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中的人文主义取向

作者:陈泽亮   2019年12月04日 14:33      597    收藏
陈泽亮(安徽)

        在当今的中国,从事诗歌创作的队伍人数已有几百万人。
        而从事诗歌评论的队伍人数只有一、二千人。
        在这一、二千人的队伍中能真正把诗歌品味得出彩者,可谓是凤毛麟角。
        这种局面的呈现有诸多原因,但在我看来,主要还是因为许多诗评者没有进入诗评的门坎。
        没有进入诗评门坎的最显著标志就是:当今绝大部分的诗评都还在技术主义视域内的行为主义取向方面徘徊。
        所谓技术主义视域,就是把诗歌评论只解读到“语言文章、文学”三个湿性层面。
        所谓行为主义取向,就是评者围绕“语言、文章、文学”三个湿性层面所展开的文字拆解、结构构建、思想探究三个维度的解读。
        一是语言维度文字拆解的解读。
        比如,在某一诗网上,有这样一首诗:

       《站成一棵树》

        在梦的方向游走
        找不到,一个准确的出口

        西风吹来的时候
        花草落尽

        那棵树
        在四季的轮回中
        把瘦弱长成梦

        站成一棵树,翘首
        然后,等待一个词归来

        有位评者对此诗作了如下的一段语言维度的解读:
        作者写的《站成一棵树》最大的赏读点就是语言的模生化表达。
比如,诗中“把瘦弱长成梦”一句就是语言陌生化的表达。语言表达的陌生化是判定诗歌等次的重要标准。在平常语态下,我们都不说“把瘦弱长成梦”,而常说“把瘦弱长成强壮”。而诗中说“把瘦弱长成梦”,显示了诗歌语言的创新、思维的活跃、灵动的呈现。
        二是文章维度结构构建的解读。
        比如,在某一诗网上,有这样一首诗:

        木头人

        那年,一家人饿得吐青水
        小伙伴的杂草下塞满了麦穗
        而我空着手回了家

        夏天,提灌站放水灌田
        家家都争着掘渠放水
        我却在水渠上睡了一大觉

        后来我开始写诗
        就像一个庄稼人
        一心想扶好他的麦子和秧苗
        到了集市上就手足无措

        老妈说,我就是那个木头人
        还是生我时载下的那截河柳木
        老婆在一旁补充到

        在此,我更正一下
        和它们不同。我这块木头
        多了两只手一只笔

        有位评者对此诗作了如下的一段文章维度的解读:
        作者写的《木头人》一诗可供学习之点就是“主题推进”技法的使用。
所谓主题推进,就是一首诗按照一个主题词一写到底。
使用这种思路创作出的诗主题鲜明、诗文流畅。
比如:《木头人》一诗的主题词就是一个字:傻。
第一节的“小伙伴的杂草下塞满了麦穗/而我空着手回了家”描写的是思想傻。
第二节的“家家都争着掘渠放水/我却在水渠上睡了一大觉”描写的是行为傻。
第三节的“到了集市上就手足无措”描写的是心理傻。
第四节的“老妈说,我就是那个木头人”描写的是形象傻。
第五节的“我这块木头/多了两只手一只笔”描写的是情感傻。
      三是文学维度思想探究的解读。
        比如,在某一诗网上,有这样一首诗:
        
        一株草怀念在稻田里劳作过的父亲

        田埂上一株草摇着朝阳
        喃喃细语
        那个老人今天一定会来吧
        好几年没来修理我了
        是不是我咬缺的锄头
        至今还没有修好
        还没说完
        几滴晶莹的眼泪
        落在了旁边的一颗石头上

