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黄姚

作者: 2020年11月22日16:31 浏览:76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1
青石板作为黄姚古镇的脊骨
它沉稳的匍匐
占着该有的棱角和位置
在墙根  街道  拱桥和古井
让来客感受到
一种特殊的尊重与恭敬

珍藏过往的冷暖悲欢
托起此刻憧憬的目光
没有人怀疑那份真诚与奉献
有些石板  即便是
被磨损成光泽润滑的凹槽
照样肩负起奔赴一行接一行的远眺
它细密硬朗的錾印
春秋依旧
风骨依旧

千百年的风吹雨打
并不影响它的存在  也许
这里的先人曾用凿子凿它时
就向它掏了心窝子
一凿一个词  一词一道光
凿得它心里头亮堂——
石板在  家园就在
家园在  子孙就在

2
如果说漓江是贺州的动脉
那么仙人水  就是这座古镇最鲜活的血液
一方水浇灌一方人  黄姚的老老少少
都知道  生命源于水  活于水也死于水
五口井水  漾晃出喜悦的光泽
向人们昭示着五谷丰登 暗示着五福临门  五体康健
不仅用于担水  洗衣
还能试水  呛水  唯有呛水
生命才能成为畅游的鱼

井绕仙气  水溢恩光
曾经几多失意女子  纷纷来到井旁
面对柳莺  紫燕  涌泉之花
蹲下身子  把心酸与泪水浸入池中洗濯
任圈圈涟漪缓缓解开眉间的铁锁
待清风  将妩媚的一笑绣在水面
她们来之前  也许念过一万遍心经
却救不活一颗心

远嫁的女人出嫁前
总要往心上嵌下一口仙人古井
让仙人水融入生命中千万条江河
澎湃的血液  净化红尘中的心路
女人就在远方扎根安家  无怨无悔
就把婆家过成了娘家

如同一滴善良的仙人水  流至远方
又守住了远方  哪个远方不是此地
故乡又何曾忘你

3
“无豉不成店  处处豆豉香”
人未走进街坊  远远的
就闻着了豆豉芬芳的呼吸
豆  是本地特产的乌皮绿心豆
打从豆荚里蹦出来  天生就是黑
黑  是山峦的本色  是石板的本色
也是千年老房子的本色
如谜如秘密  豆子明白  却闭口不说
只用珍珠般乌亮乌亮的眸子
四周打量着

我想  各地的豆豉制作大同小异
无非是筛选  浸泡  熟煮  破皮  发酵  净洗  调味
而后晒干  但黄姚豆豉的独特香味
除了特有的黑豆外
那一道仙人泉水的清甜洗涤  才是最关键的
秘密武器

“姚溪土产淡豉香  羌丝豆豉作家尝”
这是当年湖南举人邓寅亮游黄姚时
所抒发的赞叹  想必他在临别时
亲眼看见了黄姚豉香难舍的样子
但愿这香  能早日解开古镇九宫八卦阵
去找自己想嫁的新郎——
远方的味蕾  或者鼻子

4
真正能让一颗心返老还童的
还是那座31枚石跳桥
在姚江的秀水里跳了200多年
却依然鲜蹦活哒  经久不衰
像小时候打的水漂  石片不断在河面上向前弹跳
也像未来  在滴滴答答的钟声里
期待生发无限可能的空灵
更像是热情的黄姚人  在客人面前
情到深处而说不出

不知有多少困倦与弯路
已抖落进这片水中  
石跳就是被省略的情节
我相信  这是黄姚游子归乡时
必经的锭步桥  
他们在外所遭受的苦累委屈
又怎能说给故乡的亲乡和乡人
那就交给石跳吧
就像那些浑浊的浪花
需要得到姚江的修行与洗礼
才能变成清澈与湛蓝

倘若鱼救活了水  鹰救活了天空
那么  石跳桥  不知救活了多少颗
衰老的心

5
龙爪榕  这岩石上的舞者
八百多年的柔美里  不失苍劲
冥冥中  那些向下的龙爪  
刚健有力  似乎有种神灵的意指

像古镇拄着拐杖
爬高望远  赐予
人间  光顾与庇荫

又像黄姚手仗宝剑
高悬头顶  直插
人心  厄难与贪婪

它  感天动地
摄人心魄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