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百年回顾及思考

作者:幼君   2020年08月20日 15:35      396    收藏

现代诗的百年回顾和思考

刘  幼  君

(2020年8月)


我国古典诗歌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古代和现代文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五四″运动中被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白话新诗所突破。新诗以崭新的形式亮相诗坛,以强劲的气势一扫诗坛上旧体诗固有的积习和弊端,使文言文话语统治权的光环失去了光彩,使诗歌走向大众化、平民化。新诗自诞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一直在曲折中缓慢发展,要探究现代诗的现实处境,必须回顾其发展脉络。

现代诗开始于光辉的"五四″运动,诗歌革命是"五四"以来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新诗以白话文为语言载体,适应政治变革需求,基于与古典诗歌的彻底决裂的决心,打破了古典诗歌一统天下的局面,带来了创作观念的变革。从胡适的白话诗开始"实验",继而经过郭沫若、刘半农、汪静之、冰心等人的响应与参与,新诗经历了从语言形式到内容的革命过程,冲破了僵硬、呆板的格律束缚,确立了白话的正宗地位,创造出了接近百姓的崭新的诗歌形式。同时,由于当时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白话文。新诗的诞生使诗歌不再是少数人垄断的专利品,普通的百姓也可以用白话文写诗。总之,只有新诗的出现,才让诗歌成为了人民大众的诗歌。

可惜好景不长,新诗刚刚被大众所接受,在经过从校园转向都市社会的短暂繁荣后,却被无情的冷落了。原因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让诗歌有了重大变革,也让其他的文学形式有了重大的发展,如现代小说、戏剧、散文等。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文学被推入到商业、市场运作的进程,这让作家们有了趋利、浮躁的创作心态,更让他们知道了如何去迎合读者的市场需求。因此,小说、戏剧成了卖品,诗歌却不能。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民族救亡和解放运动,激发了诗人们的爱国热情,他们利用新诗"通俗易懂″和“易写易诵”的特点,写下了大量的抗战诗歌,产生了鼓动的效果,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于是,重庆、武汉等地掀起了朗诵诗的热潮,解放区也开展了街头诗运动,各地又出现了诗歌创作的繁荣景象。现实主义的"七月诗派"就产生在抗战期间,且影响最大。

新中国建立后,文学的中心地位仍然是小说,而新诗却被当时政治环境所迫,政治抒情诗成了诗坛的主导潮流("口号诗″、"老干诗"应运而生,至今都能寻其踪迹)。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服从于政治的需要,直接表现为工农兵服务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变成了标语口号式的呐喊,诗的主题由赞新生活转向"继续革命″的激进情感。进入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时期,“左倾”思潮严重升级,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大批诗人跟全国各界一样被打成了右派,剥夺了写作资格,诗歌也被排除出了主流文学之列,沦为地下文学。而戏剧文学却在各种样式中居于中心地位(八个革命现代样板戏就是例证)。当时虽然也有一些诗歌得到发表,但多为缺乏艺术性的僵化模式,纯属政治传声筒。文革时期个阶段的政治口号,就是诗歌创的取材和主题的直接依据。

改革开放后,大量诗人复出,写了不少"归来的歌",青年人的"朦胧诗″开始出现。这些诗大多具有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和"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朦胧诗的出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广大读者喜欢,致使许多青年学生模仿,其实这是当时的年轻人的一种迷惘、思考和追求的曲折表现。八十年代中期,一股与朦胧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潮涌入诗坛,他们不仅反叛诗歌传统,也反叛朦胧诗,组织了名目繁多的诗歌社团,自编、自印了诗报、诗刊、诗集,非常大胆、激进,但这种新生代诗难以得到主流诗界的认可,在正式报刊上发表的机会也不多。

进入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化娱乐以消费为主体,诗歌作为纯文学受到严重冲击,不再像以前那样被读者期待和关注,新诗开始经历滑坡,日渐失去了社会的优越地位,无法与大众流行的文化抗衡,逐步趋于边缘化。诗人们越来越失去了写作存在的精神依据,在经历了理想确立和理想破灭之后,或是搁笔,或是转向,或是强烈抗争。旧体诗或传统诗,再说大点,整个文学艺术都大不如前,虽然有时也见"勃勃生机″,但毕竟大势已去、不可逆转。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境遇呢?答案可能莫衷一是。我以为就是两点:  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我们先看社会原因,自古以来,文学艺术的基本功能就是消遣快乐、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文学艺术的多样性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多如牛毛。较之以前的音乐、舞蹈、绘画等,有了摄影、电影、电脑、游戏、报刊、杂志等等,现在更有百度、腾讯、微信、抖音、快手等等,让人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可以用"爆炸"二字来形容。以前是"时间难以打发″,现在是"时间不够用"。这么说吧,以前选项少的时候人们可能多数都会把"欣赏诗歌"作为选项,而眼下在选项繁多的情况下恐怕就难啦! 从这点可以看到,诗歌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独宠到多宠之一,再到失宠。

再说自身的原因。从作品上说是"多而滥",多就是诗歌的数量是百年前的百倍、千倍、万倍,甚至更多,哗众取宠的,无病呻吟的,平庸的,难懂的,毫无格式、格律的,缺乏社会性的,甚至是垃圾的作品比比皆是。而精品、佳作却少之又少、凤毛麟角。诗歌的战斗性,以及鼓动性很少见到了,能够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风花雪夜″、"乡愁离别″和"观山看水"等等。从作者、诗人上说是"多而平″,以前写诗的是上层人士,现在写诗的主要是庶民百姓,所以有人戏言: 写诗的比读诗的多。以前写诗的人大多知识渊博、阅历丰富、人生坎坷,作品自然有其相应的格局、宽度和深度,而现在的百姓诗人大多胸无大志、经历浅薄、起点不高。随着社会发展的迅猛和复杂,诗歌及文学被渐渐推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关注越来越少,也渐渐成为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和自我陶醉的"圈子″群体。

面对如此境遇,现代诗该怎么办?诗歌该怎么办?一,低下高贵的头颅,接受被"边缘化"的现实。二,诗歌从此不再成为社会的宠儿。因为社会要进步,宠儿会层出不穷、不断替换。三,现代诗毕竟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诗歌毕竟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必将为社会长期容纳,并有阶段性的局部性的发展。四,喜爱现代诗写作的诗人们,不必为被"边缘化"而过度悲观,只有努力学习、写出好诗,让社会重新认同,百姓重新喜欢。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当代·诗歌》投稿说明及订阅方式
  2. 诗歌大擂台第十七期“十佳诗歌”评选(A组)
  3. 青春永不落幕 诗人永远歌唱 ——“青春四十届·致敬诗歌和青春”座谈会综述
  4. “诗意徽源 和美绩溪”全国诗歌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5. 离世一年多后,这位“给女儿写诗的父亲”诗集出版,劳作与爱是他一生的主题
  6. 每日好诗第45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8.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9. 第44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5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今晚9点 | 《诗刊》编辑面对面第5期: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的位置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书记处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3. “首届杨万里诗歌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9日举行
  4.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叶小平的诗》 | 新书上架
  6.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诗林》2025征订 | 附投稿邮箱
  8.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9. 李少君:以诗为证
  10. 第44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