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姚古镇

作者: 2020年11月22日16:27 浏览:37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看到黄姚诗会主题征文,有感而发。

广西桂林
漓江下游,
黄姚古镇
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972年),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明末清初时
黄姚已是
广东、广西、湖南
三省交界处的
商业重镇。
古镇内300多间
明清宅院,
青砖黛瓦,
飞檐画栋,
岭南风格极其浓郁。
古街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
一条主街延伸出八条
弯弯曲曲的街巷,
宛如
一大迷宫,
大街小巷
均用青石板
铺砌而成,
象一条起舞的
青龙。
三条溪河
蜿蜒穿行在
古镇之中,
古民居的静态
和流水的动态
自然的结合,
共同构筑了一幅
“小桥、流水、人家”的
绝世美景,
其独特的景致
与江南众多水乡
不尽相同,
古屋,
古榕,
奇石
和小桥流水
交相辉映。

黄姚素有“梦境家园”之称。
镇内有“六多”,
山水岩洞多、
亭台楼阁多、
寺观庙祠多、
祠堂多、
古树多、
楹联匾额多。
有山必有水,
有水必有桥,
有桥必有亭,
有亭必有联,
有联必有匾,
构成古镇独特的
风景。


黄姚有
八大景
二十四小景,
既有寺观庙祠,
又有亭台楼阁,
多为明清建筑。
著名的有
文明阁、
孔明岩、
宝珠观、
兴宁庙、
狮子庙、
古戏台、
吴家祠、
郭家祠、
佐龙寺、
见龙寺、
带龙桥、
护龙桥、
天然亭等。
全镇八条街道,
房屋多数保持
明清风格,
人文景观还有
韩愈、
刘宗标
墨迹。

古戏台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年,
也就是1524年的黄姚古戏台。
清乾隆、
光绪年间曾多次重修,
1983年昭平县人民政府
再次重修。
每逢节庆,
当地的民间艺人会在台上
演出助兴,
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被列为广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面面积约52㎡,
占地面积约94㎡,
是一座亭阁式的戏台
它属单檐歇山木石砖瓦结构,
整座戏台平面呈“凸”字形,
是一座八柱式,
带后台、
厢台、
边栏的
亭阁式戏台。
黄姚古戏台带有
广西乡村古戏台
文化鲜明特色,
一是使用带有中国古典大屋顶的
殿式建筑造型。
是典型的歇山式大屋顶。
不使用王府中歇山顶的
绿色琉璃瓦,
改用小青瓦,
表明了这个戏台的级别是
民间的戏台;
二是这个戏台的
正脊、
戗脊、
挑手、
封檐板上
彩塑如画、
雕刻精美,
分别装饰有
双狮戏珠、
双凤奔月等
吉祥图案,
特别是正脊上复杂
精美的大型连贯彩塑脊饰
是岭南古建筑有别于北方的
标志之一;
三是戏台装饰有名士的
匾额楹联,
使整个戏台古色古香,
流露出书香墨宝之气,
增添了建筑的文化品味。
正中匾额上
“可以兴”三字出自黄姚举人
林作楫之手,
外侧这副对联
“闻其声乐则生矣不妨既竭耳力,
观其色人焉瘦哉正须继以心思。”
建议人们不但要竭尽耳力仔细听戏,
还要用心思索剧中人物剧情的因果,
从中获取教益;
四是当年台底四角摆有四个大水缸,
台上唱戏,
台下回声共鸣,
以致声传十里,
充分显示了岭南民间工匠与艺人的
聪明与才智。

孔明岩
黄姚古镇8公里的
中洞村三宝山的
半山腰上,
洞内的钟乳石瑰丽无比,
让人不禁感慨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是一个尚未开发而又有极大开发价值的洞。
周家水库
在往昭平方向约三四公里的地方,
这个水库有20个公用的竹排,
可以随意使用,
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
往水库途中,
两边的田园风景很好,
该地区特有的黄泥砖墙,
配上纵横阡陌,
感觉柔美。
回程遥望古镇,
镇子后面喀斯特地貌
群峰耸立,
古朴秀美。
著名的美籍华人画家
蔡楚夫也忍不住赞叹黄姚是
“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
山水桥亭联带匾,
体现了黄姚人在营造
人居环境方面的
杰出造诣,
同时
也折射了黄姚人世代崇尚诗书礼乐的
良好习俗。

