条“哈达门”,那时的“哈达门”是上讲的好烟了。可于道明没领儿子的孝心,对儿子说,道要自己走,靠拐棍儿走路的,是身残之人。儿子给他买的烟,他一颗也没抽,都放瞎了。
儿子从此恨着他,发誓不认他这户爹了。儿子自己发奋学艺,学修理收音机,焊喇叭,后来修电视,再后来开了自己的电子公司,当了董事长。
于道明对儿子的进步,喜在心里,更是盼在心里,他盼着儿子来他面前,爷俩好好谈谈。可儿子不买他的账,过年连头也不给他磕,连他的门也不踏。
直到于道明退休了,老了,病倒在床,儿子也没来他床前站站。
于道明在弥留之际,紧抓着老伴儿的手留遗言道,他死后丧事从简,所有的亲戚友人,一律不收人情,不折不带。但有一样,他儿如过给她摆祭奠,给他烧纸钱的话,他嘱咐老伴儿代他收下。
老伴儿撩起褂子擦眼泪,把衣襟都擦湿了,说,你儿,和你一样,倔子,他可能吗?
于道明合上眼后,老伴儿第一个给儿子打电话。
儿子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噢”的声哭了,毕竟父子连心哪。他一下子想起了这多年对父亲的不敬来。为回报父亲的教养之恩,弥补自己的过错,他开车如飞地往回赶。不过,他没买祭奠,而是买了白纸笔墨,亲笔写了一幅挽:谁言吾父六亲不认,儿孙自豪世代相传。
儿子进家把挽联高挂在父亲棂前,扑通跪下,声震苍穹地恸哭起来,爸,爸啊——你是对的,你用身正清廉,教育儿怎样做人,是儿不孝,儿不孝啊,爸,爸啊——呜呜呜呜......
儿子的哭声,惊天地,泣鬼神。仙逝的于老局长,大概听到了吧,你看放在棂前的他的遗像,面带微笑,是那么自然。
山东省禹城市水木清华小区1号楼一单元1202 电话:13406870279 邮编:251200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