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 2020年07月21日16:50 浏览:132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要留青白在人间”,这是元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在少年时写下的《石灰吟》中的一句不朽名言。他平生尊循“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人生信条,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家无余财,居所仅能遮蔽风雨,《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于谦毕生践行的就是这句响亮的人生宣言。
 要留青白在人间,清白是为君之品。春秋时代齐国的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他认为“礼、义、廉、耻”与法相比,比法更为重要,把它们称为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管子-四维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此寥寥二十四个字,道尽四维的重要性。”礼义廉耻,立意美善,字字金珠,能济世弘道、励志淑人,故尔代代相承,己成为教民正俗的圭臬。千百年来,廉洁之品一直是人们崇尚的君子操守。
 要留青白在人间,清白是为官之道。“清白泉”位于绍兴市区府山公园南麓岩壁,此泉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任越州知府时发现,范仲淹将其取名为“清白泉”并在井上构筑“清白亭”,将其住处的凉堂命名为“清白堂”,还专门写了一篇《清白堂记》,将"清白"二字铭刻于心,倾注于政。范仲淹一生忧国忧民,政绩卓著。南宋诗人陆游有诗云:“有越逾千载,何人不宦游。向来惟一范,真是壮吾州”。清廉与否是官声好坏的主要指标,官员负有领导社会的责任,如果不能清廉自守,一心奉公,就会成为社会的蛀虫,危害一方。 “清白泉”之所以流芳千古,就是因为其可贵的“清白"之意。廉不仅能提升人品、更能清明吏治,造福一方。
 要留青白在人间,清白是为权之要。无独有偶,与"清白泉"相反,东晋石门(今广州)南有一名泉曰“贪泉”,"酌贪而爽"的典故就源于此泉。依据《晋书·吴隐之传》记载,广州城外二十里外,有水曰贪泉,人饮其水起贪心,即廉士亦贪。因此,过去那些赶路人,即使口干舌燥,望泉而过,也不敢妄自饮用。但是东晋新升任的广州刺史吴隐之,走马上任路过贪泉时,却挹泉而饮,还放歌言志:“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移心。”当时的广州虽不如当今这么繁华和富庶,但也是一块肥得流油的地方,自东汉以来一直是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和通商口岸,诚如《南齐书·王琨传》有言:“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然而,饮了贪泉并放歌唱誓的吴隐之破了这个例,他在广州刺史这个肥缺上,始终保持不贪不占的清白操行,任期满后,他从广州乘船返回建康时,与赴任时一样,依然身无长物,两袖清风,与前后刺史离任归还时“船载洋货,车装珍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贪泉启示我们身处形色诱惑之中,如果为官者一时放任,便要成为贪官,甚至历史的罪人。为官者要时刻不忘君子之品,不失君子之节,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清清白白做人,坦荡荡做事,光明磊落,公道正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权为民用,才能真正取信于民,成为人民信赖的"父母官”。
   要留青白在人间,清白是兴党之需。习主席谆谆告诫全党,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南宋官员吕本中在其所著《官箴》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认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并称“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清、慎、勤” 这三字为官之道,被后人称为“千古不可易”。康熙皇帝曾手书此三字并刻石宣传,训示百官,并把“清、慎、勤”作为考核官吏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官德修养,2004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他在《求是》发表《用权讲官德 交往有原则》一文,指出领导干部“既要依法用权,又要以德用权,归根到底用权要讲官德”。 他引用吕本中《官箴》中的这句话,并加以阐释:一要“清”,公正廉洁,两袖清风;二要“慎”,周密考虑,谨言慎行;三要“勤”,勤奋好学,刻苦上进。并提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可以说是对“清、慎、勤”的现代解读。他告诫全党:清白二字不反要写在门头上,更要深刻在心头上,不仅要响在口头上,更要亮在行动中,始终待持廉洁清风气正,一心为民,永远保持清廉本色。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