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的百年回顾和思考
刘 幼 君
(2020年8月)
我国古典诗歌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古代和现代文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五四″运动中被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白话新诗所突破。新诗以崭新的形式亮相诗坛,以强劲的气势一扫诗坛上旧体诗固有的积习和弊端,使文言文话语统治权的光环失去了光彩,使诗歌走向大众化、平民化。新诗自诞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一直在曲折中缓慢发展,要探究现代诗的现实处境,必须回顾其发展脉络。
现代诗开始于光辉的"五四″运动,诗歌革命是"五四"以来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新诗以白话文为语言载体,适应政治变革需求,基于与古典诗歌的彻底决裂的决心,打破了古典诗歌一统天下的局面,带来了创作观念的变革。从胡适的白话诗开始"实验",继而经过郭沫若、刘半农、汪静之、冰心等人的响应与参与,新诗经历了从语言形式到内容的革命过程,冲破了僵硬、呆板的格律束缚,确立了白话的正宗地位,创造出了接近百姓的崭新的诗歌形式。同时,由于当时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白话文。新诗的诞生使诗歌不再是少数人垄断的专利品,普通的百姓也可以用白话文写诗。总之,只有新诗的出现,才让诗歌成为了人民大众的诗歌。
可惜好景不长,新诗刚刚被大众所接受,在经过从校园转向都市社会的短暂繁荣后,却被无情的冷落了。原因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让诗歌有了重大变革,也让其他的文学形式有了重大的发展,如现代小说、戏剧、散文等。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文学被推入到商业、市场运作的进程,这让作家们有了趋利、浮躁的创作心态,更让他们知道了如何去迎合读者的市场需求。因此,小说、戏剧成了卖品,诗歌却不能。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民族救亡和解放运动,激发了诗人们的爱国热情,他们利用新诗"通俗易懂″和“易写易诵”的特点,写下了大量的抗战诗歌,产生了鼓动的效果,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于是,重庆、武汉等地掀起了朗诵诗的热潮,解放区也开展了街头诗运动,各地又出现了诗歌创作的繁荣景象。现实主义的"七月诗派"就产生在抗战期间,且影响最大。
新中国建立后,文学的中心地位仍然是小说,而新诗却被当时政治环境所迫,政治抒情诗成了诗坛的主导潮流("口号诗″、"老干诗"应运而生,至今都能寻其踪迹)。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服从于政治的需要,直接表现为工农兵服务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变成了标语口号式的呐喊,诗的主题由赞新生活转向"继续革命″的激进情感。进入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时期,“左倾”思潮严重升级,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大批诗人跟全国各界一样被打成了右派,剥夺了写作资格,诗歌也被排除出了主流文学之列,沦为地下文学。而戏剧文学却在各种样式中居于中心地位(八个革命现代样板戏就是例证)。当时虽然也有一些诗歌得到发表,但多为缺乏艺术性的僵化模式,纯属政治传声筒。文革时期个阶段的政治口号,就是诗歌创的取材和主题的直接依据。
改革开放后,大量诗人复出,写了不少"归来的歌",青年人的"朦胧诗″开始出现。这些诗大多具有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和"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朦胧诗的出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广大读者喜欢,致使许多青年学生模仿,其实这是当时的年轻人的一种迷惘、思考和追求的曲折表现。八十年代中期,一股与朦胧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潮涌入诗坛,他们不仅反叛诗歌传统,也反叛朦胧诗,组织了名目繁多的诗歌社团,自编、自印了诗报、诗刊、诗集,非常大胆、激进,但这种新生代诗难以得到主流诗界的认可,在正式报刊上发表的机会也不多。
进入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化娱乐以消费为主体,诗歌作为纯文学受到严重冲击,不再像以前那样被读者期待和关注,新诗开始经历滑坡,日渐失去了社会的优越地位,无法与大众流行的文化抗衡,逐步趋于边缘化。诗人们越来越失去了写作存在的精神依据,在经历了理想确立和理想破灭之后,或是搁笔,或是转向,或是强烈抗争。旧体诗或传统诗,再说大点,整个文学艺术都大不如前,虽然有时也见"勃勃生机″,但毕竟大势已去、不可逆转。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境遇呢?答案可能莫衷一是。我以为就是两点: 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我们先看社会原因,自古以来,文学艺术的基本功能就是消遣快乐、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文学艺术的多样性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多如牛毛。较之以前的音乐、舞蹈、绘画等,有了摄影、电影、电脑、游戏、报刊、杂志等等,现在更有百度、腾讯、微信、抖音、快手等等,让人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可以用"爆炸"二字来形容。以前是"时间难以打发″,现在是"时间不够用"。这么说吧,以前选项少的时候人们可能多数都会把"欣赏诗歌"作为选项,而眼下在选项繁多的情况下恐怕就难啦! 从这点可以看到,诗歌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独宠到多宠之一,再到失宠。
再说自身的原因。从作品上说是"多而滥",多就是诗歌的数量是百年前的百倍、千倍、万倍,甚至更多,哗众取宠的,无病呻吟的,平庸的,难懂的,毫无格式、格律的,缺乏社会性的,甚至是垃圾的作品比比皆是。而精品、佳作却少之又少、凤毛麟角。诗歌的战斗性,以及鼓动性很少见到了,能够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风花雪夜″、"乡愁离别″和"观山看水"等等。从作者、诗人上说是"多而平″,以前写诗的是上层人士,现在写诗的主要是庶民百姓,所以有人戏言: 写诗的比读诗的多。以前写诗的人大多知识渊博、阅历丰富、人生坎坷,作品自然有其相应的格局、宽度和深度,而现在的百姓诗人大多胸无大志、经历浅薄、起点不高。随着社会发展的迅猛和复杂,诗歌及文学被渐渐推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关注越来越少,也渐渐成为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和自我陶醉的"圈子″群体。
面对如此境遇,现代诗该怎么办?诗歌该怎么办?一,低下高贵的头颅,接受被"边缘化"的现实。二,诗歌从此不再成为社会的宠儿。因为社会要进步,宠儿会层出不穷、不断替换。三,现代诗毕竟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诗歌毕竟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必将为社会长期容纳,并有阶段性的局部性的发展。四,喜爱现代诗写作的诗人们,不必为被"边缘化"而过度悲观,只有努力学习、写出好诗,让社会重新认同,百姓重新喜欢。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