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江西横峰县,作为第35届青春诗会的参会学员,我第一时间翻阅了这套由《诗刊》社精心编纂的第35届青春诗会诗丛。
15位青年诗人,呈现了15种风格迥异的创作面貌。若从年龄来看,他们的年龄段分布在24岁至40岁之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里, 16岁的年龄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可以抛掉惯常以“70后”“80后”或“90后”这样十年为一个代际的命名方式,而将这15位诗人看作“同一代人” 。与过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相比,我们这一代人此时此刻正在拥有并经历着最好的时代,诗人们也面临着最大的机遇和崭新的挑战——愈是后来者,愈要拥有一种超越前人、创建个人“不可替代性”的意识。
当我走进诗人们所创造的审美追求的艺术世界里,我最大的感触是,虽然每一位诗人在诗歌的艺术方法、语言意识、美学意蕴等方面的追求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将真实的生命体验转换成了审美的、个性化的诗性表达,都对人类的存在和命运倾注了深切的现实关怀。
海德格尔说,诗乃是存在的语词性创建。诗歌是关乎语言、存在与真理的艺术。显然,从诗集名字《不可测量的闪电》便可看出诗人孔令剑是一位执着地向着新诗现代性挺进的艺术“探险者” ,他深知诗歌不能用逻辑思维来阐述观念,而只能借助于寻找形象这一方式,因此他在诗歌中对存在、时间、意义、死亡等抽象观念的哲学思考,依托于建构在他心灵之上的形体、颜色或图案,“让万物开口说话” 。
纳兰同样喜欢在诗歌中注入哲思,但更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他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元诗写作”的诗学理论。 《诗的锻造》 《词通向变为诗的途中》 《诗的净化》等诗歌都是纳兰对“语言言说”的打开、发现和呈现。由此,诗人的情感经验与语言之间达到了一种精妙的平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纳兰对建设和开拓自身诗学观念的努力。
马泽平是一位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的诗人,他在对西方文学致敬的过程中,很好地融入了中国传统诗歌含蓄内敛的艺术特质。又因其回族的身份,他的诗歌也相应地浸染着他对伊斯兰文化氛围的思考,为我们从多层文化心态的视角来理解诗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可能。
人永远无法逃避的对象便是自己,诗人的写作最终指向的也是自己。一直以来,人的肉身和灵魂的矛盾与冲突都是女性诗人所关注的重点,很多女诗人擅长通过在诗歌中不厌其烦地撕裂、解剖自己的内心而建构起一个女性身份来表达自我的生命体验。而敬丹樱的写作则显得更为温和、率性与洒脱,她的《槐树开始下雪》像一条潺潺流动的溪流。清泉涌动的语言,灵动自然的意象,细腻真挚的情感,在诗人的笔下娓娓道来,构成了一部隽永的女性心灵史。林珊的诗歌里有一种向生活深处开掘、向自我内部审视的力量。“我们所拥有的/只有融化的雪/以及像伤口一样的辽阔” ,内心的独白、灵魂的撕扯,都在诗歌中得到了最真切的表露。黍不语的诗歌有一种安静的气息,就连孤独也如棉布般妥帖、温暖。“我们什么也不会问。也什么也不会说。 ”她擅长将心灵深处的紧张关系,转化成一种对人世富于温度的理解和关照。
吴素贞是一位将抒情与叙事结合得很好的诗人,她以自我的生命经验来反观社会中更多人的生存境遇和人生命运,以饱含深情的语言抚慰那些不被看见的苦痛的心灵,疗治这个时代的暗伤。正如她在诗歌《养一只虎》中所写,“让每一颗在暗夜里浮动的野心,刚好/与虎亲/性相近” ,显然,诗人“养虎”的过程暗喻了其在诗歌写作中的野心。
贾浅浅诗集中的《 Z小姐与J先生系列》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们惯常思维里对诗歌的理解和认知,这是一份包含“隐喻游戏” 、具有异质性色彩的诗歌文本。同样,从她的另一部分书写历史典故的诗歌中,也能看出她对自觉构想并建造个人诗歌版图的现代性尝试。
王子瓜和童作焉是同为复旦大学博士在读的两位诗人,他们对词语和修辞有着极为敏感的触觉,诗歌中呈现出愈发纯熟的写作技艺。在王子瓜的诗歌《洗窗》中,洗窗工在高楼上劳作这一并不陌生的生活场景在诗人笔下,则被转换成惊心动魄的一幕。“笔记本上,思潮腾挪出几个劳工/飘在窗外。 ”陌生化的诗性语言随着情境的展开生成了一股潜藏在暗处的张力,而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诗歌一直充盈着一种由叙述主体的担忧、焦灼累积而成的紧张感,“如今那火焰的红色/燃烧在日夜冲刷着我的海浪上。 ”整首诗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喻。童作焉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和追求,从其齐整有序的诗歌题目中便可窥见一二:《隐身术》 《返乡术》 《轮回术》 《失眠术》 ……作为审美的创造者,他喜欢让我们这些审美的接受者猜谜。毫无疑问,他终会如愿“成为一条鱼” ,“只管自得自在,像是隐身于水” 。
胡飞白、周卫民、漆宇勤和年微漾等诗人都在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捕捉和把握的基础上,对世界的现存样态作了深入的透视和探索,形成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形式与意义的新发现。胡飞白的诗歌总体基调是平静的、和缓的,诗人仿佛时而哼唱一首静谧的、忧伤的曲调,时而在思想的风暴中展开灵魂的拷问,抒情直接又张弛有度。周卫民擅长从微小的事物着手,在那些最普通最平凡的时刻里捕捉诗意的灵光闪现,在克制、沉稳的叙述中,诗歌渐入澄明之境。
漆宇勤是一位身处世俗生活漩涡却又心藏静谧花园的诗人,这种“靠山而居”的归隐情怀,在如今的城市化高速发展、人心普遍浮躁的现代社会,弥足珍贵。年微漾的诗歌有着一种南方海岛般潮湿的气息,“雨水的拖沓,像一首诗/缓缓流传” 。仅仅这一句诗便形成了他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气质。
当然,如果诗人们过于沉湎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直白表达,则容易陷入抒情泛滥和现代性缺失的险境之中。这也是诗人们需要警醒之处。
这套第35届青春诗会诗丛从个体和整体两个维度呈现了新时代背景下青年诗人们的精神气象。同时,新的要求也被提出来——如何使诗歌进一步介入社会、历史和时代,如何在诗歌中深入开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情怀的现实精神,如何追求立足于自我而又超越自我的诗境,从而实现一种更丰富、更开阔、更包容、更具有个人标识度的写作,是这15位诗人今后继续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