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就叫方斗坪

作者: 2021年04月28日11:50 浏览:1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人家就叫方斗坪

                                                                                                                                      向求纬

      飘飘悠悠,飘飘悠悠,从天上降下一只斗,方方的,长长的,岩做的,土造的,风濡的,水浸的,带着白生生的云,绿茸茸的树,密匝匝的草,静悄悄的河,落下来,落下来……
      重庆伸出一只手,陕西伸出一只手,于秦巴山脉的某一处山巅,轻轻地接住,小心地放下来,就成了一个村庄,一个离天近、离城远的窵远的村庄。
      人家就叫方斗坪。莽莽山林间的一溜槽地,植被丰厚,土质肥沃,阳光充足,风儿滋润。隔不多远就是一户农家,或几户农家,有的掩映在稀疏的白杨树后面,有的被成片成片掖着“棒槌”的粗大包谷林围着,有的被疲乏得垂下沉甸甸脸庞、左旋右转伸不直身子的向日葵遮挡着,半遮半露,时隐时现,愈加勾起你前去探访的欲望。
      作为在这秦巴山区生活了20年的“准巴山”,我对这种高山农家太熟悉了。几根木料立着,一圈篱笆围着,两篷茅草顶着,天穿地漏,八面过风,就是一户人家。一面岩壁倒立着,一溜大石头随便垒起一堵矮墙,再搭上几块篾笆折,围出一方空间,雨也能来,雪也能进,这又是一户人家……
      山民经年贫苦,陋室不足以遮风避雨,何谈安身立命,撑起一个家?
      而面前这秋光中的方斗人家,却委实让人眼前一亮。
      一楼一底,或者两楼一底,都是四棱上线,高大宽敞,精致独立,漂漂亮亮。屋顶上如鱼鳞般盖着的石瓦格外显眼,小桌面大小的石瓦一块衔一块,摆布匀称,平展溜光,青嶙嶙的让人看着好舒服。墙呢,全是由山岩上破开的小石片砌成,一抹一抹,细细密密,巴巴实实,浑然一体,无一处凸出,无一处凹进,整个墙面横陈着均匀的纹路,加上石片晶莹地闪着各种自然色的微光,看上去如一幅幅壁挂,更像是大自然的一件件艺术品。
      这已全然不是记忆中传统模式的高山人家。粗木棒横垛着搭建的垛木墙还是有的,不过它大都建在“正房”的旁边,一间一间的供猪牛们居住。这些垛木畜舍也不似往夕呲牙漏缝、七翘八拱的垛木人房,而是使用一般粗细的树棒,去皮去壳,削得溜光,截得一般长短,一根一根垛在一起,基本上无通风的缝隙,虽算不上精致,倒也中规中矩。
       倘没有余钱剩米,闲情逸致,这高山人家猪家牛家不会这般讲究,石瓦石墙垛木房不会是这般着意雕琢。
      随便走进一家看看。这家姓李,只有一位40多岁的大嫂在家,丈夫在外地打工,老的小的都迁到20公里外的山下场镇上的新家去了,她成了远的丈夫和近的老小共有的“留守族”,和牲畜们一起,守着这一方难舍之地。
      门前地坝里,停着一辆越野车,车主人是从报纸上看到介绍人间仙境方斗坪的文章后,专程慕名而来的一对重庆主城夫妇,今晚就选择住在李家。两位远客趁着夕阳叭叭地为这石瓦房拍照,然后由女主人领着,兴冲冲地参观楼上楼下。
      我们当然也随后跟着。只见牢固的木楼上,一间大屋里地板上依次堆放着小山样的大洋芋,中洋芋,小洋芋,屋角一字排开放着三只盛满蜂糖的大木桶,中木桶,小木桶,旁边摆放着按照品种捆在一起的包括厚朴、黄连、党参、细辛等等药材在内的大把子,中把子,小把子,屋梁上挂着一排熏得黑黝黝、黄灿灿的大腊肉,中腊肉,小腊肉。旁边几间便是客房了。用生漆漆得锃亮的木床、木柜、木桌、木椅、梳妆台……黄杨木床上,厚厚的缎面被盖,绒绒的花格床单,香香的绣花枕头……
      这是在海拔2000多米、两省市交界处的高山农家么?这儿可是长期被称作“鬼不生蛋”、穷得“灰都舔不起来”的穷乡僻壤啊!来人正在惊叹间,女主人却只管征求两位客人的意见:晚餐是想吃点天麻炖鸡呢还是岩耳炖鸡?凉拌麂丝的蘸料是麻辣味还是酸辣味?洋芋是单独炕成油洋芋还是煮成四季豆洋芋饭?喝酒是喝蜂糖酒还是人参当归泡的药酒?……哎呀,啥都行,啥都行!那男人早已乐不可支,楼上楼下窜上窜下,嘴里只管说着:硬是不得了,这儿啥都好,连空气都是凉悠悠甜丝丝的,真是到了天堂了呀!惹毛了找个口袋来尽量“装风”,回到家里去给舅子老表们一个个“发风”!
      我们一行来到离李家不远的方斗村周支书家里过夜。一进地坝,周支书就背着手打问:“你是……向……”得到证实后,他藏在背后的手伸出来,递给我一本书——啊,《巴山情》!那是我20年前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全是描写巴山乡风民俗的,想不到此时此地竟握在此人手上!原来,周支书曾在我工作过的巴山中学读书,后来得到了这本书,便一直把它收藏着。
       邂逅方斗坪,传递“处女书”,谁言世界大,全在方斗中!在场的人一片唏嘘。
      一顿丰盛的“山珍”农家宴,一罐香醇的自制蜂蜜酒,一腔浓浓的巴山农家情。晚上,围坐在暖暖的灰坑边,铁制火搭钩上吊着滋滋响着的烧水罐儿,脚边煨着酽酽的山茶,摆起了方斗坪的龙门阵。
      周支书前些年在外地打工,近几年看到家乡的发展趋势,便回乡在场镇上办起了农家乐。今年这方斗村被列为县里的新增旅游开发项目,对保持原生态自然景观十分重视,不准乱建洋房洋楼,不准开设农家乐,却可以大力发展一家一院的家庭旅游点,延续浓浓的农家风情。周支书聘人在场镇上打理农家乐,自己在山上驻守老家。他家是乡里的“定点接待站”,上面领导和客人来到方斗坪,就在他家吃住,由乡政府签字埋单。他有两个读小学的女儿,都是三好学生,堂屋墙壁上挂满两个女儿的“六好”奖状。听说大女儿也很喜欢读《巴山情》里的诗,两父女有时候在同一时间想看诗集,还会发生一点小小的争执哩。
      翌晨,漫步周家地坝,才见到他把迎面的石墙抹上了一层水泥,说是这才“像样”一点。天哪,周支书,水泥墙壁随处可见,你们这些鬼斧神工的嵌石墙壁才是珍贵的“稀奇货”呢!周支书似乎自知有些失策,赶紧从屋里捧出几根烧包谷来,说,我明白了,来来来,啃烧包谷,啃烧包谷……这时有人问:对了,你们这大片大片的包谷地,怎么就没有野猪来糟塌?周支书指着牛圈说,你看那些牛,全村喂了好几十头哩,野猪都吓得下山去了!不是这样的,周支书,野猪们如今知趣了,它们要把这一方净土完整地交给山里人家呢!
      都说海水不可斗量,我看这只方方的“斗”,偏要把山里的好日子量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