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莽相识多年,今年他70岁,诗歌创作也整整50年。他是中国新诗百年后50年的亲历者,见证了中国新诗半个世纪的变革与波澜。50年来他一直站在新诗创作的前列,他的诗不追风,不随潮,不写违心之作;他身体例行,为新诗的发展做了许多有创意、具体而有价值的贡献。
1985 年,林莽36 岁。那时在高校工作,开了选修课《现代艺术认识方法》,较为系统地理解了现代艺术。
林莽在新诗写作上做出的成绩有目共睹。新诗写作50年的前十年,他开始对先锋与现代主义艺术的寻求与探索,在那个缺少真正艺术的年代,与同伴率先尝试了现代诗歌的写作。上世纪80年代初,林莽有意识地脱离群体写作,开始追寻诗歌艺术本质的努力。陈超、叶橹、邱景华等评论家认为,他八十年代中期的一批作品从语言形式、结抅方式上看,都是超前的、独特的,具有了承接中国诗歌传统,启迪后来者的价值。他近些年的写作,风格更为练达,通透,境界澄明。
林莽自1969年开始诗歌写作,大致经历了:1969-1979 的十年初期写作阶段,1980-1989的十年调整和寻找自我的写作阶段,1990-2010年的中期写作阶段,2011- 现在的近期写作阶段。四个阶段,共创作新诗作品300余首,文百余篇。出版诗集、诗文集和诗画集11部。
1968年春天送弟弟去东北下乡,全家合影。
父母、兄弟三人和侄子(后排右二为林莽)
1970年5月,安新县文化馆美术学习班合影
(后排右一为林莽)
除了新诗写作,林莽还为新诗做了大量的实际而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近30年,更多的时间致力于新诗的编辑、出版和发现、培养诗歌新人,创办、组织有特色的诗歌奖项和大型的诗歌活动,并为重现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诗人和群落做出了一定贡献。这些工作简要梳理如下:
食指因种种原因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被诗坛遗忘,他常年住在北京第三福利院,与社会几乎断绝了联系。那些年林莽、黑大春等经常去看望他。林莽一直认为,作为他们那一代的先驱者,食指应该得到他应有的那份光荣。1993年5月18日,林莽组织并主持了食指作品讨论会。这是第一次对食指作品的研讨,近90人参加了讨论会。紧接着又从1996年开始,林莽用了两年多时间收集食指的诗歌、照片和创作史实,访问食指的家人、朋友、战友、医生等几十人,撰写了详细的食指创作年表,为食指“浮出水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98年所编的诗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出版后,又组织了食指回山东寻访以及多次图书签售、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当年的报刊、电视上百次的对食指的报道、介绍,使诗人食指成为1998年中国诗坛最重要的新闻人物,1998年也成为了食指真正的回归之年。这之后,林莽还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蓝星诗库编选了《食指的诗》。
林莽自1995 年,历时3年编辑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并举办一系列活动,为食指重新回到诗歌现场而努力。
这是1998 年12 月食指回家乡时在济南举办《食指之夜》朗诵会。(左起:林莽、桑恒昌、袁忠岳、食指、高小刚、刘福春)
“白洋淀诗歌群落”在当代新诗史上作用和影响已经得到公认,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几乎未被发现,一些文章或书刊或有提及,但提法混杂,需要厘清。1994年初《诗探索》复刊,林莽提出应进行一次“白洋淀诗歌寻访活动”,5月在林莽的组织下,活动如期举行。当年曾在白洋淀生活和访问过的诗人、小说家以及诗人、评论家牛汉、吴思敬、芒克、林莽、陈超、宋海泉、甘铁生、史保嘉、张洪波等二十余人参加,我也有幸参与了这一活动。讨论会上牛汉先生为这一诗歌写作群体正名为“白洋淀诗歌群落”,认为“群落”一词给人一种苍茫、荒蛮、不屈不挠、顽强生存的感觉。此次寻访活动后,《诗探索》发表了宋海泉等多人的回忆和研究文章,为中国新诗史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的历史资料,奠定了“白洋淀诗歌群落”的研究基础。2014年我和贺嘉钰编印《白洋淀诗歌群落研究资料》,更是得到了林莽的大力帮助。