        石头无语
        被眼泪又砸进泥里一分

        有位评者对此诗作了如下的一段文学维度的解读:
        作者写的《一株草怀念在稻田里劳作过的父亲》一诗可供学习之点就是父爱高度的呈现:
        诗人所创作的《一株草怀念在稻田里劳作过的父亲》一诗在父爱的高度上有新的发现。
“田埂上一株草摇着朝阳/喃喃细语/那个老人今天一定会来吧/好几年没来修理我了/是不是我咬缺的锄头/至今还没有修好/还没说完/几滴晶莹的眼泪/落在了旁边的一颗石头上/石头无语被眼泪又砸进泥里一分”是诗人在父爱度上的新发现:父爱的高度:神。
父爱的高度——神体现在哪里呢?
父爱的高度——神体现在以下四个神境的发生:
从影响上来说,既可有“田埂上一株草摇着朝阳/喃喃细语”奇特意境的发生。
也可有“那个老人今天一定会来吧/好几年没来修理我了/是不是我咬缺的锄头/至今还没有修好”奇特对话的发生。
还可有“还没说完/几滴晶莹的眼泪/落在了旁边的一颗石头上”奇特情景的发生。
更可有“石头无语/被眼泪又砸进泥里一分”奇特动作的发生。
        这种技术主义视域内的行为主义取向的诗歌评论带来了三个问题:
        一是评论思维套路化。
        评不出人类的生存境遇、 评不出人性的复杂深刻、 评不出人生的冲突无耐。
        二是评论思维概念化。
        带着自己的主观人生经验去遭遇文本世界,忽视他人的客观感受去肢解文本人生。
       三是评论方法碎片化。
       没有采用认知学、生态学、心理学等理念。
        那么,我们如何改变这一困局呢?
        在我看来,就是要采用现实主义视域内的人文主义取向的诗歌评论。
        所谓现实主义视域,就是把诗歌评论解读到“生活、生存、生命””三个隐性层面。
        所谓人文主义取向的诗歌评论,就是评者围绕“生活、生存、生命”三个隐性层面所展开的人性冲突、人格转型、人类哲思三个维度的解读。
        一是生活维度人性冲突的解读。
        比如,在某一诗网上,有这样一首诗:

        碎石

        用看不见的光
        击碎胆、肾中的结晶物
        一粒一粒排出体内的疼痛
        用时光的尖锐戳穿健康的谎言
        把岁月打磨过的鹅卵石凿碎
        找寻回眸的片段中之棱角
        而我已经无法圆润如初,沧桑之后
        记忆中残存的沙,用小小的剖面
        在眼角堵住欲流的泪,泪腺干涩
        该哭时不哭,任凭沙暴肆虐之时
        悲伤如碎石,硌痛脚心的掌纹

        有位评者对此诗作了如下的一段生活维度的解读:
        作者写的《碎石》一诗可供学习之点就是:人性冲突
中孤独意识的呈现与超越。
        这种孤独意识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用看不见的光/击碎胆、肾中的结晶物/一粒一粒排出体内的疼痛”是孤独意识的体现一:压力的释放。
“用时光的尖锐戳穿健康的谎言/把岁月打磨过的鹅卵石凿碎/找寻回眸的片段中之棱角”是孤独意识的体现二:信任的缺失。
“而我已经无法圆润如初,沧桑之后/记忆中残存的沙,用小小的剖面/在眼角堵住欲流的泪,泪腺干涩”是孤独意识的体现三:存在的焦虑。
“该哭时不哭,任凭沙暴肆虐之时/悲伤如碎石,硌痛脚心的掌纹”是孤独意识的体现四:情感的绝望。
        如何超越这种孤独意识呢?
我们从文本中不得而知。
这是诗人有意留给我们的思考。
这种思考,在我看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就是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所表达的 “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从心理上,不惧怕孤独。
 第二句话:就是美国作家霍德华法斯特所表达的“假如你在世界上是孤独的,完全孤独的,你就把这种孤独用作你的安慰和你的力量。”:从行为上,要转化孤独。
第三句话: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表达的 “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从习惯上,要适应孤独。
        二是生存维度人格转型的解读。
        比如,在某一诗网上,有这样一首诗:

