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眼中的杜甫

作者:张剑   2020年05月07日 09:47  光明日报    703    收藏


“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个问题可能会在读者心里引起不小的震颤,因为它不在常规的思考范围,很难简单地做出判断。BBC新近制作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就把这个问题直接摆在我们面前,有点让人措手不及。除了讲述了唐代诗人杜甫的一生,纪录片又一次把中国文学和文化带到西方的聚光灯下,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

纪录片由著名制片人迈克尔·伍德出品,由著名演员伊恩·迈凯伦爵士朗读诗歌,由哈佛大学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牛津大学博士刘陶陶担任评论嘉宾,由西方杜甫研究专家伯顿·瓦特森、阿尔伯特·戴维斯、洪业担任顾问。制作阵容之强大,制作水准之高超,使纪录片本身也成了一件艺术作品。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纪录片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宣传了中国文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视角,由外及里,从外国人的视角观察中国文学与文化,因此它对杜甫的理解非常值得中国读者玩味,它的阐释也似乎有了更多的新意,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洞见。


西方人眼中的杜甫

  杜甫像


“谁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也许就是一个我们没有意想到的问题。我们常常将李白和杜甫并列起来,称为“李杜”。他们两人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到底哪一个更伟大,可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语言艺术上,李白可能更胜一筹,在思想内容上,杜甫可能更胜一筹。提起李白,人们会想到他的浪漫和豪迈,想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充满气势的千古绝句。而提起杜甫,人们会想到他的苦难书写,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充满人性的千古绝唱。如果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那么可能有人会问,还有李白呢?王维呢?白居易呢?“最伟大的诗人”可能会让国人浮想联翩,甚至左右为难。这就是纪录片打破我们的定势思维,使我们不得不面对问题,陷入思考的例子。在《唐诗三百首》(清代孙洙编)中,李白被收录了26首,王维被收录了28首,杜甫被收录了34首,然而在《全唐诗》(清代彭定求等编)中,杜甫一共19卷,李白一共25卷,白居易一共30卷。

除此以外,纪录片将杜甫放在世界文学的视域中去评价他的价值和意义,大大地扩大了我们的视野,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更加宏大的思考空间。纪录片把杜甫与但丁和莎士比亚放在一起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同样伟大的世界级诗人。也就是说,杜甫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也是最伟大诗人之一,“他们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判断树立了标杆”。这个判断可能也会让国人心里一震,不是因为杜甫不配,更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怀疑,而是因为人们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去想过,也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人做出这样的论断。有人在看了纪录片之后,直接写评论文章将题目定为“杜甫:中国的莎士比亚”。我们突然意识到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比较的,并且在比较中,我们的文学一点也不逊色,并非屈居在西方文学之下。可以说,这是该纪录片打破我们的定势思维,使我们不得不面对问题,陷入思考的又一个例子。


西方人眼中的杜甫

  纪录片中朗诵杜甫诗歌的伊恩·迈凯伦爵士


同样,纪录片把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平行起来,以便给西方人提供一种世界范围的时间概念。它说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其最早的诗歌甚至早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另外,杜甫的时代与英国史诗《贝奥武甫》差不多同时。也就是说,在英国国家形成的源头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国家繁荣的发展时代,引领着世界的文明。莎士比亚比杜甫晚了八百多年,但丁也比杜甫晚了五百多年。通过丝绸之路,唐朝的中国与印度、中亚、西亚和欧洲开始了大规模的交流和贸易,在杜甫居住和寻梦的长安城,可以看到各种地区的民族和宗教的大融合,能够欣赏到西域和西方的物产、工艺品、纺织品、香料、植物、动物等等,纪录片特别提到了波斯的开心果和撒马尔汗的金桃,而西方的海外扩张和世界贸易也差不多比这晚了八百年。在世界范围来理解中国,中华文明的悠久和传统的深厚,被进一步突出出来。

纪录片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可能跟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关,也跟世界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有关。在中国积贫积弱的年代,西方媒体可能不会有人注意到中国文学,更不可能将中国文学与世界最优秀的文学相提并论。纪录片讲述杜甫的故事,我们说过,绝不仅仅是为了宣传中国文化,它背后的目标要比这更加宏大,眼界也更加高远。它的着眼点不是古代,不是历史,而是现在和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个经济体已经赶超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并且没有停下来的迹象,非常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直逼世界第一的美国。这样的经济奇迹必然有它背后的历史文化缘由,挖掘这个历史缘由才是纪录片制作的根本原因。它是在为中国的现代性寻找它的历史根源,为当代中国的繁荣现象寻根。在这个过程中,杜甫被凸显出来,被视为中国人精神的代表,代表了古代中国的文化意义,代表了古典中国的现代传承。纪录片说,当代中国在飞速地变化,历史也在飞速地离去,但是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中国的文化精神,而这个精神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杜甫,他是中国人“真正情感和道德情操”的化身。不管读者能否认同这一点,至少纪录片给了我们一个新颖的视角,又一次把我们从陈规和窠臼中拉出,陷入无尽的沉思。



