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王星诗集《追梦去远方》出版发行
近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宣传办主任王星利用业余时间独立创作完成的30万字诗集《追梦去远方》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发行。
诗集《追梦去远方》分为三章,第一章“青春拾忆”收入诗歌13首,记录的是作者初中到高中毕业6年间青涩年代的平淡生活。第二章“军旅回眸”收入诗歌86首,表达的是作者参军入伍到退出现役22年间发生的真情实感,第三章“大地放歌”收入诗歌100首,抒发的是作者转业地方工作9年以来感受到的深情大爱。
王星,笔名王者兴、土桥村人,1970年12月生于豫东农村,1989年3月入伍投笔从戎,2009年9月转业成公务员。1983年9月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解放军报》、《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报》、《河南经济报》、《大河报》、《青年导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前卫报》、《文化时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安阳日报》、《长沙晚报》等报纸,在《解放军生活》、《中华诗词》、《大地文学》、《政工导刊》、《军人与法》、《秘书理论与实践》、《基层建设》、《资源导刊》、《南方国土资源》、《西部文学》、《赤峰诗词家》、《普州文学》、《沈丘文学》、《河南土地》、《栾川文艺界》等刊物,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广播电视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等电台,在《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国自然资源作家网》、《红袖添香》、《榕树下》、《西部网》、《大河网》等网站,以及在博客、微博、微信和抖音等新媒体上发表诗歌、散文、杂文、小说等文学作品2000多篇。
作品先后收入《中国文学新人新作选》、《中国散文大系•军旅卷》、《书香•人生——山东煤田地质杯首届国土资源系统读书大赛优秀作品集》、《朴素的绽放——2015华夏散文奖暨中国散文家笔会优秀作品集》、《青未了——鲁迅文学院国土资源文学班作品集》、《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天籁之音——第十四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优秀作品集》、《中国时代文艺名家代表作典籍》、《芙蓉国文汇典藏集第五卷》和《中国当代诗歌典籍》等书中。另有多部作品获得全国文学奖项。
先后参加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首届文学创作研讨班、鲁迅文学院第一期国土资源文学创作培训班、鲁迅文学院第十一期网络文学作家高级研修班学习。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全委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河南分会主席,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会员,西部网络作家协会会员、理事。
出版有散文集《原色》,诗集《行囊》、《流年》,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图书馆、郑州市图书馆、周口市图书馆、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永久收藏。
简 介
作者姓名:王星
通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号1313室
邮政编码:450016
联系电话:17603861605(微信同号)
电子邮箱:wangxing71989@aliyun.com
诗集《追梦去远方》序言
每一个人从来到这个世上到能懵懂记事,就会有拥有一个个不同的梦想,很小的时候,祖父爱好阅读古典诗文,父亲经常到全国各地旅游,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第一个梦想是长大后成为徐霞客那样的人,志在四面八方,足迹踏遍全国,“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初中时,受长篇小说《天涯孤旅》影响,偏爱地理和历史,梦想将来成为一名地质队员或考古队员。高中毕业后,携笔从戎,梦想成为一名叱诧风云的将军,经历两年兵营生活锻炼后,成长为一名陆军军官。服役22个年头之后,转业成为政府机关公务员,在撰写大量机关公文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拾起了搁置多年的文笔,重新走上追逐深藏内心多年的诗人梦想之路。
追梦成为诗人,源于亲人们对我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启蒙。曾祖父王绍章出生在清朝末年,一生清贫,历经磨难,却在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支持祖父进私塾读书,他讲述的神话故事无意中对我进行诗歌创作产生了启蒙作用。祖父王子祥和祖母董金凤均出生于解放前,祖父幼时在私塾读书,成年后提干参加工作,一生酷爱古典诗词,对我进行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祖母幼时家庭贫困,在父亲被土匪杀害,家庭遭受灭顶之灾的情况下,耐受各种痛苦和折磨,和祖父一起建立家庭,养育后代,跌宕曲折的经历成了她口中的传奇歌谣,那些歌谣是我进行诗歌创作的第一素材。
追梦成为诗人,源于家乡浓厚的文化氛围对我的熏陶。春秋时期,家乡为楚国的寝丘,乡人项橐(前504—前491)七岁时为孔子师,被古人推为童圣。《三字经》中记载:“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说的就是项橐难倒孔子的典故。《论语》一书也记载了这个故事,子曰:“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战国策》也有记载:“生七岁为孔子师。” 南北朝时期,家乡的周兴嗣(公元469—521年,字思纂),随家人在西晋“永嘉南渡”时迁徙到江南姑孰(今安徽当涂),13岁时到齐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游学,博览群书,通晓古今,常与江南名士唱和,以其文采飞扬,“才学迈进”而名重一时,经人举荐为官,最高为给事中,专为皇室撰写文稿,一生撰有《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专著百余卷,有十卷文集传世,流传最广、最久远的是他用四字韵语写出,适合儿童诵读的《千字文》,堪称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家乡的这些古人无形中对我从事诗歌创作产生了教化作用,让我在创作歌颂山水田园大自然景色、赞美人间纯真爱情友情亲情诗篇的同时,体验到了美的享受,受到了人生的熏陶。
