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就是生活,欢迎来到由成都广播电视台听堂FM与《草堂》诗刊联合推出的“草堂读诗”,我是读诗人涓子。今天我们来听听高鹏程诗歌《傍晚,石浦港内的几种事物》背后的故事。
70后诗人高鹏程,生于宁夏,现居浙江,中国作协会员,曾获国内多个诗歌、文学奖项,著有诗集《海边书》《风暴眼》《退潮》《县城》《江南:时光考古学》,随笔集《低声部》等。
● ● ●
✦一起来听听高鹏程的这首《傍晚,石浦港内的几种事物》:
傍晚,石浦港内的几种事物
暮色降临,一切都在下沉。
逐渐暗淡的光加重了石浦港黄昏的重量。
东门岛像一条大鱼露出水面的脊背。
铁锚在水底生锈,
少年走进了中年的滞重,
一颗早年的星辰也混迹于甲板下的淤泥。
只有黑暗中的海水,还在用含盐的骨骼
努力挺起一朵渔火。
让人感觉,它和一艘万吨巨轮有着同等的重量。
而港面之上,依旧有轻盈的事物盘旋。
一只白色的海鸟,还在继续翻飞,
并且在翻飞中逐渐脱离了肉身。
哦,这灵魂的纤夫,还在坚持
试图把暮色中淹没的事物向上拔高一寸。
诗歌里提到的石浦,是浙江象山半岛最南端的一座渔港小镇,这里是高鹏程二十年前踏上异乡之旅的第一站,也是他最初开始诗歌练习的地方。高鹏程在这里生活了十年,然后离开。
2016年冬天的一个傍晚,高鹏程重新踏上了这片暗蓝色的土地。眼前的一切和十年前的相似,但毕竟有些东西不一样了。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二十年,时间一点一点消磨着一个外乡少年对于生活的热情和远方的想象。
诗人驱车在渔港马路穿行,很多记忆里叠加的往事开始涌出,于是就有了这首诗。在这首只有十五行的短诗里,包含了三个层面的空间:海平面、海平面以下和港面以上的天空。在诗人过去的诗篇里,海平面就是生活的平面,海平面以下属于记忆和未知的部分,而海平面以上的东门岛,是真实生活中诗人能够到的最高处,再往上,是天空,他所仰望但无从抵达的高度。
渔港马路很长,诗人曾经一度以为,这条路能让自己走完剩下的流年。但是十年以后,他还是离开了这里。再一个十年以后,当他重新回到石浦港,对面的东门岛已经不再高耸,而是像一条露出脊背的大鱼,更多的部分已经没于水中。那些早年他仰望过的星辰,那些理想的闪烁,也沉在水下的淤泥里。人生不可避免地走向沉重甚至沉沦。但毕竟还是有一些轻盈的事物存在。比如那只在暮色中翻飞的鸟,它曾多次出现在诗人早年的诗篇中,鸟儿代表着诗人对那些达不到的高度的向往,曾经在诗人的肉身之外。如今,诗人愿意把鸟儿想象成从自己沉重肉身中分离出去的灵魂。依旧保持着对天空的兴趣,并且试图像纤夫一样拖住诗人不断下沉的身体。
而另一些事物,比如那些港面上的渔火,曾经诗人认为它们是漂浮的,动荡的,轻盈的。但是,如今诗人知道了它们的重量。那些海水中含盐的骨骼在暗中支撑着它们,使用着和支撑着一艘万吨巨轮同样的力量。
诗歌就是生活,“草堂读诗”,有温度、有质感。高鹏程的诗歌《傍晚,石浦港内的几种事物》以及诗歌背后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