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诗歌学会授予银川市兴庆区“中华诵读之城”称号。据悉,这是学会首次颁发此类荣誉称号,兴庆区也成为全国首个“中华诵读之城”。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王山介绍说,为繁荣诗歌事业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学会的宗旨之一。希望通过开展系列诵读活动,提高诗歌的群众参与性,夯实诗歌事业发展的文化基础,营造全民读诗的文化氛围。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是这样,一座城市更是这样。诗歌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景区、进网络,兴庆区将“经典诵读”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全域旅游创建、全民阅读活动。
每天两个时段,兴庆区第二小学每间教室都会传出经典诗文、美文的诵读声。学校负责人表示,晨读和午读已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学生们的最爱。
六年级学生张朔从幼儿园时就培养了诵读习惯。“小时候,妈妈每天晚上都给我读一个故事。”张朔说,一年级时,学校布置了一份家庭诵读作业,他第一次给妈妈大声朗读了《小猪唏哩呼噜》。“念着念着,我被带入故事情节中。”张朔说,从此他喜欢上了阅读。如今,诵读已经成为张朔的一个爱好。
兴庆区中小学、幼儿园等还在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选取抒发爱国情怀的中华经典诗文,举办各式各类经典诵读比赛,营造以师生带动家庭、带动全社会诵读经典、热爱经典、传承经典的良好氛围。
兴庆区依托辖区95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辞旧迎新”主题诵读、清明节“缅怀先烈”主题诵读、中秋节“团圆丰收”主题诵读、重阳节“敬老孝亲”主题诵读等活动。据统计,各社区全年累计开展主题诵读活动约300余场次,参与群众超1万人次。
如何在乡村开展诵读?兴庆区将“经典诵读”融入乡村文化振兴。广泛在11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在辖区两乡两镇围绕“德孝文化”开展家风家训诵读,同步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等活动,诵出了新时代农民群众的新风尚、农村的新风貌,提升了乡村德治水平。
在文旅方面,兴庆区利用黄河文化旅游节等赛事活动,融入关于黄河文化、古城文化的经典古诗文、现当代诗歌诵读,凸显景区历史文化底蕴。结合“全民阅读、书香银川”工作和主要节日庆典开展全民阅读线上推广活动,设置经典诵读、好文朗读、诗歌朗诵、云上诗会、好书推荐等栏目,以音频和线上直播等形式展播。
兴庆区承办了5届“黄河诗会”,瞿弦和、徐涛、臧棣、汤养宗、许还山、斯琴高娃、海霞、鞠萍等共同助力讲好“黄河故事”“银川故事”“兴庆故事”,为银川广大诗迷带来文学盛宴。
2018年9月,兴庆区朗协成立,3年时间发展会员近百人,多次获得全国各类朗诵大赛奖项。协会本着“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的宗旨,开展语言艺术活动和经典诵读文化交流活动,为打造“中华诵读之城”凝聚了广泛群众基础和专业力量。
今年兴庆区又打造了“咏诵新时代”线上诵读节目,邀请基层干部、人民教师等以朗读、朗诵的方式,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倾情演绎经典美文。
兴庆区本着“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的宗旨,将“中华诵读之城”创建工作纳入社会发展全面规划,得到了诗坛和诗人的关注。此前,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王山,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会长刘向东等赴银川市兴庆区调研“中华诵读之城”创建工作,全面了解了兴庆区委在创建“中华诵读之城”的做法、经验、成果,对兴庆区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华诵读之城”创建工作、诵读文化呈现繁荣局面表示了充分肯定。中国诗歌学会在授予决定中写到: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兴庆区委、政府和全国诸多诗人、作家、诵读家的大力支持下,在诵读爱好者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兴庆区的诵读文化建设得到空前发展,以此为基础的“中华诵读之城”创建活动,起点高,顶层设计到位,全方位、常见特色突出,多亮点,成效特别显著,已形成品牌,对中华诵读的传承、创新、普及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和促进作用。王山谈到,目前全国范围内“中华诵读之城”创建工作尚属空白,兴庆区的创建工作属全国首创,为其他省市创建工作提供了有效经验和样本。中国诗歌学会将大力支持兴庆区“中华诵读之城”创建工作,希望兴庆区在创建工作中继续探索积累、做好表率,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兴庆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中国诗歌学会是1994年由中国作家协会申报,经中宣部批准成立,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国家一级社团,是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其宗旨为广泛团结诗人、诗歌理论家、诗歌编辑家、诗歌翻译家和诗学教育工作者,宣传正能量,鼓舞民众,进行学术研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创作质量和理论水平,培养文学新人,编辑出版优秀作品,为繁荣诗歌事业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