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弟化杰曾在家里的书房跟我谈论起诗歌的问题,他说他读不懂诗歌,古体诗词还略微好一点,而现代诗,就简直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意思了。
我告诉他,读诗歌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要把生活的经历和体验跟诗歌中的诗句和意向结合起来读。诗歌的确是相对自由的,但它又何曾偏离过生活苦、辣、酸、甜的中心呢?它与其他的文体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是抒写生活和人生的一种语言,只是这种语言是跳跃的,是断断续续的,是直白的,是隐晦的,是抒情的……它似僧人诵读的佛经,需要用心去体味。
我虽然对弟弟这样说,但我明白,我其实也读不懂诗歌。可我喜欢读诗歌,也喜欢写诗歌。在反复读写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蒙在诗歌身上的神秘面纱正在被我慢慢揭开。
弟弟虽说自己读不懂诗歌,但他也尝试写过一些诗歌,写完后笑嘻嘻的拿给我看,我读完后感觉写得还是不错的,语言风格跟白乐天很像,遣词布句直白浅易。他的诗歌也与他平日里的文字一样,中规中矩的,平和之中带一点淡淡的温情。遥隔万里,在异乡的夜晚读他的文字,常常让我很感动。
这是他的性格所致,用在诗歌上,也是一次不错的实践。
弟弟是学历史的,他看了许多整本的书,也勤于写作,但他写作的内容,主要还是记叙生活的经历。余兄茵昶说,他更喜欢读弟弟的文字,因为他的文字里有故事。
我读了弟弟的文字,感觉的确如此。他文如其人,他一遍又一遍地记叙他求学的经历,记叙他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记叙对他们的印象,记叙自己与他们之间的点滴故事,却几乎从不抒情。他很特别,他将抒情融淡在一件件小事里了。因而,读他的文字,虽然读不到抒情的语言,却能体味到淡淡的温情。
我跟弟弟性格不同,但在写作上是我们互相影响的。他重记叙,我重抒情。在我的影响下,他也偶尔写写诗歌,但他的诗歌中,仍然保留了他重记叙的风格。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写写记叙文,但文中还是改不了爱抒情的性子。
但这并不是说,诗歌就不能用来记叙。相反,事实上,诗歌正是一种对生活进行记叙的语言。它既可以记景、记事,还可以记情,记人瞬间的感思。
我在读过一些诗歌后,认识到中国的诗歌与西方的诗歌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源于西学东渐的中国现代诗,与西方的现代诗也是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人都是炎黄的子孙,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黄河长江的精神,中国人的骨子里都刻着长城的坚强不屈。
中国的诗歌从《诗经》和《离骚》走来,浩浩汤汤,流淌了几千年,滋养了亿兆中华儿女。
我读诗歌,是从古诗词开始的。我写诗歌,也是从古诗词开始的。古诗词,尤其是唐诗,对我阅读诗歌和创作诗歌的影响很大。
我写诗歌,第一是为抒情,第二就是为了记叙生活的景、事或者瞬间的感思。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记叙生活本身,因为这世界上,哪里有纯粹的景、事或者感思呢?
