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声律例说》(四)
作者:郭戍华 2020年07月02日 11:52
210 收藏
《新诗声律例说》之四
利用声高优势
现代汉语的声调,虽然发音时很短,但仍然是一个具有时值的连续滑动的音程。由于不同的时值和不同的音高变化,会在音响上引起我们听觉上的不同感情色彩。
第一声是一个高而平的声调,因此听起来有高亢、平直、严肃、悲凉的感觉。如下面这些词,都是由两个第一声的字组成:
箫声 青山 伤心 悲欢 江风
不论词义有何区别,声音上都有相近的色彩。
第二声是一个由低向高的上扬声调,听觉上就有一种轻扬辽远、柔淡飘荡的色彩。如:
白云 源头 何时 秦娥 寒流
第三声是四个声调中时值最长的,且声音先向下再向上,拐了一个弯儿,因而需要口腔抑制较大,声音便形成含蓄饱满、柔软热情的色彩。如:
点点 只有 你我 小草
第四声是由高向下,且在四个声调中时值最短,读出来给人一种坚硬确定、毫不含糊的感觉。如:
浪漫 确定 进步 浩气
在诗中恰当地选择与诗的内容感情贴切的词语声调,可以让读者在诵读时获得鲜明声音色彩,自然能更好地传达诗人所要表现的内容感情。
举首小诗为例:
这个冬天真长真长(\\———/—/)
蜿蜒的泪无声寒凉(—/\\/—/ /)
昨夜繁花唯剩黑白(/\/—/\—/)
四季蜷食着残云微光(\\/ /\/ /——)
是生命迷离了精神分裂(\—\/ /\—/—\)
看僵尸梦幻着亡灵圣妆(\——\\\/ /\—)
那么多热闹的文字(\\—\\\/\)
遮不住枯叶的干黄(—/\—\\—/)
这个冬天真长(\\———/)
这个冬天真长(\\———/)
春风在何方(——\/—)
什么是希望(/\\—\)
一看而知,这是一首写新冠疫情之悲的小诗。为了更好地传达悲凉之情,作者特别注意了字词声调的选择。
一是使用了声高优势的手法,即让能够表现高亢悲凉色彩的第一声和有沉重短促感觉的第四声,在诗中占优势地位。
有学者对1998 年版《新华字典》中1275个音节中四个声调的分布统计,第一声占26.4%,第二声占比20.5%,第三声占比25.3%,第四声占比27.8%。(见储泰松、蒋雯《普通话音节的四声分布及其例外分析》载《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四期)。
而这首小诗中共有91个字(音节),第一声30个,约占32.9%;第二声26个,约占 28.6%;第三声没有,第四声35个,约占38.5%。
很明显,在诗中第一声、第二声和第四声的占比都远远高于平均值。这必然强化了第一声高亢悲凉庄严,第二声轻柔辽远,第四声沉重急促的声音色彩,使作者要表达的内客情感在字音声调上得到了体现。
更明显的是,作者刻意避免了使用第三声的字,因为第三声的声调效果比较饱满含蓄,富有热情,不太适合表现悲凉的情感。如果不是刻意选择声调,一首91个字的诗,完全没使用第三声,可能性是很小的。
实际上,作者创作这首诗的初稿时,有些地方还是有第三声的。比如第三段第三行,原来写的是“春风在哪里”,“哪里”二字均为第三声,“里”字也不入韵,本是符合四行诗第三行不宜用韵的韵律节奏对比规律,但为了让全诗没有暖色,干脆改作了“何方”,增加了辽远悲望的音色。
另外,诗中四个“真长”,也完全可以写作“好长”或“太长”等等。若仔细对比品读,就能明显感觉出,“好长”的“好”字,不仅因为是第三声,饱满委婉富含热情,而且又是洪亮的嗷韵(ao),显然不适合表现悲凉的效果。“太长”虽因“太”字的第四声而显沉重,仍然不如“真”字,声调高亢悲凉,鼻韵母恩(en)也具有冷冷的音色。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