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理,国家一级作家,湖南省诗歌学会名誉副会长,湖南省娄底市作家协会主席,娄底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1995年出席《诗刊》社“青春诗会”,同年获得湖南省青年文学奖,2001年出席全国第五次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曾出版诗集《文艺湘军百家文库•诗歌方阵•廖志理卷》《曙光的微尘》等。2017年出版《廖志理诗歌研究论集》。
龙居崖观水瀑
我只是在岸上
不像它
抱云
揽树
甚至整个天空
都在它怀里晃荡
白鹭举翅雾中
游鱼得意于浪花
我滞留在
尘世
万物各有其命
堤上奔波的我
却总有一天
一脚踏空
像水
跌落于水
瀑布口
天空已经收窄
众生仍在奔逃
耳边飞溅出 冒死的呼叫
不要惊慌
那仅仅只是 已在归途的我
紧了紧怀中的巨石
百日菊
时光正好 坡上风劲
寂寞如火
难免颤栗
鸟鸣琴瑟
水流
入泥
噫
我
与你
恍惚
百日
一粒沙尘的呢喃
妖娆
未熄
一把蝉噪又散成了霜雪
而颤栗
这百世的烧灼
仅仅 只在一瞬!
流水
云朵有照影之心
星星有跳水之意
而我就是流水
而我只是流水
流水有迂回之苦
卵石有磨砺之痛
流水失眠
流水无眠
流水只将内心的恓惶
流水只将内心的咆哮
以一朵短暂的浪花
送往无尽
送往
天边
良夜
没有萤火
却有星光
没有琴瑟
却有流水
没有霓裳
却有熏风
因为
你
有一片悬崖
扇动着白云的翅膀……
秋天的边界
跨过这道河水
就到了秋天的边界
落叶的边界
草枯树黄
冷气萧瑟
似乎
夕阳也迟缓了许多
滞留在山巅
就像我
徘徊在这城乡的边界
在青春与迟暮的流水边
远去的岁月
已无从寻觅
一丛荒芜
从心底铺向虚无
铺向高坡
这是多大的恩宠啊
就算寒意袭人
去路苍茫
上天仍然打开了
这晚霞斑斓的册页
河滩
车轴草在岸边
运送着阳光
红蓼以它的妖娆
挽留着流水
飞蠓在着急
寻找着短暂的归宿
万物匆匆
不曾停息
浪花
喃喃着我明亮的暮年
浮世
我坐在石头上
白云坐在天空里
河水坐在河床
不
河水从未静坐
青峰倾倒
波浪喘息
河水只将落日
将鸟鸣
缓缓送出这空阔的浮世
渔归
流水绕过鱼
就像风绕过我
撒开的晚霞始终是徒劳的
夕阳没有挣扎
就滑出了人间
风湿
骨痛
似乎只有湖水是饱满的
你独立船头
慢慢收拢月光
一生虚无的凉意
风吹
风吹我时
我也吹风
大风吹我
多好啊
我已变绿
我吹风
岩石
滚落
长风未息
山河退隐
夜雪
那些走失的人群
那些走失的羊群
必将返回
乘一阵北风
他们敲打我的窗棂
在深夜
那些逝去的纯洁的灵魂
返回的时候
总是带着满身的寒气
和急切的步履
其实他们从未走远
他们无形的守候
当我们在暗夜里沉沦
总有一次 他们打开窗棂
这刺骨的
这凛冽的
这满天愤怒的追问!
最美
一朵野菊披上了晚霞
那是你最美的时刻
你却不用再来找我
我在落日的喊声里
沉得更深
新自然诗的美学精神
——论廖志理组诗《秋天的边界》
文/卢桢
新自然诗的理念顺应了当前追求自然和谐的整体文化趋向,切中了时代精神的命门。并从意象谱系、观物视角、诗义结构和终极价值等角度多向掘进,拓展了新世纪诗歌创作的言说空间。
在廖志理的诗中,人与自然常常可以交换体验对方的痛感,是因为诗人觉悟了人与万物相融的隐秘路径,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灵异境界,诚所谓悟道者也。
向古典的物我相融、物我两忘的境界复归,氤氲朴素独到、清新传神的禅意气息,营建人类精神的诗意栖居之所,这正是廖志理新自然诗歌的美学特质。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廖志理便将其颇具灵性意蕴的“新田园诗”引入诗坛,他在艺术的自然品格与人类的超拔精神之间执着不倦地求索,为当代田园诗的内质精神注入了生命的灵动活力。通过诸如《秋歌》《白鹭》《流萤》等代表作,诗人已然构建起专属其身的个人化写作特质。近年来,他持续围绕这一主题辛勤耕耘,以“新自然诗”的写作实现了对“田园诗”的意义超越,并从意象谱系、观物视角、诗义结构和终极价值等角度多向掘进,拓展了新世纪诗歌创作的言说空间。深入他的新作《秋天的边界》组诗,恰可深入体会到诗人的自然诗心。
