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言飞品评诗歌《世界大雨倾盆》
作者:诺言飞 2019年12月31日 14:18
423 收藏
世界大雨倾盆
作者: 蒋卫 2019年11月27日21:37 浏览:1514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秋叶如惊雷
万物苟且如弥陀
一列火车于案牍轰隆隆的开过乡村
它空出的茫茫生死
是十万亩杏花
有了新的住址
一个人的悬崖多么渺小
这庙堂,这卷宗,这忘了的明月缰绳
世界大雨倾盆
无从相认啊,这多余的人间诞生了它的如来
诗评:
诗歌《世界大雨倾盆》的主题意旨似乎让人难以捕捉,却能使读者迅速地体会到一种近乎泛化的悲观主义情绪,产生强烈共鸣。
事实上,诗歌第一节"秋叶如惊雷/万物苟且如弥陀",已开门见山地直接宣叙了诗人观照世界的态度,道明诗歌的主题,是对万物(现实世界)与弥陀(佛)的辨证。
人经受人生磨难,阅尽世间悲苦,内心难免会纠结痛楚,也会挣扎与寄望,第二、三节便是诗人这种思想具象化的表达,也是对诗歌主题的一种例证,现代的悲怆,同时带来新的生机。但很有可能,"十万亩杏花/有了新的住址"并非写实,而是诗人有情感目的的展想。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是站在人性的低处看到世界的,对于个人,"一个人的悬崖是多么的渺小"说出了冷漠;对于芸芸众生,"庙堂"与"卷宗"形成两极对比或者说是反讽,说出了悲愤。诗人不能从"佛法"和"俗法"中遂愿,反而,从深居庙堂的佛(人和神)、从卷宗(社会案件)始作俑者身上看到了悲哀。期待"明月"(象征明净、神圣的幸福世界),结果却是有的人和神"忘记了明月的缰绳",忘记自己的方向。
世界大雨倾盆,暗指世间种种,纷繁复杂,它们使人警醒,亦使人迷惘,"无从相认"。诗人一方面认为,占据着主导地位佛是消极存在的,另一方面又牵强地认可佛存在的现实需要,"这多余的人间诞生了它的如来",始终不能释解纠结的内心,唯有痛斥。
不管怎样,世界始终是走向美好,掌握好自己,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对己对人,生活将越来越广阔。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