追梦成为诗人,源于古今中外各种流派诗人对我的激励。诗歌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来自于社会生活,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于我而言,生活中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诗歌,初中时,在家人和老师的影响下,我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积极的生活理念,从阅读的大量古典诗歌中吸取了很多有益的营养。从屈原那里学习到了为实现崇高理想,如何保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精神;从李白那里学习到了处处碰壁,如何培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乐观情绪;从陆游那里学习到了满腔悲愤面对国破时,毅然坚定告诫后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怀;从苏轼那里学习到了面对挫折磨难时,应该持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种积极向上、超越现实的旷达处世情怀。古今中外的诗人们创作了无数优美的诗歌,从思想到艺术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经过时间的磨砺,有些诗歌已经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也让我从中学习到宝贵的创作经验,撷取到丰硕的艺术果实,获得很多孕育诗歌花苞的营养。
诗人,是历史发展的诗意记录者,社会生活的情感抒发者,他们创作的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生活在新时代的我,要在提升自己人生质量、丰富自己人生内涵的同时,把体现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执着意念、扬弃假恶丑的高尚情怀,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在领略诗歌语言美和韵律美的同时,从中获得经典的人生哲理、深刻的人生启示和积极的人生借鉴,获得在困境中生存的力量、与丑恶抗争的勇气,在今后的人生征途中,不断熔铸人生的质量,不断拓展人生的境界,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无论遇到多少挫折,遭受多少磨难,都要高扬起梦想的旗帜,跨越道道人生障碍,朝着理想完美的远方迈进。
俄罗斯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曾经说过:“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独自面对生活,独自面对自己时,我笃定了这样的人生信条,人生足迹要用诗歌记载,幸福生活要用诗歌表达,美好未来要用诗歌憧憬,为此,从初中开始,我用诗歌这种形式把各个阶段的瞬息、平淡生活的足迹和内心的真情实感记录下来了,汇成了这册《追梦去远方》,“青春拾忆”收入诗歌13首,记录的是初中到高中毕业6年间青涩年代的平淡生活。“军旅回眸”收入诗歌86首,表达的是参军入伍到退出现役22年间发生的真情实感,“大地放歌”收入诗歌100首,抒发的是转业地方工作9年以来感受到的深情大爱。
王星
2018年10月于郑州竹桂居
诗集《追梦去远方》分为三章,第一章“青春拾忆”收入诗歌13首,记录的是作者初中到高中毕业6年间青涩年代的平淡生活。第二章“军旅回眸”收入诗歌86首,表达的是作者参军入伍到退出现役22年间发生的真情实感,第三章“大地放歌”收入诗歌100首,抒发的是作者转业地方工作9年以来感受到的深情大爱。
王星,笔名王者兴、土桥村人,1970年12月生于豫东农村,1989年3月入伍投笔从戎,2009年9月转业成公务员。1983年9月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解放军报》、《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报》、《河南经济报》、《大河报》、《青年导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前卫报》、《文化时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安阳日报》、《长沙晚报》等报纸,在《解放军生活》、《中华诗词》、《大地文学》、《政工导刊》、《军人与法》、《秘书理论与实践》、《基层建设》、《资源导刊》、《南方国土资源》、《西部文学》、《赤峰诗词家》、《普州文学》、《沈丘文学》、《河南土地》、《栾川文艺界》等刊物,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广播电视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等电台,在《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国自然资源作家网》、《红袖添香》、《榕树下》、《西部网》、《大河网》等网站,以及在博客、微博、微信和抖音等新媒体上发表诗歌、散文、杂文、小说等文学作品2000多篇。
作品先后收入《中国文学新人新作选》、《中国散文大系•军旅卷》、《书香•人生——山东煤田地质杯首届国土资源系统读书大赛优秀作品集》、《朴素的绽放——2015华夏散文奖暨中国散文家笔会优秀作品集》、《青未了——鲁迅文学院国土资源文学班作品集》、《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天籁之音——第十四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优秀作品集》、《中国时代文艺名家代表作典籍》、《芙蓉国文汇典藏集第五卷》和《中国当代诗歌典籍》等书中。另有多部作品获得全国文学奖项。
先后参加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首届文学创作研讨班、鲁迅文学院第一期国土资源文学创作培训班、鲁迅文学院第十一期网络文学作家高级研修班学习。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全委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河南分会主席,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会员,西部网络作家协会会员、理事。
出版有散文集《原色》,诗集《行囊》、《流年》,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图书馆、郑州市图书馆、周口市图书馆、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永久收藏。