《秋天的边界》由十二首诗歌构成,单看《流水》《良夜》《风吹》《夜雪》……这些题目本身便凝聚了诗歌的核心意象,且均以自然物象组接诗篇。文本中多有一位沉入自然、与自然万物对话甚至与之互融的观察者形象,抒情主体或是在水边体悟秋色,或是在河滩领略阳光,抑或在石头上省察天空。无论从自然界采撷何种元素,这些观察者们都在凝视中将自然赋予神性,目之为排遣生活痛楚、远离城市喧嚣和人际纷扰的心灵港湾,不断发掘蕴藏其间的力量。于是我们看到,即使没有琴瑟、霓裳这些“人文”的符号,我们依然可以借助星光、流水、熏风抵达一片良夜,因为大自然“有一片悬崖/扇动着白云的翅膀……”(《良夜》)。在《瀑布口》一诗中,诗歌的意义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先是“天空收窄”“众生奔逃”“冒死呼叫”的末世场景,以瀑布水流之势拟现了俗世灵魂的狂躁不安,随后意义陡然一转,诗人巧妙地将抒情者“我”设置为奔腾的瀑布自身,它规劝世人莫要惊慌,一切乱象怪音不过是“已在归途的我/紧了紧怀中的巨石”。身为物象的瀑布,此刻已然超越了人的存在,它仿如造物主一般,从容协调着万物的秩序。
再看《浮世》中的“河水”也如瀑布一样神奇,它竟能将落日与鸟鸣“缓缓送出这空阔的浮世”。在诗人笔下,那些得到动态化呈现的自然物如瀑布、流水、晚风等,往往都具有一种超拔的力量,它们可以自由穿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甚至可以冲散人世间的烦恼与悲哀。将这些物象相互串连,便能体认到诗人借助它们完成了一次次从形象到思想的自然转换。就观物方式而言,廖志理对自然的抒写承袭了古典诗歌“以物观物”“物我同一”的表达方式,同时还在古典诗词的意境和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路数之外,确立了作为观察者的外在之“我”。从自然诗的写作历史来看,自然观察者形象的确立并非他的独创,而是新诗早已成形的言咏传统,但廖志理还创造性地承袭并发展了“泛神”的精神理念,他赋予万物以灵性转化的能力。文本中的观察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且精神主体能够相互赋值转化。如《风吹》所说:“风吹我时/我也吹风”,“大风”把我吹绿,而“我吹风/岩石/滚落”。再如《流水》所载:“我就是流水”,既承袭了它的“迂回之苦”,也能如它一般感受卵石的“磨砺之痛”,人与自然可以交换体验对方的痛感,是因为诗人觉悟了人与万物相融的隐秘路径,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灵异境界,诚所谓悟道者也。
奥登说过:“在任何创造性的艺术家的作品背后,都有三个主要的愿望:制造某种东西的愿望,感知某种东西的愿望(在理性的外部世界里,或是在感觉的内部世界里),还有跟别人交流这些感知的愿望……对交流没有兴趣的人也不会成为艺术家,他们成为神秘主义者或疯子。”[[美]威•休•奥登:《牛津轻体诗选》导言,见[美]哈罗德•布鲁姆等:《读诗的艺术》,王敖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5页。]从创作理念角度析之,廖志理应该属于奥登言及的交流感知型诗人,他愿意将个体对自然的领悟传递给每一位读者,但这种信息的传递并非直接完成,而是借助形象化的语象方可实现。在文本中,诗人所热爱的灵性自然往往保持着被“抽象化”的存在状态,它指向让人类获得心灵平静的精神结构、健硕的精神人格与拙朴、开阔的自然万象,它非某一时某一刻的真实存在,而是融合作家观察经验与理想人文想象之后创造的“精神原乡”。因此,廖志理笔下的自然田园便有了双重姿态:一方面是当前话语阐释模态之外的、完全由作家精神理念描摹而生的田园;一方面则是现实中的、带有痛感经验的乡土。一些读者或许只看到廖志理诗歌对当下生活话语的超越性,并结合其诗歌中大量诸如“一生虚无的凉意”(《渔归》)“一丛荒芜/从心底铺向虚无/铺向高坡”(《秋天的边界》)这般关于“虚无”的抒写,便轻易为他的文本设定价值趋向。实际上,诗人在建设诗性田园的同时,并未像古典田园诗人那样走向心灵的纯粹虚空之境,表象的“虚无”,实则潜藏着写作者在浮躁的话语现场中对观念的控制与收束。在《最美》一诗中,诗人写道:“一朵野菊披上了晚霞/那是你最美的时刻//你却不用再来找我/我在落日的喊声里//沉得更深。”一个“沉”字,将诗人的写作姿态意象化,当心沉下来之后,写作者便能够听到世界在他身体中走动的声音,他的内心逐渐强大起来,可以自由地与自然中的物象对话,甚至于他们平滑地实现灵魂互换,以此生成语言的秩序,构建一个盎然自足的诗意世界。
