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8日,第六届全国诗歌刊物主编恳谈会暨中国诗人温岭行活动在浙江台州温岭市举行。活动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台州市文联、中共温岭市委宣传部主办,台州市作协、温岭市文联承办,温岭市作协协办。
《诗刊》主编李少君,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王山,中共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海燕,中共台州市委常委、温岭市委书记徐仁标,中国诗歌网总编辑、全国诗歌报刊联盟秘书长金石开,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剑,台州市文联副主席周建勇,中共温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金永,温岭市人大副主任张国荣、政协副主席张于荣,中共温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温岭市文联主席江君丽,温岭市文联副主席江维中,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刊物主编、诗人、评论家参加。《诗刊》副主编霍俊明主持活动开幕式和恳谈会。
此次活动的举办,是落实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暨浙东唐诗之路启动大会精神的具体实践。10月12日下午,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暨浙东唐诗之路启动大会在天台召开。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作出批示,强调高水平建设诗路文化带是全面展示浙江诗画山水、推进美丽浙江和文化浙江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举措。浙江省长郑栅洁出席大会并指出,诗路文化带“一文含四带,十地耀百珠”,具有从古至今走向未来的重大意义,是诗画浙江大花园的标志性工程和文化浙江建设的“金名片”。浙东唐诗之路是诗路文化带的领头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要围绕建成“幸福美好家园、绿色发展高地、健康养生福地、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率先启动建设。
《诗刊》主编李少君在开幕式上表示,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事关民族未来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诗歌与自然写作必定大有作为。这与人类存亡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这是重整山河与建设美丽中国的文化催化剂。生态诗歌与自然写作,也促使诗人们对大地山河、花草鸟兽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海洋诗歌正成为生态诗歌和自然写作的一个热点。这背后有“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力推动,也体现人们对海洋文化的进一步重视。现在,浙江正在全面推进“诗画山水”建设,强调将人文与山水结合起来,必将促进更多诗人接续唐诗传统,关注自然、抒写自然。《诗刊》社愿与台州、温岭共同合作,在推进浙东唐诗之路、浙江诗路文化带建设方面共同努力,推动新时代诗歌的繁荣发展
中共温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金永在致辞中说,温岭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山海风光、旭日曙光、人文时光交相辉映,是一片诗歌创作的沃土。一直以来,温岭市始终坚持打造中国一流海洋旅游目的地,牢牢抓住文化创新发展“窗口期”,努力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学与海洋相连、文艺与渔村交织,持续举办一年一度的东海诗歌节。今后,将继续围绕推动海洋事业和海洋文化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东海诗歌节,积极助力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和浙东唐诗之路建设。
在恳谈会上,20多位刊物主编、诗人、评论家围绕“从唐诗之路到新时代诗歌建设之路”、“海洋诗歌与新时代诗歌的新气象”等具体议题进行研讨。湛江师范学院教授张德明谈到,中国古典诗歌是博大精深的,特别是唐诗所展现的宏大气象是我们所敬仰的。新时代的诗歌建设需要不断激活传统,对古典诗歌传统进行再发现。传统与现代的深度沟通、融合,借鉴传统的文化精神和生命智慧助力当下诗歌创作,有助于推动新时代诗歌的繁荣发展。《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刘笑伟表示,唐诗边塞诗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博大雄浑的气象,将之进行有效地转化,可以为新时代诗歌特别是海洋诗歌创作注入一种阳刚之气。新时代的海洋诗歌,应该坚持一种包容的、雄浑的的诗歌美学。诗人曹宇翔、张玉磬、田湘、王若冰和《黄河·诗专刊》执行主编王国伟等探讨了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异同,提出“海洋”不仅仅是一种诗歌题材,更是一种诗歌气象。无论写什么题材的诗作,都可以体现出“海洋般的自由、包容与辽阔”。复旦大学教授海岸梳理了台州地区的海洋诗歌创作以及国内外的海洋诗歌研究情况,并提出,随着新一代诗人对海洋文化的关注,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真切反映海洋律动、展现新气象的海洋诗歌。《绿风》诗刊执行主编彭惊宇谈到,对于海洋,我们认识得还太少,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诗歌矿藏。我们既要继承古典诗歌传统,也要积极借鉴国外的海洋诗歌,写出大海一样的胸襟,写出属于新时代的交响诗,体现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诗人梁尔源表示,现在书写海洋,不能仅仅写一个海螺、一座灯塔,仅仅把海洋意象视为简单的文化象征,而是要将海洋书写与我们改革开放的实践、更加开放的胸怀结合起来。《四川文学》副主编杨献平表示,海洋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平面,也不再只是一个往来通商的路径以及各种文化和文明的传播渠道,而是成为了人们思考当下诸多社会命题的话语场。从对海洋的抒写中,我们窥见当代人的生存现状和精神困境。《十月》编辑谷禾、《星星》诗刊副主编干海兵、《草堂》诗刊执行主编熊焱、《浙江诗人》主编天界、《江南诗》编辑部主任江离、诗人赵俊等也从不同视角各抒己见,强调诗人不能为了写海洋而写海洋,首先还是要与海洋文化发生生命联系。要通过对海洋的书写,写出当代人的境况,使笔下的海洋体现出当代文化的特性。
作为此次活动发起单位和主办单位的《诗刊》社和中国诗歌网率先发出倡议,与参加本次活动的全国多家刊物主编、编辑,就浙江诗路文化带和浙东唐诗之路的话题进行热烈探讨,倡议共同努力、积极助力,推动浙江诗路文化带和浙东唐诗之路建设。倡议书说:浙江诗路文化带和浙东唐诗之路既是诗意之路,也是自然之路生态之路,更是美好生活之路。唯有守护绿水青山,才能建设美好家园。唯有绿水青山,才会激发诗情画意。美丽中国,就是绿水青山和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推动建设浙江诗路文化带和浙东唐诗之路,就是建设美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相信通过以《诗刊》为首的全国诗歌刊物以及以中国诗歌网为代表的诗歌全媒体、融媒体平台的立体协作,围绕着“诗画文化”“山水文化”“佛道文化”“名人文化”四个主题深度展开和辐射开来的浙江诗路文化带和浙东唐诗之路,必定会在文化、宗教、自然、文学、思想等诸多领域发生深远影响。相信通过国际诗歌大会(国际诗歌周)、诗歌论坛、学术研讨、圆桌座谈、诗路采风以及相关主题作品的全国征集活动和多种形式的优秀作品展示、推广和宣传,浙江诗路文化带和唐诗之路必将产生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文旅价值。相信浙江诗路文化带和浙东唐诗之路的建设,必将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塑造出唐诗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诗歌文化、浙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文化新形象。
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宣读倡议书
活动期间,举行了“温岭诗歌金秋改稿会”。霍俊明、刘笑伟、彭惊宇、干海兵四位专家围绕当地诗人的具体诗作进行点评,既指出诗作的优点,也提出改进的意见。丁海明、黄定米、李虹、叶艳莉、林健、眸冷、阮更超、沈文军、颜德神、朱聪军、胡不归、李轶贤、刘新文、牧童、王良淼、赵文斌、若水等诗人参加改稿会。
活动期间,诗人们还深入温岭进行调查、采访,并将创作相关题材的诗作。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