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评《父亲》
作者:雷青山 2019年10月18日 09:50
392 收藏
父亲
官玉树
时光的入口,堆满修辞学
被夕阳架空的词语,变成
一只鸟,遥望光阴下坠的弧线
脚下的泥土,石头,草木,尘埃
有了新定义,慢慢地,和村头的小土堆
结成了新的家,生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每一寸黄昏,都有自己的白昼
就像每一片白云,都有自己的归家
风是修正主义者。只有思念的信仰学
才扎根泥土,拨开黑暗的泥泞
翻越路上的藩篱。
在自己的小宇宙里:他用沉默耕种
用身体支撑起四季的轮回,在自己的骨头里
埋下种子。
在谈到每片黄叶背后的绿色纹理时
他的眼睛里顷刻间蓄满了流水
他摇一下身,便是一掬灿烂的水花
他再摇一下身,便是日落长河
【作者简介】
官玉树,男,70后,广东普宁人。早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系,一直秉着一颗虔诚的心,认认真真地生,勤勤恳恳地活。写作是一种修行!
【雷青山点评】
诗人在极力营造一种陌生的叙述环境,给人在时间上有交叉转换之感,更让空间具备了立体影像的效果。评价一个人,往往是由一些具体的故事引出,再表达出对所评之人对事对物所持的态度。
诗人在评述自己最至亲的人——父亲,想说的话太多,却被“夕阳架空”。于是,设定一个独立个体“一只鸟”,以旁观者身份在观察自己的父亲,似乎是在“避嫌”。 “泥土”、 “石头”、 “草木”、 “尘埃”都见证过父亲的璀璨,“和村头的小土堆 结成了新的家”是归宿。这一切又是自然的,解释成宿命也不为过,把时间的逝去说成“每一寸黄昏,都有自己的白昼”,再比喻成“就像一片白云,都有自己的归家”,白云飞渡,时光逝去,这便是一个旁观者看到的父亲的“哲学体系”。
而个体在周围环境里,往往避免不了被人误解,曲解,甚至诽谤,所以诗人说“风是修正主义者”,那么父亲在自己的环境里也逃脱不了。如何在风言风语里探究一个最本真的父亲,诗人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要从内心的思念出发,“翻越路上的藩篱”,“拨开黑暗的泥泞”,走进父亲的“小宇宙”去寻找,父亲“在自己骨头里 埋下种子”,骨头里就是骨髓,在骨髓里播种那是多么的深刻,说明父亲对土地的是多么的热爱啊。经历“四季轮回”,种子从发芽、青绿到枯黄,父亲都在精心呵护,参与其中,就像他自己的一生一样,追求本真,随遇而安。父亲为什么会“在谈到每片黄叶背后的绿色纹理时 他的眼睛里顷刻间蓄满了流水”,就是因为他对土地的真与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他觉得每片叶子里都流淌着他的血液。
这首诗不失为一首佳作,诗人没有按照人们传统的情感宣泄惯性去写对父亲如何如何的思念,而是从细微处,从父亲周围的环境里去探究最原始最本真的父亲。语言处理上看似近乎是一种平叙,没有强烈的感情渲染与吐出,但始终不乏佳句,例如第一节中的
“每一寸黄昏,都有自己的白昼
就像每一片白云,都有自己的归家”
采用双重比喻,把光阴流逝比作是黄昏与白昼交替,还不形象,再比如成白云,白云不是静止不动的,这就更呈现出了光阴流逝的动态效果。
再比如,最后一节中的
“他摇一下身,便是一掬灿烂的水花
他再摇一下身,便是日落长河”
这两句如魔术般呈现,更具画面感,隐喻深刻,一摇是灿烂的水花,这是人生的过程,一摇是日落长河,这是人生的归宿。读来宽阔大气,隽永流长,引人无限思考。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