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李云老师的赠书,有一段时间了。因为自己身体欠佳,与生活琐事所累,读得很慢。但对于诗歌,这种慢也是不无益处的。文学,尤其是诗歌,就是要与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背道而驰。经常遇有到人抱怨,读不懂诗,其实他们该扪心自问,是否真的拿出时间来认真阅读与思考。诗歌不是广告画与口号,想一目了然的人,必然会撞墙。诗歌有点像我们中国的古建筑,是有一个影壁的,你得费心思绕过它,才能入内通幽。
这不并是说,李云老师的诗难读,与一些曲委晦涩、跳脱纵横的诗相比,他的诗是好读的,可以一气而下。但读过之后,诗在你脑中的发酵是漫长的。比如《心墙》里的:“一墙之隔/各自的疆土被各自的灵魂看守/如一位寡妇守着自己唯一的婴儿”。每当我望着街市上来来往往的人流,望着那些陌生的面孔,脑中总会浮现这句话。或许这和我是一位母亲有关,多少能体会到寡妇守着婴儿的孤独与彷徨,用此来诠释现代人的心墙,再恰当不过:既怀希望,又怕伤害;既有萌动,又怕侵扰。
与李云老师相识的时间并不长,仅见过数面,但对他身上的气度印象颇深。要概括的话,则是文人的儒雅与豪客的爽快共存。这点在本书的序言上展露无疑。这篇叫《韧劲:坚守底线及有难度的写作》的序,深切指出了当下诗歌界的一些弊病,并严厉批评。文中提及的诗坛问题,并非高深的论点,甚至可以说,许多诗人都对此心知肚明。但敢把这种“肚明”,掏出来摆在光天化日之下,不能不说是有勇气与魄力的,字字血性。这也是要与“非诗”划清界限的宣言,可要注意,这种宣言并非追逐潮流的标新立异,而是在语言泛滥时代下,被迫的反击与坚守。这也就是作者在序里反复提到的“底线”问题,这个词出现得越多,越表明问题的严峻性,诗人必须勇于为战,以身作则。因此,诗集以一组写梅兰竹菊的《中国屏风》为开篇之作,深意自明。
梅兰竹菊在中国是文人精神气节的象征,历来被读书人奉作人格参照。可惜如今,这种美德传统,被当作过时的东西,无人碰触,甚至担心稍一沾染会被扣上“腐儒”的帽子,贻笑大方。但无论一个民族,还是个人,都无法与传统彻底割舍,且文化中的精粹,是永不过时的。诗人这组诗里分别写道:“接力棒的传来/举着如炬的菊/我是秉承你衣钵的受益者”(《菊》);“而每亲近你一次/都使我变得/虚心而正直//我坚韧地走在/痛苦且有希望的/路上/扁担一样担起重负”(《竹》);“我看到他们干净的行为和/清香传世的操守//插兰为香/我要和他们拜天叩地”(《兰》);“以狂草的写意/把梅的枝干/悄然嫁接在自己缺钙的躯体/从此我铁骨铮铮”(《梅》)。对“四君子”的再书写,就是要唤醒人们的自我修养与反省,在这个物欲四溢的社会,这是多么重要与急需呀。
纵观诗集,除了开篇的《中国屏风》,还有大量含有古典符号的诗作。如《敬亭山蛊》《大唐紫气》《青铜四叠》《桃花潭畔》《大士阁门前》,这些诗名都很美,很中国,光看名字就赏心阅目,令人神往。这也体现出诗人的古典文化造诣与传承。诗人在序中写道,“严肃诗歌写作的学术伦理底线,我认为是向难度写作。”我以为难度写作不仅是要向现代性发起挑战,对古典性的重新开拓与诠释,也是诗人应担起的另一种责任。甚至,考虑到古典性的复杂与庞大,对它的攻坚,比对现代性的摸索更加艰巨。这就需要诗人对古今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动用。《松针无数》这首诗就是典型的尝试,作者在很古典的松针和很现代的中年危机间建立起联系:“庸常的生活需要松针/深扎麻木的穴位”“南山恳请让松针渡我/走出焦虑的中年困境”。这种联系,把中年危机带离了现代生活,放在了漫长的历史,与博大的文化间,把庸俗的时代病写出了悲天悯人的大色彩。
李云老师是安徽人,淮河是安徽重要的河流,一位诗人与他的母亲河,有着必然的联系。诗人讴歌自己的母亲河,几乎如咿吖学语般自然。《水路》这组诗,却未采用直接描写、赞颂的手法来写淮河,想必除了此类诗歌众多之外,与李云老师耿介的性格不无关系。他是淮河真正的儿子,在自家人面前,没有过多的客套与美化,他写的是淮河的细节,是如浪花一样琐碎的生活。七首诗如七个故事,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但终归都是淮河的。“为了记住它/我得重新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它桃花渡吧/其实,它有个更古老的名字/我恰巧是三月桃花开的时节/与它告别”(《渡口》);“棺木一上岸/船上的吃水线就上浮一格/水纹紊乱/船就没有了心思/”(《三河汊》);“他们不再会下河打鱼/他俩是上岸的渔民/为此,他俩就用酒气遮脸/愧对老船”(《织鱼网和补鱼网的人》)。正是这些真实的细节,写活了一条真实的淮河。因为一条河的历史,往往都是泥沙俱下,苦难不断的,如果绕过了苦难写一条河,近乎于背叛。
