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开头 全是有机田园,张开明艳的风光,结尾峰回路转,词语都有双关意义。
本文以桃花点睛、以桃花为诗境画面的底色,以历史文化塑城市之魂。1781字
一篇文章三位神仙、四个皇帝。诸葛,谯周,纪信。
刘邦,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
还有嘉陵江,还有桃花源。
还有当地领导的名字
我的童年,住在嘉陵江畔,昨夜,我又梦见了桃花。
盛春三月,让我们去一个地方,那里烟烟霞霞,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也在嘉陵江边,这就是西充,地处涪江脊背,六条大河环绕、双江河穿境而过,沟谷纵横,丘陵密布。
十里桃花自悠然,几重烟雨渡青山,看不够,晓雾散,轻红醉西川。
和着空气里蒙蒙的水气,似紫色的霞霭,微风徐来,恍若仙境。
这是一个古老与现代双辉的地方。
现代的西充,是一个循环经济的生态农区,全是有机田园,张开明艳的风光。
古老的西充,我们不大熟悉,这里曾有一个民族,百濮,却在古中国的历史上居于先锋之位,《尚书·牧誓》记载, 百濮族曾参加周武王“伐纣”会盟,功勋卓著。
思绪随飘落的桃花,逐水而流.......
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巴、樊、晖、相、郑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去世后魂魄化为白虎,后代以奉祀,故巴人崇拜白虎,以白虎为图腾。1987年,在普光罗家坝出土的战国青铜剑上的虎头纹,便是巴族生活活动的确证。
史料记载,禀君徙入川东地区,建立了巴国。
巴山蜀水的风景誉满天下,康巴汉子的情歌是印象之画。
碧浅粉红,江畔流水,桃花染香了衣袖,我喜欢捧一本蓝色的线装书,在桃花树下品读史话、怀想岁月留下的清香.......
县城北部的紫岩乡,这里曾经有一个人,他有刘邦一样的样貌,他追随刘邦。
他有舍我其谁的豪迈,跟随着刘邦一起赴鸿门宴,大业艰难百战秋,焚身原不为封侯,他以捐躯成就汉朝伟大的基业,他用自己的牺牲换来刘邦的天下,我们只能遥想这位将军的英风,大节精忠,皎如日月,他就是纪信。
他不是见了秦王就艳羡赞叹“大丈夫当如此”的刘邦,他英勇救义很像高唱“大风歌”的真正汉王。
高祖得天下是因为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英雄总是相惜,辅汉得江山后,识天机的张良不再给刘邦献策,随后在征伐异姓王兄弟鲸布的战争中,刘邦就被流矢重伤,不久身亡。
可是纪信,虽然他诳楚假降,但赞赏他的是见了始皇说“我能取代之”的西楚霸王。
如果说纪信代表了中华民族崇尚的信义和豪情,是因为西充这里,城在园里,城中有山的格局,那么山水相依,绿满城廊的景致,就有一个人代表了智慧,使我记起了这美丽西充有一个人物,在整部《三国演义》里,因有神机妙算之能、鬼神不测之机的诸葛亮光芒朗照,我们不大注意这个人,敢于和权威的诸葛唱反调,他就是饱读经书,占星望气的太史官谯周,在书中只有短短几行。
他说:“夜观天象、盛气在北、不利罚魏。”
孔明用七星阵法火烧司马三父子,可是“谷口狂风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这是谋事在人。
谯周算准晋有天下,这是成事在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对鞠躬尽瘁的哀悼和礼赞,“卧龙”五丈原病逝,刘禅诏书,禁止大臣前往奔丧,谯周未卜先知,行动迅速,抢在下诏书前到达。
他没有“凤雏”的妒忌,虽然两人都知道气运,虽然一个主战一个主和,但心灵是相通的,都源于心中的赤诚,都有天下大同的梦想,都有心怀锦绣灿烂的桃花。
可以想象,他遭很多人非议时的压力,可以想象,他力排众议时的艰难,哪怕背上历史的黑锅,哪怕也许因此留下永久的骂名,识天机才是真正的大儒, 原则的问题绝不能屈就,文化不是附庸风雅,而是为民族、为家国谋求幸福与安康。
大才必为大人物赏识,晋天子深知谯周的能量,保全国家、一统大业之功是福生无量,司马昭把他封侯、司马炎把他拜相(常侍)。
他说“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是指司马,月酉是指八月,意思是司马昭到八月去世。实实在在,司马昭果然在八月死亡。
谯周词理渊通,学术成就和历史功绩都让人由衷的赞叹。
文化的复兴,不是特意的把人往名利上吹捧,是对真正能人要礼敬歌唱,需要有使命感的人,需要心灵深处有世外的桃花。
西充城,依山而构,临江而筑,楼房重叠错落,山、水、城融为一体。
西充的夜晚,被万家灯火和闪烁的霓虹点缀的梦幻般璀璨,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江水里,你站在哪个位置,都能欣赏到层层叠叠的灯光。
山灵水秀,峰回路转,水曲烟波、雾绕云遮,嘉陵江水悠悠,流去了许多情和事,热血奔腾的青春年华就如西充,绿色、滋润、倾世桃花,点染你一身的纯白。
桃花瓣瓣、桃花飘飞、桃花雨下、捧起桃花美酒佳酿,清洌入喉、大口饮下。寻幽觅静,晕纸伞下白衣沾,临水看,溪水青丝绕指转,这个地方值得珍藏。
灼灼桃花,桃花成阵,但一朵放在心上,足矣。
注释:
弘扬主旋律,多样化,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倡导品位、格调、责任。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相未来,着眼扩大中华文化影响、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