2010 年,谢冕、吴思敬、林莽、刘福春、李琦、潘洗尘、苏历铭、子川、荣荣、潘维、路也、树才、邰筐、谷禾、北野、王夫刚、徐俊国、林莉、哈森、谢宜兴、黑枣、高鹏程、吴玉垒、红旗等30 多位诗人寻访白洋淀。
中国先锋诗歌自身就存在着写作观念的矛盾,到90年代末演化为“知识分子与民间写作”的对立。林莽作为这一时期的亲历者,看到了这一关乎诗歌创作美学与写作发展的大问题,于是在《诗探索》编辑部会议上提议召开一个“打架”的会,这就是他后来具体组织的在北京平谷盘峰宾馆召开的“世纪之交:中国诗歌创作态势和理论建设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诗人、评论家谢冕、吴思敬、唐晓渡、陈超、西川、于坚、沈奇、王家新、程光伟、伊沙、侯马、张清华、小海、杨克、臧棣、孙文波、徐江以及林莽和我等三十余人。会议争论激烈,火药味极浓,会后争论双方发表了多篇文章,进一步阐述各自的观点。此会后被称为“盘峰论剑”,成为了当代新诗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点。
1999 年4 月,林莽提议并参与组织了一次先锋诗人内部“打架”的会议,后被诗人们命名为“盘峰论剑”。这是一次开启新诗新形态的会议,它的历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图为会场一角,左起:于坚、吴思敬、杨克、孙文波、西渡、臧棣)
1998年林莽到《诗刊》社工作。编辑工作中林莽看到许多青年诗人的优秀作品很难在《诗刊》发表,因而《诗刊》被许多青年诗人戏称是与他们无关的“官办刊物”。为了加强《诗刊》包容性并更好地体现其权威性,林莽提出《诗刊》增容为正刊、青年版和诗选刊版三版的建设性意见,构想“一刊在手,能知天下诗”。经过一年的努力,2002年林莽主持创办了发表青年诗人作品的《诗刊·下半月刊》,为新世纪涌现的大批诗坛新秀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他在《诗刊·下半月刊》提倡面对心灵,注重生命经验和文化经验的诗歌写作,为诗坛注入了现代意识的诗歌新风,发现和培养了一批诗歌新人,也开启了诗坛出版下半月刊的新风尚。
1994 年5 月,《诗探索》编辑部举办“白洋淀诗歌群落寻访”活动。与会者到芒克、根子、多多插队的大淀头村,在芒克插队时的朋友张旭家门前合影。(左起:吴思敬、芒克、陈超、张旭、林莽)
在《诗刊》社工作期间,林莽还发现新诗教育在大、中、小学的失位,令我们的新诗成果得不到很好的传播。2002年为更好地弘扬中国新诗,林莽在《诗刊》社发起并组织了“春天送你一首诗”全国大型诗歌公益活动。这一活动得到了众多城市和诗人的参与支持。每年春天全国几十座城市和近百所学校举办诗歌朗诵会、诗歌报告会和诗歌刊物、优秀诗歌卡片的赠送等多种形式的诗歌活动。此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持续了8年,直到林莽从《诗刊》社退休。
2005 年5 月在厦门,举办“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登完日光岩后到诗人舒婷家小座。图为在她家楼梯上留影(上起:徐丽松、舒婷、路也、蔡其矫、李志强、大解、林莽、卢卫平、陈超、刘福春)
1、为表彰青年优秀诗歌写作者,2003年林莽提出并设计了“华文青年诗人奖”。以“一个奖,一个会,一本书,一位驻校诗人”四个一的立体、独特的诗歌评奖模式,开创此种诗歌评奖的先河。至今此奖已持续了17届,有51位当今诗坛第一线的优秀青年诗人获得了该奖项。2004年林莽提出并开创了中国首例“驻校诗人”制度,每年从“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者中挑选一位诗人,到首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驻校一年,目前已有15位驻校诗人完成了在首师大的学习与研究。
