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哑”脱贫

作者: 2021年04月22日16:17 浏览:2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哑哑”脱贫

王世华
“哑哑”妈开着农用三轮车,旋风一样离开家,行驶在公路上。她看到前方路边的地里有本村的妇女,减速,停车。正在地里干活的村民问“哑哑”妈干甚去,气不打一处来的“哑哑”妈说:给羊割草去。镇上扶贫也不给钱,赶了十个羊他大(父亲的称呼),害得我天天要割草。“哑哑”咋不割草?“哑哑”嫌养羊脱贫慢,闹别扭,不愿意割草。
“哑哑”是我们村的村民 ,因有语言障碍,村民习惯称其“哑哑”。他有大名,且耳聪目明,心灵手巧,吃苦耐劳,婚后两口生活过得很美满,只因其婆姨一条胳膊伤残几次手术致贫。
我退休回乡,见到镇上的刘书记,寒暄后,话题落到了扶贫攻坚工作上,他拿出一份我们村贫困户名册让我看,给我介绍了“哑哑”家致贫情况。我明白其意,当即表示为扶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商定帮助“哑哑”脱贫。镇政府给的十只扶贫羊,其实是我买的。
“哑哑”收到扶贫羊后,不仅没有感激之情,反而不予喂养,整日愁眉不展,甚至失去生活信心。其婆姨一条胳膊受伤,两次截肢手术失败,当务之急是住院治疗。农民因为患病致贫户占有不小比例,医保报销后置,这部分贫困户地燃眉之急是治病。得知“哑哑”对养羊的态度不积极的缘故,我思忖,此时此刻的“哑哑”,内心的无助、苦楚、盼望虽然不能言表,但从他的举动上略见一斑,扶持“哑哑”脱贫的当务之急,该伸出援助之手帮他给婆姨治愈病。须知,扶贫如医病,绝非千户一个方,万人一副药,也需找准致贫症结,因户治宜,方能事半功倍,把好事办好,把大事办成。
回西安后,我尽全力联系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为其妻子残疾的胳膊第三次做截肢手术。“人间自有真情在,宜将寸心报春晖。”我还联系朋友为其捐款,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心,扬起脱贫风帆,让致富的舰船重新启航。这一切,“哑哑”两口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陕北实施退耕还林禁牧举措后,我们村的“三荒”地增加,种植了山杏子等经济林,春天,粉白色的杏花开满枝头,点缀在村庄坡坬,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粉色的海洋,真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夏天,杏子熟了,黄里透红挂满枝头,一拨一拨的城里人结伴前来观光采摘。乔灌木葳蕤,草丛源丰茂,遍布沟里、河边、湿地、山中,是养羊的天然饲料。种植的“沙打旺”、紫花苜蓿不仅是优质的羊子饲料,春夏季节紫花盛开,使沙滩地、黄土坡生机盎然,平添几多优雅;秋收籽实出售,农民收入增加。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紫花苜蓿被称为“黄金草”,浑身都是宝: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花是良好的蜜源,其蜂蜜具有清脾胃,利肠便,除结石作用;春天的嫩苜蓿调制的菜肴,含有多种营养保健成分,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含量,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节免疫,抗氧化,防衰老;绿肥功效良,生态价值高,再生能力强,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近年来,村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不仅解决了养羊饲料 ,综合效益显著,示范引领脱贫致富产业。
退休后,我也加入到义务绿化村庄的行列,每年植树季节,动员一大家男女老幼,带着自家的松柏苗,坚持绿化一座小山。就在“哑哑”婆姨看好病的第二年春天,我穿着迷彩服正在植树,“哑哑”主动来到工地帮忙。他比划着想对我说什么。一起植树的侄子给我解释,他的意思是这么大的地方何时才能绿化完。我顺时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须臾,他对我点头微笑。看着他坚毅的目光,我知到“哑哑”已领会其意,心底生起了致富决心的火焰。
2019年夏天,我回村里“赶事”,村民们都说“哑哑”养羊的劲头十足,光景也好起来了。晚饭后,我离开村庄,路遇“哑哑”割羊草返回,农用三轮车满载着紫花苜蓿,车子的前大灯显得异常明亮,光线射向很远、很远….…
月亮升起来了,不时在薄薄淡淡的云中滚动,旁边挂着明晃晃眨眼微笑的星星。地里的玉米似乎发岀来抜节向上的长声。陕北村庄的夜色多么迷人留恋,空气多么清新淡雅,使人心旷神怡,充满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活力。
(作者简介:王世华,男,靖边人。大校军衔。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诗词学会会员。西安科技大学校外辅导员。曾获全军论文三等奖,军区、省、市优秀论文、散文奖。岀版《探索与实践-王世华论文集》《铁马吟长-王世华诗歌散文集》著作二部。)电话:18220595333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