简 介
作者姓名:王星
通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号1313室
邮政编码:450016
联系电话:17603861605(微信同号)
电子邮箱:wangxing71989@aliyun.com
诗集《追梦去远方》序言
每一个人从来到这个世上到能懵懂记事,就会有拥有一个个不同的梦想,很小的时候,祖父爱好阅读古典诗文,父亲经常到全国各地旅游,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第一个梦想是长大后成为徐霞客那样的人,志在四面八方,足迹踏遍全国,“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初中时,受长篇小说《天涯孤旅》影响,偏爱地理和历史,梦想将来成为一名地质队员或考古队员。高中毕业后,携笔从戎,梦想成为一名叱诧风云的将军,经历两年兵营生活锻炼后,成长为一名陆军军官。服役22个年头之后,转业成为政府机关公务员,在撰写大量机关公文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拾起了搁置多年的文笔,重新走上追逐深藏内心多年的诗人梦想之路。
追梦成为诗人,源于亲人们对我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启蒙。曾祖父王绍章出生在清朝末年,一生清贫,历经磨难,却在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支持祖父进私塾读书,他讲述的神话故事无意中对我进行诗歌创作产生了启蒙作用。祖父王子祥和祖母董金凤均出生于解放前,祖父幼时在私塾读书,成年后提干参加工作,一生酷爱古典诗词,对我进行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祖母幼时家庭贫困,在父亲被土匪杀害,家庭遭受灭顶之灾的情况下,耐受各种痛苦和折磨,和祖父一起建立家庭,养育后代,跌宕曲折的经历成了她口中的传奇歌谣,那些歌谣是我进行诗歌创作的第一素材。
追梦成为诗人,源于家乡浓厚的文化氛围对我的熏陶。春秋时期,家乡为楚国的寝丘,乡人项橐(前504—前491)七岁时为孔子师,被古人推为童圣。《三字经》中记载:“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说的就是项橐难倒孔子的典故。《论语》一书也记载了这个故事,子曰:“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战国策》也有记载:“生七岁为孔子师。” 南北朝时期,家乡的周兴嗣(公元469—521年,字思纂),随家人在西晋“永嘉南渡”时迁徙到江南姑孰(今安徽当涂),13岁时到齐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游学,博览群书,通晓古今,常与江南名士唱和,以其文采飞扬,“才学迈进”而名重一时,经人举荐为官,最高为给事中,专为皇室撰写文稿,一生撰有《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专著百余卷,有十卷文集传世,流传最广、最久远的是他用四字韵语写出,适合儿童诵读的《千字文》,堪称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家乡的这些古人无形中对我从事诗歌创作产生了教化作用,让我在创作歌颂山水田园大自然景色、赞美人间纯真爱情友情亲情诗篇的同时,体验到了美的享受,受到了人生的熏陶。
追梦成为诗人,源于古今中外各种流派诗人对我的激励。诗歌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来自于社会生活,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于我而言,生活中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诗歌,初中时,在家人和老师的影响下,我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积极的生活理念,从阅读的大量古典诗歌中吸取了很多有益的营养。从屈原那里学习到了为实现崇高理想,如何保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精神;从李白那里学习到了处处碰壁,如何培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乐观情绪;从陆游那里学习到了满腔悲愤面对国破时,毅然坚定告诫后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怀;从苏轼那里学习到了面对挫折磨难时,应该持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种积极向上、超越现实的旷达处世情怀。古今中外的诗人们创作了无数优美的诗歌,从思想到艺术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经过时间的磨砺,有些诗歌已经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也让我从中学习到宝贵的创作经验,撷取到丰硕的艺术果实,获得很多孕育诗歌花苞的营养。
诗人,是历史发展的诗意记录者,社会生活的情感抒发者,他们创作的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生活在新时代的我,要在提升自己人生质量、丰富自己人生内涵的同时,把体现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执着意念、扬弃假恶丑的高尚情怀,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在领略诗歌语言美和韵律美的同时,从中获得经典的人生哲理、深刻的人生启示和积极的人生借鉴,获得在困境中生存的力量、与丑恶抗争的勇气,在今后的人生征途中,不断熔铸人生的质量,不断拓展人生的境界,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无论遇到多少挫折,遭受多少磨难,都要高扬起梦想的旗帜,跨越道道人生障碍,朝着理想完美的远方迈进。
俄罗斯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曾经说过:“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独自面对生活,独自面对自己时,我笃定了这样的人生信条,人生足迹要用诗歌记载,幸福生活要用诗歌表达,美好未来要用诗歌憧憬,为此,从初中开始,我用诗歌这种形式把各个阶段的瞬息、平淡生活的足迹和内心的真情实感记录下来了,汇成了这册《追梦去远方》,“青春拾忆”收入诗歌13首,记录的是初中到高中毕业6年间青涩年代的平淡生活。“军旅回眸”收入诗歌86首,表达的是参军入伍到退出现役22年间发生的真情实感,“大地放歌”收入诗歌100首,抒发的是转业地方工作9年以来感受到的深情大爱。
王星
2018年10月于郑州竹桂居
注释:
诗集出版信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