2、2011年林莽创办并组织了《诗探索》与莫言家乡高密市合办的“红高粱诗歌奖”。该奖以鼓励诗人写作最为熟悉的地域, 提倡真切的生命体验诗歌为特色,现已举办了9届。
2006 年,李元洛、舒婷、林莽、洛夫和夫人(从左至右)在成都元宵诗会的合影。
3、2016年林莽与诸城琅琊书院合作创办了“发现诗歌奖”。该奖以一篇评论文章和一组优秀诗歌共同获奖,这一与《诗探索》办刊理念相连接的奖项已经举办了4届。
4、2016年林莽与平度“春泥诗社”共同创办了“春泥诗歌奖”。中国“乡土诗歌”写作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变化为“乡村诗歌”写作,该奖项的设立明确地提出“乡村诗歌”的新观念。这一奖项已经举办了3年,并成功举办了三届有关“乡村诗歌”新观念的研讨会。
“华文青年诗人奖”是林莽创办的“一个奖、一个主题诗会、一本获奖诗集、一个驻校诗人”的四个一的诗歌奖项,自2002 年以来已经举办了17 届,共有51 位诗人获得了此奖项、15 位诗人完成了在大学驻校一年的工作。图为第一二届获奖者(左起:北野、雷平阳、刘春、江非、江一郎)和评委叶延滨(左三)、林莽(左四)在海南文昌文庙的合影。
2005年林莽提议《诗探索》增加作品卷,并担任了《诗探索·作品卷》的主编。这一建议促进了《诗探索》这一新诗研究刊物与当下第一线的诗歌写作者的有机链接,让这本创建于1980年的中国第一本新诗理论研究刊物有了更大的活力。
1995 年《诗探索》编辑部成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5 院门前合影。(左起:刘士杰、陈旭光、刘福春、吴思敬、杨匡汉、谢冕、林莽< 后>、陈曦)
1、自1999年到现在,林莽主编漓江出版社版《年度诗歌》20年;主编现代出版社版《诗歌年选》4年。
2、林莽主持《诗刊·下半月刊》8年;编辑《诗探索》25年,主编《诗探索·作品卷》14年。
3、林莽编辑、主编的诗歌专辑和选集更是有很多种,如《诗刊创刊60周年》诗选和理论选四卷本、《中国新诗百年100首》三卷本、《诗探索金库·食指卷》、《中华诗歌百年精华》、《三十位诗人的十年》、《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作品》等等。
这张照片大约是1992 年初,在芒克家中拍摄的。这是一次有外省诗人代表出席的《现代汉诗》编辑委员会会议。从右向左依次是杭州诗人梁晓明,上海诗人默默,唐晓渡、林莽、一平、芒克、鄂复明、杭州诗人金耕、乔朝峰。另外两个是谁,记不起名字了。
50 年,林莽创作了一批有影响的诗歌,写作的同时又组织了大量开创性和建设性的诗歌活动。他既是一位具有现代观念和中国传统风格的有成就的诗人和研究者,也是一位诗歌活动的优秀策划者和组织者。
刘福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出版有《20世纪中国文艺图文志 • 新诗卷》《中国新诗书刊总目》《寻诗散录》《中国新诗编年史》等学术著作,编有《中国现代诗论》《新诗名家手稿》《冯至全集》(诗歌卷)、《牛汉诗文集》《曹辛之集》《谢冕编年文集》等。
林莽,原名张建中,1949 年11 月7 日生于河北徐水。在北京读小学和中学。1969 年到白洋淀(安新县北何庄)插队,同年开始诗歌写作。“白洋淀诗歌群落”的主要成员。1974 年底回到北京,先后在中学和大学工作,后任职于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和《诗刊》编辑部。是上世纪70 年代末“今天文学研究会”、80 年代末“幸存者诗歌俱乐部”成员。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出版诗集、诗文合集、诗画集10 余部,编辑和主编诗歌选集、专辑几十种,撰写诗歌评论和序言等文章百余篇。现任《诗探索》作品卷主编。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