我有相当一部分诗歌,就是对往日生活的一些记叙,比如下面这首《游太白山》。
乘车盘旋八十弯,回望身在层峦中。
山脚林泉流夏爽,山腰莲瀑飞冬凛。
夜宿文庙数繁星,晨起雾海待日升。
山颔草甸凝寒露,山顶冰川滚裂石。
径旁野芳迷人眼,云中远景荡客情。
这首诗是我2017年7月去太白山游玩时写的,主要记叙了我游玩太白山时的见闻和感受。
“乘车盘旋八十弯,回望身在层峦中。”这两句诗是我在坐大巴车攀爬盘山公路时写的。太白山的盘山公路弯道很多也很急,司机是个精壮的小伙儿,他大脚轰着油门,方向盘在手中飞转,剧烈颠簸的大巴车于是在险象环生的盘山公路上飞驰起来。我在座位上前撞后倒,左摇右摆,精神高度紧张。不一会儿,大巴车便爬上了山腰,透过车窗,城市已杳无踪影,映入眼帘的是无边无际的蓝天白云和青翠层叠的壮阔山峦。
“山脚林泉流夏爽,山腰莲瀑飞冬凛。”坐在车中,窗外的风景像风一样疾速变换着,我能记起的,也不过是山脚下那清澈透凉的泉水和山腰上从空中飞流直下的瀑布了。瀑布清澈如雪,倾盆泄下,溅起数米高的水花。看见这样的瀑布,我实在是想不起李青莲“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但如果要即景诵诗,我又只能想起这两句诗来。不管是飞流直下数米,还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大自然的景观和力量总能让人在这一刻忘记所有的烦恼。而如果你愿意驰骋想象,那么飞流直下三万尺也没有什么不可,大自然的山河都可以在你的笔下陡然变幻,变幻成绮丽壮观的景象。
“夜宿文庙数繁星,晨起雾海待日升。”到达文庙的时候,天色已晚,我跟一行人在山上的简易的铁皮房子里过夜。房子里面放了几架架子床,我穿着衣服,紧紧地裹着被子,斜卧在床板上,静静地听着屋外的夜风在山上呼啸。半夜里,我去外面撒尿,看见天空中密密麻麻布满了闪烁的星辰,它们离我是那样近,仿佛就站在我头发的发梢上。早上六点刚过,大家就陆续起来了,山上条件艰苦,因为极度缺水,所以就没办法洗手洗脸,更不用说刷牙化妆了。但大家也不在意,没过多久,就继续动身爬山了。今天的目的地是登上峰顶—拔仙台。早晨爬山,虽然雾气很大,但天气很凉快,一行人有说有笑,像一对快乐的蚂蚁,在细小弯曲的山径上快速地向前移动着。大约走了半个钟头,雾气渐渐散开了,更加壮阔的山峦从雾海里慢慢露出来,靠近东边的山尖上,已抹上了一道道橘黄色的朝阳。“快看啊!日出!”人行中,有人忽然兴奋地叫起来。
朝着大家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一个红红的圆脸正在淡淡的雾海里盈盈地笑着。不一会儿,它就矫健地跃出云海,在晴朗的天空中冉冉上升,发射出温暖的灿烂光芒。在灿烂的光芒下,群山竟然显得有点灰暗了。
“山颔草甸凝寒露,山顶冰川滚裂石。”山颔上整齐地铺着一层薄薄的淡绿色的草甸,草甸上还缀着一颗颗小小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悄无声息地蒸融了。山顶上光秃秃的,堆着厚厚的碎裂的石头,一阵山风刮过,那些裂开的山石就会呼呼啦啦地滚下来,一直滚到深不见底的谷底里去了。
“径旁野芳迷人眼,云中远景荡客情。”一路上,在坚硬的岩石缝隙里,我们常常可以遇见各种各样开得十分美好的野花,真是坚强的野花呵!虽然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但那鲜艳的花瓣和沁人的清香都让行人不时驻足欣赏。经过三四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但还是憋足了劲儿,最终爬上了拔仙台。踩在拔仙台上,感觉周围的群山都落在了脚下。山顶上,视野开阔,一望无遮,除了蓝天还是蓝天,除了白云还是白云,除了山峦还是山峦。那遥远的云海里,神秘的景象若隐若现,让人的心绪格外激动和高昂。
在这个时候,你会想起哪些诗句呢?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但不管你想起哪些诗句,或许都难以贴切地形容你此刻内心的感慨万端吧!大自然是这样的迷人和壮观,人是如此的渺小,人生是如此的短促,生活是这样的百折千回。读万卷书也好,行万里路也罢,总感觉生活是那样的深沉,让人看不清,理不顺,悟不透。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