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舒婷女士多年前曾经写过两句诗:“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很大很大。” 从新冠肺炎疫情的横行肆虐和快速蔓延来看,世界确实很小很小,但从爱和同情的角度来思考,诗歌则又把我们的“心的领域” 开拓得很大很大。一场疫情,让武汉、湖北、中国、世界按下过暂停键,也让历史在 2020 年的春天更多了一份忧患和沉思。
白衣天使在行动,解放军在行动,疫区人民在行动,全国人民也在行动。在这一关键历史节点上,海内诗词作者们没有沉默,海外的诗词作者们也没有缺席,大家用自己的心声,默默地奉献出一份份真挚的文化自觉。
中华诗词形制短小、出手便捷,借助互联网尤其是自媒体等等现代传播方式, 很轻松地穿越千山万水,跨国传递着更活跃、更纯粹、更清澈的时代风铎。
所贵者真
春日宅居避疫期间,我读到过日本青年诗人早川太基写给我国湖北青年诗人杨强的一首诗,题目是《除夕忽闻湖北枣阳杨强肺热卧病》:“奈何瘴云压水乡,斯人有疾居枣阳。东海男儿安敢泣,不觉酸鼻吞声长。……元旦旭光何惨淡,肺热几人卧病床。彼苍者天我告汝,莫使圣俞非命亡。”杨强曾获浙江电视台《向上吧! 诗词》节目的总冠军,是一位颇有成就的青年诗人。今年春天他不幸染疫,曾用长篇歌行的形式记录下所闻所见和心路历程。他说“新岁满城空,我来不忍睹。宿昔繁华地,萧然见行旅”“入肆买中药,还家日卓午。阿翁手自煎,饵之不觉苦。登盘富园蔬,谈笑共阿母。至味家常菜,至乐家常语”“病身争日夜,养气为之辅。若得安心法,祛疾良有补”“厥痛日以微, 我意日以抚……何当苏民瘼,缫尽愁如缕”,以老杜笔法书写切身体会,沉郁悲悯,动人心弦。这一日记式的系列作品在诗词界引起极大关注,他窃窃低语的是琐屑的个人细节,而折射的又何尝不是沉甸甸的家国大爱。
早川太基写给杨强的“除夕”诗引经据典,用上了一些文字手段,但读起来却感觉不到雕琢和矫饰,其单纯的辞藻、朴素的语感、温暖的情流,在特定时间段里直击人心,不经意间就触发了读者的莫名泪点。这样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心,我认为首先是真挚。正如孙犁先生所言:“作者无真情,所反映即非真相”。他认为“文章写法,其道则一。心地光明,便有灵感, 入情入理,就成艺术。”出自中日不同国度,尤其是出自两国青年诗人之间的这种真挚而珍贵的诗词共情,从一个侧面让我们感受到“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的现实含义。
疫情期间,日本援华物资中所附的诗词寄语颇受好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破坏是令人痛惜的,而同时也使人们在这一病毒背景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所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不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诗意展现吗?
所传者暖
中国澳门青年诗人冯倾城在《庚子抗疫感赋》中说:“患难真情知胜友,结盟高义惜前缘。濠江守望英雄地,禹甸同心定凯旋。”中国香港老诗人林峰在《抗疫吟》中说:“杏林霜重花难发,尘榻冬深春不回。闻道华佗炼丹去,万千扁鹊下山来。”法国诗人胡明国在《为武汉加油》中说:“一代新冠变型虐,三千天使逆行临。庭前立雪红梅绽,城外回春病毒擒。”意大利诗人吴伟坚在《祝福武汉》中说:“北阙横刀谋远略,南山立马率长缨。无烟之战犹其险,知虎而行更至诚。”意大利诗人金冠军在《足不出门,支持武汉》中说:“几句小诗吟武汉,三杯老酒念神州。今年春节言难尽,祈福已经微信留。”法国诗人林丽华在《长相思•祈愿故乡温州平安祖国平安》中说:“塞河流,瓯水流。瘟疫之时两处愁。耽心何日休 ? 江塔悠,铁塔悠,我寄平安祷九州,乡亲泰愿酬。”…… 这些诗句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以其深沉质朴的诚恳心意传递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春风。一声声加油,一句句祈愿, 一道道亲情友情和家国情的风景线,在地球村里纵横交织,讴歌美好、沟通距离、律动信心和力量。