纪录片对中国唐代的国家治理模式也进行了一种另类的解读。在国人的印象中,唐玄宗时代总是与歌舞升平、昏庸误国联系在一起,但纪录片让我们意识到,唐玄宗也是一位诗人,酷爱音乐和舞蹈。他重视和支持艺术,使艺术在他的时代得到了长足发展。唐朝的官僚群体与这位君主一样,也与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通过科举考试成长起来,擅长舞文弄墨。对于西方来说,这个文人治国的理念,即没有文才就不能治国,是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在西方,很少有君主是文学家或艺术家,他们可能是文学和艺术爱好者和支持者,但一般不是诗人或文学家。在古希腊,柏拉图在设计他的“理想国”时,甚至把诗人驱逐出去。他的理想君主不是诗人,而是哲学家。在中国,文学在国家治理中起到如此大的作用,是西方人感到好奇的现象。文学能力和文学想象参与治理国家,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西方人眼中的杜甫

  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纪录片特别提到了孔子,儒家思想为读书人参与国家治理提供了一套理据和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而优则仕”。学习是为了服务国家,知书达理的最高目的也是为了辅佐君主。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中,纪录片试图去理解杜甫的政治生涯。杜甫曾经熟读儒家经典,一度参加科举考试,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传承者,具有通过辅佐明君,改变国家、造福百姓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作为诗人和文人,他应该可以成为中国的治国传统中的理想官员。但是纪录片认为,虽然这是杜甫一生的追求,但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败。他参加科举考试并未及第,后来虽然进入官场,但屡次受到排挤,几乎没有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见证了唐玄宗执政的盛世,但也见证了唐玄宗晚期的动乱。在国家的动荡中,他与家人颠沛流离,历尽了人间疾苦。

由盛及衰,是杜甫时代唐王朝的历史发展轨迹,同时也是杜甫许多诗歌作品的主题。纪录片凸显了杜甫的史诗诗人的特质,也凸显了他的诗歌与历史的关联,将杜甫的个人历史与他的时代历史联系起来,把他的人生视为他的时代和历史的折射。纪录片特别提到了杜甫时代的两大社会巨变:其一为安史之乱,其二为洪水肆虐,以及由此造成的流亡、饥荒、生灵涂炭。从这些苦难之中,杜甫创作了他的那些不朽诗篇。但即使在危难中,在颠沛流离之时,杜甫都未敢忘国忧,没有抛弃对国家的责任和他的政治理想。公元756年,他得知马嵬坡兵变,唐玄宗禅让,其子唐肃宗在宁夏灵武继位,他马上赶往灵武,期望辅佐新君。但不幸的是,他在途中被叛军俘获,押解回长安,在那里度过了一年囚徒生涯。在长安,他创作了著名诗篇《春望》,哀叹国家支离破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那个他曾经熟悉的长安城、繁荣昌盛的都市,现在已经变得杂草丛生。

杜甫最伟大的诗篇都创作于逆境之中,创作于他落难之时。纪录片跟随杜甫的足迹,从陕西和甘肃,到四川、湖北和湖南。755年,杜甫赴奉先县省亲,见证了忍饥挨饿的百姓,以及饿殍遍野的惨状。想到唐玄宗及其朝廷在骊山阿房宫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杜甫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慨。在华州、秦州、成都,他不再是朝廷的官员,而是加入了逃难民众的行列,饱受战乱和饥饿煎熬,也见证了安史之乱和吐蕃回纥的进犯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在石壕村,一家人有三个儿子被强征当兵,两个死在战场,但是官吏仍然在抓壮丁、抓苦役,连这家的老翁也不放过。的确,杜甫最优秀的诗歌不是反映盛世的辉煌,而是反映统治阶级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同时这些诗歌也是他自己贬谪或流浪的痛苦写照,正如纪录片所说,通过杜甫的人生,我们可以了解他的时代。国家的由盛及衰也反映了诗人本人的生活轨迹,他的人生就是时代的写照,两者形成了互补、互鉴的关系。

在杜甫的诗歌中,过去与现在常常形成悲哀的对比。他借他人咏自我,写曹霸、韩注、房琯、严武、诸葛亮等,这些人的落难或者成功都会引发他对自己命运多舛的思考,对国家兴衰的思考。这就是为什么他常常在诗歌中顾影自怜,提笔落泪。诸葛亮是他多次撰写的英雄,在《蜀相》《古柏行》《八阵图》等诗歌中,他凭吊诸葛亮的功绩,同时也哀悼他的“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成功运用自己的才华辅佐刘备,建立功业,但最终仍然功亏一篑。杜甫感同身受,哀叹“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曹霸为曹操后人,是唐朝开元和天宝年间的著名画家,擅长画马,曾经受玄宗之邀入宫作画,盛极一时。杜甫在成都与之相见,咏诗赞扬曹霸的九马图。曹霸的一生与唐玄宗关系密切,他的艺术也是开元盛世和天宝初年国家昌盛的反映,因此他给了杜甫回顾的契机,同时也引发了杜甫的壮志未酬的感慨。

