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李金明
加入时间:2021-02-18
诗人简介

文学爱好者,有数万字字发表于当地纸质媒体。

粉丝
关注

古越劲润清白泉

 
                                                                  古越劲润清白泉
                                                                       李金明  
  古城绍兴是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古称越州。城内有三山两塔,到古城绍兴游就不能不说府山。府山,又称种山、卧龙山,除越大夫文种墓、唐宋名人摩崖题刻、南宋临时皇宫越王台、风雨亭外,还有一处不得不说的风景,这就是声名鹊起的清白泉,是北宋文学家和政治家范公仲淹在任越州知县时留下的遗迹。
   府山公园里走进越王台,下台阶,顺着步道往越王殿行,越王台的中轴线两侧景然,经过南宋的龙柏,拾级而上,右手边出现了清白堂,陈列着范公仲淹的事迹介绍,小路两边,花草树木怡然自得,再向上走,在越王殿前左手的平地上,梅花掩映下,“清白泉甲子”的石碑提醒你,清白泉到了。
    转过身,一个小广场呈现在你眼前,青石铺地,方正平直。正对的是范公的《清白堂记》,左侧是江南民居特色的多块罩壁,记录下近代和明年两次疏浚的历史,分别记有《重浚清白泉记》和《复清白泉记》;右侧近山壁有一翼状飞亭,就是清白亭,白底的匾上是范公的“清白”两字,亭的前面,三面光洁石栏合围下的井,清白泉也。
   井的围栏从东、南、北三面护围,西边是府山的山石,层层的岩石间有泉水从石缝间汩汩地流出,细而不绝,洌而不浊,细流无声,汇入水井中,井长约三米,宽近二米,泉水平静,澄澈见底。井后的巨木参天,浓荫匝地,树上时有小鸟啁啾,井边的杂树倒映于井水之中,数只锦鲤鱼在水中悠然,似与小鸟相映和,清白泉四周,缀满四时花卉,一派精雅景致。
    这一井泉水真的很小很小,比起900多年前的范公时节,应是小了很多,范公是从“岩之下有地方数丈,密蔓深丛,莽然就荒”中发现废井的,从描述来看比现在是规模大了很多。想来范公当时一定会很惊奇,“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不知当年,有泉喜酒的风雅率性如范公仲淹者,有没有在此玩过“曲水流觞”的游戏。而发现泉水“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从范公的描述可以想见,范公一定是大喜过望的。
   遥想当年,已近天命的范公仲淹被贬到越州任知州,他心忧天下,历尽人生坎坷,饱览官场世态,目睹官场之怪象。范公仲淹发掘出小泉水,触目感怀,冠泉以“清白”名,筑亭、作记,名之以“清白”。其意不但取其色泽清澈之意,更是在当时贿赂成风的社会环境中以“清白“要求自己。
   范公在小泉水上作大文章,赞美井德为“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同时借“井德”喻“官德”,提倡官德如同井德,应坚定信念,坚持原则,信守不移做到“所守不迁”;要天下为公,居官为民,井养不穷,做到“所施不私”。要求当政者以井德为学习之楷模。这应该是范公作“井记”的目的。《清白堂记》的文末范公又循循善诱,要求来“清白堂”的人,登“清白亭”的人,饮“清白井”水的人,莫要有辱于“清白”两字,这该是范公对后来为官者的良苦用心和忠告。