如果把意大利诗人詹应彪的两首朴素绝句摆在一起,就可以很直观地让我们感受到人间温情在心与心、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相互传递的美好轨迹。疫情初起之时, 他曾经写下一首《众志成城》:“众志成城驱雾烟,天涯游子挂心田。忙忙购物寄桑梓,四海同胞一脉连。”诗的后面特意加了一个小注,说明“购物,指海外同胞, 侨团纷纷出资购买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口罩捐往中国。”过了一段时间,随着疫情的发展变化,他又写下一首《意新冠爆发闻中国援意抗疫专家到罗马》:“病毒横行起祸灾,闭门不出避楼台。忽闻祖国专家到,大雪之中送炭来。”这两首诗放在一起相互对读,就会让我们对 2020 年的时代风云更多一些美好而温暖的回忆。
在抗击疫情的大环境中,海外诗人们对抗疫前沿人物们也进行了多维度的颂赞。法国诗人林丽华在《满江红•武汉告急赞钟南山》中说“赞院士,华夏有南山,凯歌彻!”美国诗人周荣在《浪淘沙•抗疫白衣战士颂》中说:“一袭白衣身,抗疫祛瘟。扶危救死显精神。可泣可歌忘自我, 力挽沉沦。奋战历晨昏,大爱无垠。临床诊治若亲人。誓把病魔除殆尽,护我乾坤。” 美国诗人郭仕彬则在《人间有爱》中吟道: “新冠传四海,病毒漫乡城。异域今飞发, 神州已靖宁。太平情亦在,灾难爱同行, 彼岸来鸿雁,真诚感众生。”这些赞歌来自异域,发自真心,唱在风雨里,连起千万心。另一位意大利诗人牧云则在诗中进一步传达了必胜的信心:“愧难身晋为天使,愿且自行成楚囚。但见临窗梅共发, 春光应是在前头。”
所叙者实
抗疫诗词作品数量众多,质量不一。其中有感人之作,也有应时应势的简单化、粗糙化的作品。那么,真正能够深入人心的好作品在哪里呢?在团结战疫的严峻而关键的历史时刻,真挚的感动和独特的发现,是最为可贵的。
武汉诗人泉名不幸染疫,当他从方舱医院出来之后,曾经写下一首《核酸转阴性作》,向友人们报平安:“东风入幔琐窗晴,一纸报如天下宁。连日自羞贪食饭, 巡床医嘱罢悬瓶。楚江尚禁可怜丽,春疠犹存未觉馨。应许离人皆似我,归期已近暂伶仃。”他希望所有人都像自己一样, 成为方舱医院的“离人”。“一纸报如天下宁”的“平安书”,传递出守望命运、共担苦难的云水襟怀。泉名的经历是与众不同的,而大部分海外的诗词作者则都没有一线抗疫的经历,也不一定会有患疫体验,但是对平凡的避疫生活的提炼和勾勒, 也能写出给人印象深刻的不错的作品。意大利诗人朱文海就写了一首素描自己避疫生活的《感事》:“异俗民情泾渭分,自身约束远离群。游行不禁刷屏后,防护唯凭洗手勤。停业安心门已闭,素餐裹腹火仍焚。油盐面米足三月,计算还差酒十斤。” 这些碎片化的日常经验是简单的生活细节, 其实也是一份值得珍视的真实的生命体验。
抗疫诗词并非都是浅层次的态度和表情,海外诗词作者中,有不少诗人在创作中, 进行了一定的思辨和反省。意大利诗人周建煌在《意大利某市长患新冠肺炎在家隔离治疗》中说:“新冠病毒袭欧洲,危害健康民众忧。口喊封城嗟以气,街头聚集苦无筹。空前瘟疫惊魂梦,多半医生感死愁。官吏黎元同待遇,先生感染亦贻羞?” 这首诗就对某市长的抗疫不力进行了委婉的反讽。加拿大诗人廉先进在《北美新冠病毒肆虐有怀》中说:“腊尽心花渐欲浓, 惊雷响处乱心情。严光濑上无人在,庾信楼头惟鸟鸣。百计千方除鬼魅,五洲四海射妖星。东西南北共风雨,明月依然照故城。”这其实是一首观照人类命运、思考生活前景、反思疫情苦难的“宏大叙事” 的诗词作品。
但凡有些分量的海外抗疫诗词,书写的都是饱满而充实的情感体验,观照的都是真切清晰的精神世界,揭示的都是生动实践中的深刻反思,也从中焕发着厚重的心灵力量和明丽的责任光辉。
(内容选自《诗刊》2021年1月上半月刊)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