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作于2020年6月2日
山西出相山西将,
将出吴门立庙堂。
少壮随兄拦蜀道,
老成秣马卫川康。
排兵布阵拼长短,
运智铺谋论弱强。
待旦枕戈三十载,
赚来百姓一枝香。
注1、吴璘(1102年-1167年6月6日 [1] ),字唐卿。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静宁)人。南宋初年名将,四川宣抚使吴玠之弟。吴璘早年随兄长吴玠抵御西夏,自建炎二年(1128年)起领兵抗金,二人均以勇略知名。富平之战失败后,吴璘、吴玠兄弟扼守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为保卫秦陇、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绍兴和议”签订后,置司于兴州,成为南宋川陕防线三帅府之一。累官至奉国军节度使、御前诸军都统制等。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帝完颜亮分兵四路,大举侵宋。吴璘被授为四川宣抚使,带病抗敌,与金国西路元帅徒单克宁长期对峙,彼此互有胜负,至“隆兴和议”签订后,方才退守四川。乾道元年(1165年),入朝受封新安郡王,兼判兴元府。乾道三年(1167年),吴璘病逝,年六十六。追赠太师、信王,谥号“武顺”,位列七王之一 。自撰有兵书《兵要》,今已佚。
注2、论弱强,是指吴璘在军事上的建树。吴璘曾经自撰有兵书两篇,取名为《兵要》,分析金军的优劣之处及提出自己的应对方法。但在阵法的部分,则是“有图而无书”。宋人李心传评价该书:“其说甚备。”然早已佚失。
注释:
注1、吴璘(1102年-1167年6月6日 [1] ),字唐卿。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静宁)人。南宋初年名将,四川宣抚使吴玠之弟。吴璘早年随兄长吴玠抵御西夏,自建炎二年(1128年)起领兵抗金,二人均以勇略知名。富平之战失败后,吴璘、吴玠兄弟扼守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为保卫秦陇、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绍兴和议”签订后,置司于兴州,成为南宋川陕防线三帅府之一。累官至奉国军节度使、御前诸军都统制等。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帝完颜亮分兵四路,大举侵宋。吴璘被授为四川宣抚使,带病抗敌,与金国西路元帅徒单克宁长期对峙,彼此互有胜负,至“隆兴和议”签订后,方才退守四川。乾道元年(1165年),入朝受封新安郡王,兼判兴元府。乾道三年(1167年),吴璘病逝,年六十六。追赠太师、信王,谥号“武顺”,位列七王之一 。自撰有兵书《兵要》,今已佚。
注2、论弱强,是指吴璘在军事上的建树。吴璘曾经自撰有兵书两篇,取名为《兵要》,分析金军的优劣之处及提出自己的应对方法。但在阵法的部分,则是“有图而无书”。宋人李心传评价该书:“其说甚备。”然早已佚失。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