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郭沫若先生

作者: 2020年10月26日12:14 浏览:515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2020年8月7日
山水醉意芬芳,
岁月意蕴悠长。
沙湾古镇,设拓林镇。
1892年11月16日,
郭沫若先生诞生了。
世界文豪在这里,
度过了他难忘的童年、少年——
  
新石器时代的石斧,
汉代的邓通铸币遗址;
春秋的“阳山江道”,
铜河号子、铜河山歌、
铜河花灯,
诠释了历史的厚重;
积淀了古文化民俗,
流徜着写意。

自信了人生,刘邦项羽;
八面威风,秦始皇雄心万丈。
千秋大业,汉武帝铸略谋韬。
悲壮英雄,楚霸王雄才昶胆。
李白自信:“望天大笑
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毛泽东慨篇:“孩儿立志
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春秋镌刻着时光的流铅,
凝眸的故事流润着土地;
温湿的山水过往着沧桑,
画笔模仿着丹青度春秋;
水墨含香瀚翔航向律转,
美女峰峨嵋锈四峨梯田;
经过千年形成规模,
一切顺其自然。

媲美云南元阳梯田,
春如层层银带,
夏滚道道绿波,
秋叠座座金塔,
冬似群龙戏水,
四季各有神韵。
硝洞、一线天、三铜文化、
铜河山歌曾叫“神歌”,
意为“精神之歌”
位于沙湾城区文豪街315号,
背负绥山,面向沫水,
故居名是由启功先生题写:
郭沫若故居。

幼年诵读《诗经》、
《千家诗》、《诗品》、、、
小学、中学启蒙:
《庄子》《楚辞》《史记》、、、
1913年底,郭沫若
离国抵达日本,
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
1915年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
3年毕业后入福冈
九洲帝国大学医科。
他选择医学是想拿它
“来作为对于国家
社会的切实贡献”。

在日本的生活,
使他感受到军国主义
的压迫和欺凌。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向
中国提出21条不平等条约,
郭沫若怀着“冲冠有怒与天齐”
的爱国义愤,
一度回到上海。

在日本4年的学习里,
他阅读了
不少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品,
从泰戈尔、歌德、
海涅、惠特曼
等人的作品里汲取了
多方面的滋养。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给了
青年郭沫若以极大的鼓舞。

1919年2、3月间,
郭沫若写了
具有爱国思想的
小说《牧羊哀话》。
不久,他的新诗
开始在上海《时事新报》
副刊《学灯》
(宗白华编辑)上发表。
从1919年下半年
至1920年上半年,
是郭沫若诗歌
创作最旺盛的时期。
1921年诗集
《女神》出版,

诗集《星空》,《前茅》
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
着革命高潮的到来。
1925年底在《文艺论集》
的序文里说:
“我从前是尊重个性、
景仰自由的人,
但是最近一两年
之内与水平线下的悲惨
社会略略有所接触,
觉得在大多数人完全
不自主地失掉了自由,
失掉了个性的时代,
有少数的人要来
主张个性,主张自由,
总不免有几分佞妄。”
他还指出:“要发展个性,
大家应得同样地发展个性。
要生活自由,
大家应得同样的
生活自由。”

在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中,
他在《洪水》半月刊上
陆续发表了《穷汉的穷谈》、
《共产与共管》、
《新国家的创造》
等一系列具有强烈的
革命倾向和鲜明的阶级
观点的文章,
有力地回击了他们对
共产主义的歪曲和诬蔑,
揭露了他们
“在旧式的国家
制度之下主张富国强兵
以图少数特权阶级的繁荣”
的反动实质,
主张“实行
无产阶级的革命”,
“建设公产
制度的新国家,
以求达到全人类
的物质上与精神上
的自由解放”。

郭沫若于1926年3月赴广州,
任广东大学文学院院长。
在离沪前后写了《文艺家的觉悟》、
《革命与文学》等文,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
郭沫若投入了战争的洪流,
先后担任北伐革命军
政治部秘书长、政治部副主任、
代理主任。

当蒋介石叛变革命、杀害革命
群众的时候,
他在武汉《中央日报》上
发表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
露蒋介石的罪行。
指出蒋介石是
“一个比吴佩革、
孙传芳、张作霖、
张宗昌等还要凶顽、
还要狠毒、还要狡狯的刽子手”。
同年,他参加了
“八一”南昌起义,在起义军
南下途中参加中国共产党。
起义军在广东失败后,
郭沫若经由香港回到上海,
写诗集《恢复》,
以“狂暴的音乐”、
“鞺鞑的鼙鼓”
回答了蒋介石的血腥屠杀。

当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在
上海掀起的时候,
郭沫若是它的积极的
参加者和支持者。
1928年以后,
郭沫若在日本
度过了10年的流亡生活。
在这期间,
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
观点研究中国的古文字学
和古代社会历史,
论证了中国奴隶
社会的存在,
有力地驳斥了所谓
“唯物史观不适合
中国国情”的谬论,
在学术研究上
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写了自传《我的童年》、
《反正前后》、《创造十年》、
《北伐途次》等。
对于这“海外十年”,
周恩来曾指出:
这是郭沫若在革命退潮时
“保持活力,埋头研究,
补充自己,也就是为
革命作了新的贡献,
准备了新的力量”
的十年。

抗日战争爆发,
郭沫若“别妇抛雏”,
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
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
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是全国文艺界
抗敌协会的
主要领导人之一,
并在抗日统一战线中
担任了军事委员会政治部
第三厅厅长,
负责有关抗战的文
化宣传工作。

在文艺创作方面,
写了《战声》、
《蜩螗集》
等诗集及屈原、
虎符等多部历史剧。
抗战胜利后,
郭沫若坚持了反内战、
争民主的斗争,
勇敢地站在运动的前列,
创作上也不断地
取得新的收获。

新中国成立后,
郭沫若除了继续不
倦地进行文学活动外,
还长期担负着繁重的
党和国家的事务,
从事科学、
文化、教育等
方面的领导工作,
为祖国为人民
为社会主义事业
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生主要文学
著作有:
1、诗集:《女神》,
《星空》,《瓶》,《前茅》,
《恢复》,《蜩螗集》,
《战声集》等。
2、散文:《我的幼年》,
《反正前后》,《创造十年》,
《北伐途次》,
《沸羹集》等。
3、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
《屈原》,《虎符》,
《棠棣之花》,
《高渐离》,《蔡文姬》,
《武则天》等。
4、另有《沫若诗词选》
及翻译歌德的
《浮士德》等。

郭沫若于1978年6月12日逝世。
他不仅是现代
中国杰出的诗人、
作家和戏剧家,
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
和古文字学家,
他是继鲁迅先生之后,
中国文化战线上
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2020年是收官双绝的一年:
抗击疫情收官,
脱贫清贫收官;
双会展图收官,
建党99年收官。
2021年是建党一百年收官,
伟大的党;红红火火,
展望三百年、八百年、、、

人间如潮,拥入世博的大幕;
灿烂耀眼,巧夺天工的昶宏;
五光十色,未来世界勾勒新技术;
城市、农村、人类、更美好,
浮想联翩,老一辈光辉旗帜;
热血沸腾,探索与思考观照。

中国的光芒,是爱与平等的璀璨;
中国的辉煌,是奋斗不息的实践。
“绥山毓秀,沫水钟灵”,
与天地共存。
注释:
沿着前辈的足迹,奋斗前行。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