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和学术研究的长期对立值得警惕和深思,只有破除诗词创作和学术研究的层层壁垒,打通它们之间的关联,当代诗词才会真正地走向繁荣,从而在中国文学史里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诗词创作和学术研究壁垒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化先驱者们急于确立白话文的主流地位,而旧体诗词一度被历史无情地抛弃,打入文化的冷宫。这严重摧毁了旧体诗词确立几千年以来的主体话语权,严重遮蔽了旧体诗词在当时显现出的缕缕光芒,也严重导致了学术研究者的偏向和集体研究方向的转移。
从中文学科和文学史教学内容设置上就能看出端倪。我们的古代文学史教材大部分章节和内容都是对清以前诗词作品的梳理和概括,而在清末涉及的以黄遵宪、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旧体诗词改革派的文学艺术成就则相对轻描淡写,尤其是对清末相对保守的古典诗词流派和作品的挖掘捉襟见肘,同时还表现出了一定的政治评判色彩。至于现当代文学,在谈及诗歌史时,根本无视旧体诗词创作,不为旧体诗词单独设立章节。在谈到鲁迅、郭沫若、闻一多、郁达夫等文学名家艺术成就时,全是他们的散文、小说。就是谈到诗歌贡献,对他们的旧体诗词也是根本性地回避,无只言片语的关注。
这是对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一种片面描述。要想改变这种趋势,当代诗词和新诗学术研究者,必须用一种包容的学术心态,打破学科格局狭小封闭的森严壁垒,打通古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史,让它们进行兼容和共享,重建古典诗歌研究者和现当代新诗研究者的知识结构。这可以使现当代诗歌研究者既有研究新诗的素养和能力,又能对当代旧体诗词提出新的看法和持有正确的继承态度。同时也要使古典诗歌研究者真正有能力理清古典诗歌在现当代新诗史上的接受与影响状况,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加以重估,不要单纯停留于古典诗歌文献的静态研究,而应该同时进行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活体研究,共同推动诗歌的发展。这样,诗词创作者和学术研究者才能改变成见,进行交流和合作。等到时机成熟后,大家就可以坐下来讨论,携手编写贯通古今创作、兼容新旧各体的大文学史和大诗歌史,客观公正地来呈示出当代诗词的创作水平和艺术风貌,以期改变当代诗词创作者和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中长期“被缺席”的命运。
另一方面,造成诗词创作和学术研究间的壁垒,和高校的机制和导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旧体诗词长期徘徊在外,在文学史上慢慢被边缘化,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环,自然得不到高校的重视和青睐。既然不吃香了,就不能引起高校的重视,相应的学术研究者也对其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久而久之,高校的许多有效资源就会越来越多地向别的学科倾斜,就是有限的研究古代文学的机构也只是对古典文献加以考证和研究而已。同样,就是有心于研究当代诗词的学者,由于论文长期搁置,难以发表,就是发表了也难得到相应的待遇和尊重,又造成了当代诗词研究资料的匮乏。因此,层层问题的叠加,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为当代诗词的学术研究设置了层层阻隔,从而导致了诗词创作的热,而加速了诗词研究的冷,一时间这种现象难以得到合理地改变。
要想改变这种状态,高校应该重视传统文化建设,尤其是鼓励当代诗词文化建设。鼓励学者们加入当代诗词研究的阵营,学者们也要敢于走出象牙塔,亲身体验诗词创作,然后把亲身的体验变成学术的文字,一针见血地来批评和指导当今诗词创作。学术研究者对诗词创作的这种亲身体验非常重要,一方面激发了他们对诗词的热情,而不再对它加以抵触,具有明显的接地气的学术风格。而一旦变成指导,则会有的放矢,直击创作现场,绝不是现在市场上流行的雾里看花、隔靴搔痒的理论批评。这样,诗词创作和理论就会融合,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诗词界和学术界就会你唱我和,共同欣赏,从而改变诗词界和学术界长期以来相互隔膜的游离状态。
还有一方面,诗词创作主体的分化,即诗词创作不再是精英文化者的专利,而是走向了诗词爱好者和草根诗人的怀抱,这也容易导致诗词创作和学术研究的分化,加深它们之间的壁垒。某种意义上说,让诗词走向大众,让诗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为诗词在当代社会中的突围提供了一条通“俗”的路径。但其中的一些作品相对来说意象缺“钙”,语言缺“磁”,意蕴不足,与古典诗词的高雅有一定的距离。这是大众诗词的天然不足,这部分人只有谦虚地放下所谓“诗人”的姿态,接受大众和学术研究者的忠实批评,才能日益长进。
而诗词精英创作者的文学诗词,则更多地来自一种生命冲动,是对当代个体生存、人性建设、文学审美的思考和性情表达。但精英诗词的代表们喜欢独上高楼,往往高处不胜寒,空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也最容易脱离人民的土壤,导致假、大、空的理论。现今学术界流行的一些诗词理论家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他们远离诗词创作现场,喜欢给诗词扣上哲学和美学的帽子,一讲就是西方的阐释学、实践美学,这种不切实际的理论批评和指导,容易成为空中楼阁、水中望月,给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感觉。所以这些文学批评家,一定要有向下看的眼光,善于发现平凡中的美,和实力派诗人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创作状态,随时处在创作前沿,这样的批评才有现实的价值。
最后,我认为诗词界要想消除这种诗词创作和理论指导的对立,应该纠正批评中的不良倾向。它要求我们敢于批评不好的诗词作品,不要人云亦云,只对作品说话,不能对着人来选择批评。由于当下某些诗词创作者占据着话语权,他们本身又不愿意放下身段来学习和接受批评,这样最容易导致批评的缺失。这需要他们具有自我反省的勇气,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更需要学术研究者坚持尖锐和忠实的批评导向。当然,这种批评既不是泼妇骂街式的,也不是和颜悦色的靡靡之音,而应是切中肯綮,精准点穴,恰到好处。这样,批评和创作才能互动起来,进入良性循环。
破除诗词创作和学术的壁垒,是一个艰巨而现实的难题,毕竟它们游离已久。但不突破这层壁垒,将不利于新时代诗词的发展。让诗词创作和学术研究相互拥抱,相互提携,相互撞击,共同成长吧。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