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它就蹲在院子外的柴垛上
它专注的样子,令人惊诧
仿佛一尊石像若有所思
此时,天地浑然一体
万物正以它们的模样
为人间保持一场雪应有的静谧
我默默站在窗前,雪已停
没有人知道我在想什么
我认同了我们的卑微,我俩彼此
好像从对方眼里,读出了一样的困惑
不安与孤独
点评
与雪景中的麻雀对视,诗人将自己放到和动物平等的位置,在“内视角”中与其对话,宁静,深沉,有着叙述上的内在流动感。他记录自己的凝视体验,并在短暂的过程感知到作为个体的卑微处境。或许这一对视的场景在现实中是偶然的,但诗人写出了一种命运之悲剧的必然性。诗之美就存在于这偶然与必然的交织中,在各种大与小、强与弱的对比里,世界的平衡在创造趋于连贯的完整性中得以显现。
诗的标题与内容紧密关联,甚至就是诗的第一句,这恰好指涉了诗在起点处的延展性。首先,诗人的看见是基于麻雀也在凝视自己,这种“互动”在可对视的范畴内发生,而诗人的“越界”在于他对麻雀专注性的“惊诧”,他所运用的比喻是“仿佛一尊石像若有所思”,这对于诗人来说需要更强大的创造力。他书写的是麻雀与石像之间的张力,它们又与天地构成了“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这也许就是世界的本原。在“雪的款待”中,与石像般的麻雀的对视就变得更富有仪式感了,那是时空静止后的自然瞬间,这一瞬间衔接着后面的人生思索。当诗人将思绪从窗外拉回到现场,他宣告了自己的处境——“没有人知道我在想什么”。“我认同了我们的卑微,我俩彼此/好像从对方眼里,读出了一样的困惑/不安与孤独”,诗人直白其心的感慨,不是居高临下的俯视,而是在移情中与麻雀不断地以灵魂相通的方式靠近,这是更为内在的交流。从外在的目光对视,到最后由目光读出彼此内心所想,也只有诗人言说了这种交流的有效性。整首诗不是表象的看见和浅层次观感,诗人既描绘了立体的雪中之景,也在诗意的探索层面赋予了这场对视以精神救赎的意味。
✦特邀点评:刘波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北乔 陈先发 陈卫 车前子 曹宇翔 程继龙 段维 耿占春 冯雷 顾北 顾建平 高昌 洪烛 霍俊明 韩倚云 何冰凌 简明 蒋浩 蒋登科 江合友 贾鉴 贾清彬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海鹏 李犁 刘向东 刘波 李云 李之平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马知遥 莫真宝 南鸥 钱文亮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沈苇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王海亮 西渡 向以鲜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杨献平 杨逸明 余怒 叶舟 朱必松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张光昕 周伟驰 周瓒 周燕婷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