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反思是自觉的,没有这种自觉,绝不会是位好诗人。组诗《心墙》就体现了诗人的思辨能力。“我一直怀有与鸟一起飞翔/梦想/当这天真的来临/鸟却无辜地让路和停航//我起飞时不敢和任何事物/亲近/人类就是这样保持愚者的警惕”(《鸟在飞》)。你看,人类就是这样的矛盾。他们想飞,以为飞起来就自由了;但飞起来之后,往往又陷入新的桎梏。可见我们的心态,才是决定事物的关键,飞鸟的自由自在绝不仅仅因为一双翅膀。“鱼的记忆是几秒/我的短恨就那么长//恨你干吗?/你不过是饿了才咬我一口”(《短恨》),这是一首有趣的诗,人有七情,其中恨是种强烈的情绪,但诗人一反常态,提出了“短恨”的理念。不但短恨,而且还理解对方,是必不得已才咬了自己一口。这种不拘泥于世俗的豁达心态,令人钦佩。“可能,雕像是唯一渴求速死的/一个表情/一个主义/一个思想/一个姿式/谁试试都不好受”(《雕像》),这组诗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首。诗人几乎是醍醐灌顶地道出一个问题:人们塑立雕像是为了永恒,而作为无法活动的雕像,这无疑是永恒的折磨。的确,谁站在雕像的位置上试一试,都不好受。然而,我们见过了那么多雕像,却为何从没想到这个问题?这就是诗人独特的敏锐与情怀吧。
诗人的公正在于既对所处的现实保持警觉与批判,对他自己,则更加严苛。在序言里,李云老师谈到:“我爱诗、写诗最根本的目的是用诗来洗濯尘世给予我的灰垢,保持思想维度和精神向度的纯正和清洁,不被利我的、世俗的或丑恶的物质所侵蚀或腐败”。可以说,他谈的是一个很现实,也很坚难的问题,而“现实”与“艰难”恰是一些诗人刻意回避的。但在李云老师这里,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是一回事,是否有勇气面对并较量,是另一回事。在《隐疾》这组诗里,他直言不讳,大谈苦恼。暴露自己的“隐疾”,并非是诗人的癖好,或简单的倾诉。诗人清楚,自己的隐疾,也就是芸芸众生的隐疾,可众人并不愿意把自己的隐疾说出来,于是诗人就要站出来,道破皇帝的新衣。
“在阳光下我有影子陪伴/在黑夜里梦是我的朋友/所以,我从不说自己孤独”(《我从不矫情说自己孤独》),这首诗从题目内容,剑锋直指当下的孤独成灾。要知道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应该做的是与孤独妥善相处,而不是逃避或自期自艾。“我总怕自己干出让人耻笑的事/我不知道这个隐疾/你有没有/我也不知自己到底怕些什么/我不握别人的手/也不让别人握我的手”(《我总怕干出让人耻笑的事》),如果说上首诗还在讨论情绪的问题,这首诗则已深入到一个人的品格与自尊。这不禁又让我想到了诗人所说的“底线”,唯有知耻,才能后勇。“欲望之花/时时绽放/心痒的难言之隐/无药可治/我该挠哪里止痒/才能使自己心静如水/坐立安详/行走自然”(《心痒时我该挠哪里》),这首诗里,诗人坦陈了自己面对欲望的挣扎。生而为人,欲望紧缚于肉体与心灵无法摆脱,但敢于谈论者寥寥无几。其实并非无欲望才是贤者君子的表现,无欲望因其不现实反而显得虚伪,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才是人格高大与否的关键。如果一个人许久没与欲望相挣扎,那只说明了一个问题,他已掉入欲望之渊而不自觉。
《仁者的光泽》是组厚重的诗,写的是一些有独特喻意的人。李云老师把这组诗放在诗集的末尾,想必也用心良苦。“仁”从字面上理解即是“二人”,也就是不光有自己,还有他人,仁就是要与他人良好相处,相互友爱。所以这些仁者,考虑的并非自己,而是他人。“我不崇高我却愿做续火者/因为 你走在前列”(《持灯者》);“灵性的草木/是你心中一尊尊佛/你说,你只是请佛救人的人/绳索听后倏然一颤”(《采药者》);“你让一支唢呐说话/嘹亮了一河清洌洌的水/木桨,感叹号一样迎风伫立/如谁的碑”(《摆渡者》);“沐浴黎明之光/是你恒定不变的追求/夜行者背影/如铁移动如山伫立”(《夜行者》)。这些发光的仁者,守着诗集的底线,也守着人间的底线。
用时数月,读完李云老师的这本诗集,感受最深的是,他亦儒亦侠的精神世界,在诗行间如行云流水般奔淌。诗里有大境界,而无小世俗,有大悲悯,而无小恩怨,读之如一场精神美修课明正视听,令人难忘。最后再次感谢李云老师的赠书,并热切地期待着他的新作品。
梅一2019.11.13夜定稿于相城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