    在越州任上虽只任职了短短五个月,范公兴教办学,体恤民情,周济贫赤,勤廉从政,其以德化治、以仁抚民的官风,赢得了古城绍兴百姓的敬重。也逐渐形成了他的政治抱负,六年后他在《岳阳楼记》中写下千古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清白”,文人骚客早也入诗,屈原在《离骚》中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之句,盛唐诗仙李白在《与韩荆州书》有“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之言,而同在宋朝,同样以名节闻世的政治家和诗人王十朋写下《清白堂》:“钱清地古思刘宠,清白堂虚忆范公。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一贤风”的诗句,把“不私一钱”的范公与东汉会稽太守刘宠相提并论。受范公仲淹影响,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朝于谦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让清白和清廉的高风亮节,在穿越中华历史百年时空依然熠熠生辉。
    范公离开我们已近千年,翁去千载,诗文犹在,清白常在,由泉至亭到堂,身影不孤,这就是清白的力量。与范公同时代的位高权重者们谁还会记得在哪里?但范公还被人们景仰,套用范公的字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公的清白风采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中。
而古城绍兴近年来对清白泉遗迹进行大规模修复,更是将“清白”发掘成文化,通过梳廉脉、编廉文、演廉戏、铺廉路、建廉馆的“五廉并举”,让“清白泉”品牌正以各种形式走入党员、群众,大兴清廉文化,让清风廉韵来浸润着社会的各个角落,进入人民的生活,在体制内,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线上参加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旁听活动,赴各级各类法纪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参与廉政法规知识“微考学”活动,让党员干部心中敲响廉洁从政“醒世钟”。而网上的“清白泉”线上清廉图书馆等教育读物和视频实现了“永不闭馆”。而在日常生活中,一道“青菜+白菜”的青白菜也走入了寻常百姓的餐桌……清廉文化正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浸润着古城的街巷阡陌。
     不仅如此,古城绍兴的“清白泉”清廉品牌正在走向全国,通过多年的“清白泉·全国清廉诗歌散文大赛”、“清白泉·全国中小学生廉洁文化书法创作邀请赛”活动,让全国的群众参与,这类征文活动也得到海内外群众的广泛参与,“清白泉”品牌带着古城绍兴的印记正在走向全国,华丽演绎着古城绍兴故事,呈现出古城绍兴的别样风景。 
     世上有多种泉,如杭州的虎跑泉,济南的趵突泉,广州的东晋石门的贪泉、庐山的谷帘泉……各有其妙,皆有其好,但我独爱范公在古城绍兴留下的清白泉,因为“清白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灵;清白之水白兮,可以濯吾心。”