  


纪录片对杜甫的诗歌生涯的理解,也可以说有独到之处。它突出了杜甫的使命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因此他注定要承担重任。片中那个关于他童年的故事似乎在暗示我们,在二选一的情景中,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逆境中,他幸免于难,存活下来,这本身就可能是一个宏大的安排。用《孟子》的话来说,天之大任将“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少年时代,杜甫已经感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他的禀赋使他出人头地、鹤立鸡群。在七岁时,他就已经是非凡少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在西方传统中,诗人也是一个特殊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神的选民。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具有比常人更加犀利的目光,更加敏锐的感知力。有时他们也被称为“先知”,能够预知未来的灾难,知道避免灾难的秘密。在这样的传统中来理解杜甫,其“使命”或者“大任”更加凸显出来。


西方人眼中的杜甫

  董其昌书杜甫诗歌《醉歌行》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杜甫出生官宦世家,有饱读诗书的传统。他青年时代正值唐朝的盛世,在当时的诗歌和艺术的繁荣态势中受到了熏陶。纪录片凸显了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将其中的舞蹈艺术化处理,并视其为少年杜甫的艺术启迪。公孙大娘是唐玄宗开元时代的著名舞蹈家,舞姿精妙,冠绝一时,其表演给杜甫留下了深刻印象。纪录片将梨园的繁荣视为艺术繁荣的写照,视为国家昌盛的写照。然而时过境迁,在该诗创作的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公孙大娘已经作古,其弟子李十二娘在夔州(今奉节)的表演,引发了杜甫“五十年间似反掌”的愁肠,而“梨园子弟散如烟”也成了盛世不再的表征。但是,纪录片把这一层意思几乎完全抹去,转而凸显剑舞的审美或诗学意义。片中的剑舞翩翩优雅,如行云流水,柔里带刚,反映了诗歌艺术的某些天然特质。剑舞融形式与内容为一体,舞者与舞蹈难舍难分,让人想起英国著名诗人叶芝的诗句:“晃动的身体,明亮的眼神,怎么能把舞者和舞蹈分清?”可以说,《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反映了类似的审美,可以在西方人心中激起某种共鸣。

除了公孙大娘的剑舞对杜甫的启迪外,纪录片还凸显了另一位艺术家、大诗人李白对杜甫诗歌发展的影响。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天宝三年他们在洛阳相遇。那时李白已经是知名诗人,杜甫还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但他们一见如故,一起游览名山大川,朝夕与共,结下了深厚情谊。一年以后,他们在山东兖州分别,再也未能相见,成为一种生离死别。“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杜甫牵挂李白的平安,牵挂他遭流放后的境况,“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虽然纪录片并未对两人的诗歌艺术进行深入的比较,但是杜甫对壮丽河山的书写,其诗句的浑雄、想象的大胆,也能让人看到李白的影子,“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夔州(奉节),在长江三峡和巫山,杜甫见证了中国最壮丽的大好河山,写下了许多气势宏伟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纪录片对长江三峡地区的风景进行了实拍,其景致的壮美,让今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杜甫登高眺望,山川的崔嵬、大江的奔流,尽收眼底,一览无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此时的杜甫已经年迈多病、贫病交加,虽然他把目光聚焦于大自然,的确在壮丽河山中获得了诗歌的灵感,但在咏赞山川的同时,他在内心也不时感到有一丝凄凉。他看见了“不尽长江滚滚来”,但同时也看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他长期客居他乡,颠沛流离,恨时局多艰,但同时也感到自己功业无成,壮志未酬。最后,在颠沛流离中,在湘江的一条船上他抱憾离世。

杜甫是否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即使在西方,这也可能是第一次有人下这样的结论。杜甫最早被英语读者认知,可能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翟理斯的《中国诗英译》和亚瑟·威利的《中国诗歌170首》都收录了杜甫的诗歌。美国诗人庞德的《华夏集》选译了包括《长干行》在内的李白诗歌十首,但没有翻译杜甫诗歌。罗伯特·勃莱在《想起杜甫的诗》一诗中向杜甫致敬,是因为在美国诗人在寻求“新的诗歌可能性”时,杜甫给他们提供一种启发和范例。加里·斯奈德喜欢杜甫的《春望》,不是因为里边的爱国情怀,而是因为“国破山河在”表达了他自己的生态思想。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也许从杜甫的人生和诗歌中找到了它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对于二十一世纪的西方,也许杜甫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30日 13版)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直播预告 | “《诗刊》编辑面对面”对谈
  2.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叶小平的诗》 | 新书上架
  3.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中的工业美学
  8.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2. 古都秋菊芳菲时 诗人兴会更无前
  3. 青春诚不悔,诗意耀中原——“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系列活动侧记
  4.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我与“青春诗会”的故事征集启事
  7.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 《诗刊》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河南开封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