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以降,诗歌革新是一项充满历史性的事业,它涉及古今、中西的文学、文化、语言、思想、艺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新诗“引发的剧变(而非渐变)始终交织着古今中外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吸收与创新等问题上的博弈”,其中,语言革新是新诗之所以新的重要标志。这既是新诗初创的标志,也是汉语再次迸发生机不得不走的道路。没有语言的革新,诗人就无法赋予诗歌以生命力,诗人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诗人就无法书写自己在现代社会的感受和生命体验。
新诗走过的百年,每一步都是语言的磨炼和重铸。凡新诗名家,都是诗歌语言上有所创新、有所开拓的诗人。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如此评价旧诗大家、名家:“诗有大家,有名家。大家不嫌庞杂,名家必选字酌句。”旧诗如此,新诗自不必说。《新诗十二名家》中精心挑选的十二名家,每一位诗人给人的语言感觉和面向都是独异的,反复吟咏,自有一种斑斓、璀璨的语言感觉和体验。细加品味、咀嚼之后,再回想这些诗人,各种不同的语言感觉就会在我们心中凝聚,这些不同的语言感觉共同构筑了新诗的艺术世界。就书中所选的十二名家而言,郭沫若的诗歌语言真正实现了诗体大解放,为汉语注入了思想的活力和超越的激情;徐志摩的诗歌语言是一种轻灵跳跃的语言;冯至的诗歌语言是质朴中蕴蓄着哲理的语言;戴望舒的诗歌语言是古典诗歌里流淌出的一条充满现代气息的河流;卞之琳的诗歌语言带有知性的温婉和晶莹;穆旦的诗歌语言是一种自我燃烧的、献身性的语言;郑敏的诗歌语言是冷静笔触下“充满智慧的语言”;牛汉的诗歌语言是在生命历程中不断升华灵魂的语言;北岛的诗歌语言是裹挟着历史感的奏鸣曲;翟永明的诗歌语言是塑造女性自我世界的语言;骆一禾的诗歌语言是一种匠心独运的“修远”的话语;张枣的语言是一种“体物”的“一次性”的语言。
在当下多元化的阅读视野中,并不是每一个诗人都经得住阅读的筛选和考验。阅读新诗名家,既需要读者的知识积累和生命体验,也需要专业引导。如钱穆所说:“故论文学,一方面当求有人能创作出好文学来。另一方面则当求有人欣赏,能有文学修养的人来欣赏。”朱自清先生曾经提倡现代解诗学,通俗一点说,即是欣赏和理解诗歌的方法和门径。中国古典诗歌自然以诗话的形式进行欣赏、体味,并且形成了一系列诗歌批评话语。这些话语至今仍然是我们品评旧诗的尺度。但是,新诗已然是在一种迥然不同的语境中,它承载着古今、东西的文学资源,在碎片化、同质化的现实中挣扎和拷问,探求个体精神的张扬。要理解这种历史语境中的诗歌创作,专业引导必不可少。有了研究者的引导,学习者和读者就可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既能感知新诗的脉络,又能会心于不经意间,得到诗歌的意趣。
审美情趣的变化是一个缓慢而剧烈的过程,需要阅读的积累。新诗实在需要新的诗歌阅读经验和批评方法的积累,人们往往欣赏新诗的新奇却又陶醉于旧诗的圆融。如何在新诗中培养出阅读和理解的范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作为一本面向大学生的书,本书的读者不仅仅有阅读的需求,还潜含着批评、传播和再创作的可能性。这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文化传播的无限可能性。大学生中有一部分群体会走向教师岗位,教师的阅读视野和文学修养会深刻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趣味和选择。对某一诗人或者某一诗作的精彩讲解,可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意想不到的意义。所谓从“润物细无声”到“于无声处听惊雷”,都是长时间熏染和温润后的必然。正如陈平原说的:“在文学生产和传播的过程,大学体制——包括课堂讲授以及朋友、师生、同事之间的互相提携,构成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文学场’。”此外,文本系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书中选取的十二位新诗名家,在每段诗歌史中,都具有独特意义,对新诗创作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做精细地个案分析,既有历史的线索,也有诗人神采的勾勒和诗作的精彩分析,有点有面,形成了一个斑斓的人文历史和艺术空间。正如著者孙晓娅所说:“在撰写过程中,我们不停留于阐释性、史料性、鉴赏性以及文学史意义的研究,而是努力回到诗人主体的感受状态,挖掘写作者的思维方式与习惯,读解他们自己的‘语义编码’,分析诗作复杂的意蕴和深层的心理内涵,品味背后丰富的社会语境、诗歌生态和衍生的诗学问题。”往常的著作往往将诗人放在文学史中讲解,让人只知有诗歌史,而不知诗歌为何物,难以感知到诗人的风采和诗的温润;加之课堂教学侧重文学史,注重的是社会文化的来龙去脉和文学思潮的历史变迁,往往忽略了诗歌的语言、技巧、形式以及美感,可以说,这是文学教育的缺失。虽然现代大学的中文系向来不以培养作家为目标,但是没有具体的审美感知和领悟的文学史到底是空洞的,很快就会在学生大脑中变成空白。反过来,以文学作品为基础,以文学史为脉络,通过感受、思考、沉潜,培养文学趣味和文学精神。从具体的文学作品进入宏观的文学史,更能让学生既有具体的感受,又有整体的感知,从而既能感受到一棵树的生命之美,也能领略到树与树之间的自然气息和风雨声。正如著者所说:“我们也特别侧重培养和提高读者对新诗的鉴赏能力,扩展文学审美视域,分享诗人独特的思想气质、人格风采、诗艺才情和艺术成就,并梳理相关前沿研究,呈现汉语诗歌的基本发展脉络和丰饶的精神魅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