向古典的物我相融、物我两忘的境界复归,氤氲朴素独到、清新传神的禅意气息,构成《秋天的边界》这组诗歌的美学特质,当然,这并非说诗人不懂得经营“现代”。就技法而言,诗人经常通过意象的逆构思,注意从平淡的语象中发现新奇,觅得使人顿觉新鲜的元素。如描写飞瀑时说“整个天空/都在它怀里晃荡”(《龙居崖观水瀑》),描写蝉鸣声是“一把蝉噪又散成了霜雪”(《百日菊》)。此类充满智慧的巧妙运作,使语词碰撞出的意义既具有别出心裁的“陌生化”之美,又未偏离原有的轨道,依然能够抵达意义的目的地。此外,无论是组诗《秋天的边界》抑或廖志理过往的创作,我们均能从中发现一种融合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词意识”思维,他擅于运用河流、晚风、岩石等自然语词,从中提取事物的灵光,勾连着自然、达观、超脱的心灵状态,指向理想的人文境界与精神时空。再看其个人化的象征运营,能指与所指之间往往保持着稳定的意义联结,如频繁出现的河流与风的意象,都具有涤荡记忆、刷洗灵魂、推进时间的奇诡之力;同样是自然物象,夜晚总能唤醒诗人精神的神秘一面,为抒情者告别日常庸俗经验、开启自我内部时空建立机缘。经过多年的诗维运思,廖志理早已建构起属于他个人的语词象征方式,他很少为了追求语言的快感和修辞的奇异而炫弄辞藻,注重将情感作“内敛”化的处理,使用简净的字词和素朴的意象,以使每一寸的抒写都能落到心灵实处,因此保证了诗歌的意义平衡。这种隐显适度的情感表达,正是他真实地与世界展开对话的方式,也对当下诗歌现场中某些意义混杂的乱象进行了有效“纠偏”。
在《大道存于自然(诗札记)》中,廖志理曾细致言及“新自然诗”的“新”,主要还是体现在三个“为主”,即取材上以自然物象为主,主题上以批判非自然、反自然,歌唱“人性美好与自然融合”为主,手法上以现代艺术与中国古典诗词结合为主。在取材和手法之外,大概最值得瞩目的便是廖志理对“新自然诗”主题的理解与阐释。观察过往的田园诗或自然诗写作,往往存有一些问题,如作家缺乏实际的乡土生活体验,虚构的文学田园不接地气,意象往往也存在同质化倾向,而情感上则多呈现出为逝去的农业文明和传统道德浅唱挽歌的姿态。与这类写作相比,“新自然诗”在精神价值层面的创新颇巨。诗人崇尚淡泊和谐的自然风景,构想虚无空灵的诗性时空,同时,在这表象之外,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对人类终极价值的追寻。诗人时刻保持着一种既超然却又精进的姿态,如《夜雪》中所叙写的,他的灵魂不断受到来自“走失的人群”的“刺骨的”“凛冽的”“满天愤怒的追问”,这迫使他必须保持足够的警觉,意识到自己与这个时代人群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廖志理诗歌中的精神主体要么“徘徊在这城乡的边界”(《秋天的边界》),要么说自己“滞留在/尘世”的“堤岸”上,并且总有一天“一脚踏空/像水/跌落于水”。(《龙居崖观水瀑》)“徘徊”与“滞留”是诗人对自身精神位置的清醒自陈,他怀念被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所破坏的那些宁静稳固的田园传统,却也深知无法再次返回田园生活,因此只能选择将自然化为与都市经验相对照的理想境界,并在自然之心的驱使下走向对终极价值的探询,使其文本充盈着人文精神与思辨之力。“自然”既是廖志理的日常写作资源,也是他的精神原点。对他来说,抒写“田园”大概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调整都市人的内心世界,与开辟宏阔的精神格局缔结因缘。以“新自然诗”为纽带,廖志理的文本已经呈现出一种整体性象征的艺术自觉,而自然万物对他的精神烛照正如《河滩》中所写,那朵“浪花/喃喃着我明亮的暮年”。自然万物浸润着诗人的人生,而他的诗歌价值也在向未来延伸。
总之,从美学精神角度解析,新自然诗的理念顺应了当前追求自然和谐的整体文化趋向,切中了时代精神的命门。在科学文明与技术文化愈发深刻浸入人类生存的今天,我们的精神究竟归向何方?是数字文明与人工智能,还是宗教抑或人类制定的道德准则,这些或许都难以成为带有终极意味的价值方案。而当技术的“智”“巧”极盛之后,唯一不变的只有哺育我们的、亘古永恒且不假言说的自然,因此,新自然诗追求的乃是人类精神的诗意栖居之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廖志理的写作无论是从艺术上还是精神上,都将自然作为价值的旨归,如同《流水》所写:“流水只将内心的恓惶/流水只将内心的咆哮//以一朵短暂的浪花/送往无尽//送往/天边。”“流水”象征了长久的自然,它是抒情者从内隐诗性角度建立起的审美期待,是平衡人类心态、使人复归平静的良药,它所蕴含着的深邃寓意,正是新自然诗的立身之本。
卢桢,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曾在荷兰莱顿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作访问学者。出版学术专著4部,承担国家社科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
内容选自《鸭绿江》华夏诗歌2020年11月号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