古越劲润清白泉

 
                                                                  古越劲润清白泉
                                                                       李金明  
  古城绍兴是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古称越州。城内有三山两塔,到古城绍兴游就不能不说府山。府山,又称种山、卧龙山,除越大夫文种墓、唐宋名人摩崖题刻、南宋临时皇宫越王台、风雨亭外,还有一处不得不说的风景,这就是声名鹊起的清白泉,是北宋文学家和政治家范公仲淹在任越州知县时留下的遗迹。
   府山公园里走进越王台,下台阶,顺着步道往越王殿行,越王台的中轴线两侧景然,经过南宋的龙柏,拾级而上,右手边出现了清白堂,陈列着范公仲淹的事迹介绍,小路两边,花草树木怡然自得,再向上走,在越王殿前左手的平地上,梅花掩映下,“清白泉甲子”的石碑提醒你,清白泉到了。
    转过身,一个小广场呈现在你眼前,青石铺地,方正平直。正对的是范公的《清白堂记》,左侧是江南民居特色的多块罩壁,记录下近代和明年两次疏浚的历史,分别记有《重浚清白泉记》和《复清白泉记》;右侧近山壁有一翼状飞亭,就是清白亭,白底的匾上是范公的“清白”两字,亭的前面,三面光洁石栏合围下的井,清白泉也。
   井的围栏从东、南、北三面护围,西边是府山的山石,层层的岩石间有泉水从石缝间汩汩地流出,细而不绝,洌而不浊,细流无声,汇入水井中,井长约三米,宽近二米,泉水平静,澄澈见底。井后的巨木参天,浓荫匝地,树上时有小鸟啁啾,井边的杂树倒映于井水之中,数只锦鲤鱼在水中悠然,似与小鸟相映和,清白泉四周,缀满四时花卉,一派精雅景致。
    这一井泉水真的很小很小,比起900多年前的范公时节,应是小了很多,范公是从“岩之下有地方数丈,密蔓深丛,莽然就荒”中发现废井的,从描述来看比现在是规模大了很多。想来范公当时一定会很惊奇,“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不知当年,有泉喜酒的风雅率性如范公仲淹者,有没有在此玩过“曲水流觞”的游戏。而发现泉水“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从范公的描述可以想见,范公一定是大喜过望的。
   遥想当年,已近天命的范公仲淹被贬到越州任知州,他心忧天下,历尽人生坎坷,饱览官场世态,目睹官场之怪象。范公仲淹发掘出小泉水,触目感怀,冠泉以“清白”名,筑亭、作记,名之以“清白”。其意不但取其色泽清澈之意,更是在当时贿赂成风的社会环境中以“清白“要求自己。
   范公在小泉水上作大文章,赞美井德为“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同时借“井德”喻“官德”,提倡官德如同井德,应坚定信念,坚持原则,信守不移做到“所守不迁”;要天下为公,居官为民,井养不穷,做到“所施不私”。要求当政者以井德为学习之楷模。这应该是范公作“井记”的目的。《清白堂记》的文末范公又循循善诱,要求来“清白堂”的人,登“清白亭”的人,饮“清白井”水的人,莫要有辱于“清白”两字,这该是范公对后来为官者的良苦用心和忠告。
    在越州任上虽只任职了短短五个月,范公兴教办学,体恤民情,周济贫赤,勤廉从政,其以德化治、以仁抚民的官风,赢得了古城绍兴百姓的敬重。也逐渐形成了他的政治抱负,六年后他在《岳阳楼记》中写下千古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清白”,文人骚客早也入诗,屈原在《离骚》中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之句,盛唐诗仙李白在《与韩荆州书》有“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之言,而同在宋朝,同样以名节闻世的政治家和诗人王十朋写下《清白堂》:“钱清地古思刘宠,清白堂虚忆范公。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一贤风”的诗句,把“不私一钱”的范公与东汉会稽太守刘宠相提并论。受范公仲淹影响,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朝于谦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让清白和清廉的高风亮节,在穿越中华历史百年时空依然熠熠生辉。
    范公离开我们已近千年,翁去千载,诗文犹在,清白常在,由泉至亭到堂,身影不孤,这就是清白的力量。与范公同时代的位高权重者们谁还会记得在哪里?但范公还被人们景仰,套用范公的字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公的清白风采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中。
而古城绍兴近年来对清白泉遗迹进行大规模修复,更是将“清白”发掘成文化,通过梳廉脉、编廉文、演廉戏、铺廉路、建廉馆的“五廉并举”,让“清白泉”品牌正以各种形式走入党员、群众,大兴清廉文化,让清风廉韵来浸润着社会的各个角落,进入人民的生活,在体制内,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线上参加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旁听活动,赴各级各类法纪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参与廉政法规知识“微考学”活动,让党员干部心中敲响廉洁从政“醒世钟”。而网上的“清白泉”线上清廉图书馆等教育读物和视频实现了“永不闭馆”。而在日常生活中,一道“青菜+白菜”的青白菜也走入了寻常百姓的餐桌……清廉文化正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浸润着古城的街巷阡陌。
     不仅如此,古城绍兴的“清白泉”清廉品牌正在走向全国,通过多年的“清白泉·全国清廉诗歌散文大赛”、“清白泉·全国中小学生廉洁文化书法创作邀请赛”活动,让全国的群众参与,这类征文活动也得到海内外群众的广泛参与,“清白泉”品牌带着古城绍兴的印记正在走向全国,华丽演绎着古城绍兴故事,呈现出古城绍兴的别样风景。 
     世上有多种泉,如杭州的虎跑泉,济南的趵突泉,广州的东晋石门的贪泉、庐山的谷帘泉……各有其妙,皆有其好,但我独爱范公在古城绍兴留下的清白泉,因为“清白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灵;清白之水白兮,可以濯吾心。”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