        研磨岁月流蓝

        四周一片萧瑟,一个人在熬煮时光
       不期待心醉,想让时间沉睡
       我只是大地的一个精灵
会在恰当的时间里,露出本来面目

       太阳在地平线,依然那么灿烂
       实时撞击着苏醒的灵魂
       我就以凝固的姿态站立着
渴望被妖娆熔化

        坚持是另一种放弃
太多期许里,溢满了太多的牵念
        惟有一种目光,在守望
不远不近,在一路伴随着

        蒙头转向的风儿,胡乱地撩起我的头发
        从脸颊,眼前划过
        只有自己的影子一直沉默
        他的内心安静而平和

        收起端庄厚重的气度
        去山的那一边
        解决掉依赖在身上的不需要
        回来时,风景真好

        研磨岁月流蓝
        穿行于世俗尘风
        心里有阳光
        何惧四周一片萧瑟

        有位评者对此诗作了如下的一段生命维度的解读:
        作者写的《研磨岁月流蓝》一诗可供学习之点就是:人格转型中缝补自我的视角与修炼。
        这种缝补自我包括三个层面、十个方向:
        其一是处理好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周一片萧瑟,一个人在熬煮时光”是个人与自然关系的角色主导地位。
“不期待心醉,想让时间沉睡”是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心理适当期待。
“我只是大地的一个精灵/会在恰当的时间里,露出本来面目”是个人与自然关系的人性本我展示。
其二是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太阳在地平线,依然那么灿烂”是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阳光视角。
“实时撞击着苏醒的灵魂”是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谦逊态度。
“我就以凝固的姿态站立着/渴望被妖娆熔化”是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真切行动。
其三是处理好个人与自己的关系。
“坚持是另一种放弃/太多期许里,溢满了太多的牵念/惟有一种目光,在守望/不远不近,在一路伴随着”是处理个人与自己关系的原则:坚守自己。
“蒙头转向的风儿,胡乱地撩起我的头发/从脸颊,眼前划过/只有自己的影子一直沉默/他的内心安静而平和”是处理个人与自己关系的核心:沉淀自己。
“收起端庄厚重的气度/
去山的那一边/解决掉依赖在身上的不需要/回来时,风景真好”是处理个人与自己关系的难点:调适自己。
“研磨岁月流蓝/穿行于世俗尘风/心里有阳光/何惧四周一片萧瑟”是处理个人与自己关系的归宿:坚强自己。
        三是生命维度人类哲思的解读。
        比如,在某一诗网上,有这样一首诗:

        如果还有来生

        因为没有来生
        我要把一切摆平
        儿女,妻子
        事业,家庭
        亲戚,朋友
        老师,学生

        因为没有来世
        我只能选择最重
        八种情放下七个
        只对一个,情有独钟

        亲爱的孩子们啊,
        我和你们没有血缘关系
        可我早就把你们看作我亲生
        天天陪伴着你们快乐成长
        我也变得年轻

        我恨诗太短啦
        不能抒尽我对你们的所有情
        如果真的有来世
        我愿作你们的学生

        有位评者对此诗作了如下的一段文学维度的解读:
        作者写的《如果还有来生》一诗可供学习之点就是:
人类哲思中个体发现的感悟与阐释。
        这种个体发现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相对论。
“因为没有来生/我要把一切摆平/儿女,妻子/事业,家庭/亲戚,朋友/老师,学生”是说明“远与近”的相对论。其中,“来生”为“远”,“现实”为“近”。
“因为没有来世/我只能选择最重/八种情放下七个/只对一个,情有独钟”是说明“多与少”的相对论。其中,“七个”为“多”,“一个”为“少”。
“亲爱的孩子们啊/我和你们没有血缘关系/可我早就把你们看作我亲生/天天陪伴着你们快乐成长/我也变得年轻”是说明“疏与亲”的相对论。其中,“无关”为“疏”,“亲生”为“亲”。
“我恨诗太短啦/不能抒尽我对你们的所有情/如果真的有来世/我愿作你们的学生”是说明“短与长”的相对论。其中,“诗短”为“短”,“不尽”为“长”。
二是转化观。
        面对这种自我矛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诗人给了高明的指点。
这种高明的指点就是要做好自己与自己的和解。
归纳起来,就是树立四个转化观。
其一,在远与近的对立中,我们要有“摆平”观。做好从紊乱走向有序的管理转化。
其二,在多与少的对立中,我们要有“选择”观。做好从融合走向汇焦的决策转化。
其三,在疏与亲的对立中,我们要有“亲生”观。做好从小我走向大我的关系转化。
其四,在短与长的对立中,我们要有“愿做”观,做好从自己走向他人的身份转化。
        这种现实主义视域内的人文主义取向的诗歌评论会促进三个转型:
        一是促进诗歌转型。
        让读者可以从中读出“人类的生存境遇、 人性的复杂深刻、 人生的冲突无耐”等人类学的多难选择。
        让读者可以从中读出“认知学、生态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的学理碰撞。
        二是促进诗人转型。
        诗人要从文字型、文章型、文学型向文化型成长。
       三是促进诗育转型。
       诗歌不仅抒情言志,而且启智促思。
       


        写于二0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十八时十二一分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尚飞鹏长诗集《演奏者》由陕西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
  2.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5. 从一个元素走进一部诗集
  6.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镇江站)成功举办
  8.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9. 第一届“百年保定”诗歌文化节在雄安举行,雷平阳等7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参加
  10. 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启事
  1. 苗霞|诗性智慧:斗折蛇行在有限与无限间——李长瑜近期诗歌论
  2.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5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炸药箱上写诗获赞“当代版《活着》”,陈年喜的“炸裂人生”
  6. 每日好诗第45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星星·诗歌原创》投稿攻略|2025年征订
  8. 第44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0. 我们时代的诗生活 | 诗刊·诗词世界双十一直播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