1944年冬,
日本侵入广西,
桂林沦陷(桂林是当时省工委所在地),
广西省工委在钱兴的领导下迁至黄姚,
以宝珠观做隐蔽地开展工作。
当时随省工委疏散到黄姚的还有
何香凝、
欧阳予倩、
千家驹、
张锡昌等大批知名人士。
为纪念这一段历史,
广西省人民政府把宝珠观定为
广西省工委旧址,
并于1990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偏厅一楼早年是
何香凝居住过的地方,
受廖仲恺影响,
何香凝于1905年参加了
中国同盟会,
开始投身革命。
1944年8月,
何香凝随地下党从桂林沿漓江桂江
疏散到黄姚,
继续开展敌后抗日活动。
一楼展厅还记载了美国飞虎队的事迹,
一块残缺的墓碑,
上面还刻有英文,
记载了二战期间,
美国陈纳德将军所领导的飞虎队
第14航空大队的
一架轰炸机飞到
广州沦陷区执行任务,
任务完成后在返回
桂林机场的途中,
不幸被日机击中,
在黄姚古镇上空坠落,
机上有7人跳伞,
其余3人因受重伤与飞机
同归于尽。
当地群众闻讯赶来抢救7名跳伞的美军,
并将他们送到昭平县城妥善安置,
还将三名为中国人民抗日事业捐躯的烈士
按当地的习俗用棺木安葬在黄姚,
并刻了这块墓碑。
抗战胜利后,
美国政府派人到黄姚
把烈士的骸骨运回美国,
只留下这块墓碑作为
中美友好的历史见证。


在黄姚的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里
那些发黄的照片,
无声地证明着这个
小桥流水的
世外桃源
在中国近代民族革命中的
地位。
1986年,
黄姚古镇
被广西省人民政府作为
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外开放,
成为广西又一红色旅游胜地。
黄姚古镇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
将特色农业与古镇旅游业发展相结合,
逐步形成
“农家乐旅游、
古镇景区(点)、
农业观赏、
休闲旅游”
于一体的特色旅游,
由特色生态农业经济逐步与
观光休闲旅游经济发展相融合,
促进特色农业经济
农民增收。


黄姚古镇是 电影
《面纱》
《月光恋》
的拍摄地点。
黄姚古镇
是一个有900多年历史的古镇,
尚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
并以“梦境家园”的“小桂林”之称而
享誉国内外。
中洞孔明岩、
吊岩、
风窟
界塘出气岩等
黄姚古镇先后被授予
“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国家4A级景区”、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等荣誉称号。
2013年1月顺利摘取
“五星级广西乡村旅游区”桂冠。


黄姚的民俗颇多,
农历大年初二
游鱼龙庆丰年;
三月初三
抢花炮求好运;
七月初七
取仙水迎吉祥;
七月十四
放柚子灯祭河神。

农历三月初三,
在古戏台唱大戏;
农历七月十四、
十五两日,
有一个祭河神的习俗(晚上点了柚子灯放到河里),
仪式大概进行2-3小时。
黄姚不是一天就可以玩下来的,
也不是住一晚上就可以感觉到的,
需要花点时间去体会。
这里民风淳朴,
古意浓浓,
让人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
东门楼建于清朝初年,
为单座城门楼,
平面为正方形,
砖瓦结构。
清朝时黄姚是湘西、
桂北出海通道的名镇,
门楼上的对联体现了这一特殊
地理位置:
姚江水经过桂江、
西江直到珠江、
南海,
是连接外面世界的
桥梁通道,
把东门楼比喻为京城的五凤楼,
还有螺峰、文峡作屏障,
是雄镇南关的古镇。


全镇方圆3.6平方公里,
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属岭南风格建筑,
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体,
被称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
是一个天然的山水园林古镇。
黄姚古镇入选
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
黄姚古镇土特产有
誉美东南亚、
具有几百年历史的
佐餐调味佳品———黄姚豆豉、
滋补佳品———九制黄精等。
黄姚豆豉在清朝被列为
宫廷贡品,
在民国时远销东南亚。
豆豉宴,
是黄姚的一大特色菜系

黄姚古镇的绮丽风光吸引了大批的
国内外游客。
香港无线电视台
《茶是故乡浓》、
《酒是故乡醇》剧组
专程到黄姚拍摄外景。
《茶是故乡浓》的茶山外景
以昭平有机茶园为主,
制茶、
炒茶
是在黄姚的
茶叶作坊拍摄,
景区保留了传统的
茶叶作坊以及
唐宋时期的
蒸青制茶工艺,
游客还可以免费吃到按古镇传统手工制作、
用古镇仙人古井的活泉烹制的
“秋歌三茶”:
还有各种黄姚小吃:
田螺酿、
豆豉蒸排骨、
黄姚豆豉鸡、
黄姚米粉肉、
黄姚豆腐酿、
黄姚大红扣等。
黄姚豆腐是当地的一大特色菜
有豆腐和豆腐酿,
黄姚还有新鲜的平菇、
糍菇,
蔬菜也很鲜甜,
市场还有草鱼和鲤鱼
黄姚豆豉很有名,
可作调味。
黄姚家家都有吃不完的红薯,
户户都晒红薯干,
每天都有小孩在街边、路边、村口煨红薯,
所以在黄姚,
红薯你一定不会少吃。
黄姚市场里卖的是菜园鸡,
味道已经很不错了,
如到农家去买,
味道更好。
黄姚人家都养鸡,
喂的是大米,
所以特别好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黄姚人很热情好客,
从红薯、稀饭、米粉、糍粑到正餐,
从早餐、中餐到晚餐。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