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晋如:学国学必须从学诗开始
作者:徐晋如 2019年09月23日 17:06 国学正典
1042 收藏
诗人徐晋如讲学国学必须从学诗开始
——龙华区“五彩周末”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周末文化讲堂第四十六期
9月21日下午15:00-17:00,当代著名诗人、学者徐晋如教授在深圳市龙华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报告厅的讲座《学国学必须从学诗开始》,从五个方面“国学从诗教开始、国诗的创作与欣赏、诗词欣赏所必备的常识、为什么学诗要遵循格律、近体诗的声律规则”,为听众们解析了国学中诗词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学诗。
徐晋如教授谈国学溯源为国学即国人之学。国学的根本价值在于安顿人心,让中国人重新成为中国人。徐晋如教授引用孔子所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告诉我们文化之化,是教化、化成的意思。中国古代社会,就像是一所大学校,故国学的核心,就是人的教育,让人生命成长、性情完善的教育。
国学的标准与入门的途径,是程颐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也是顾炎武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徐晋如教授推荐国学三书诗四观:唐诗三百首、四书章句集注、古文观止。
徐晋如教授引用孔子关于人格教育的三大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王阳明《传习录》中的节选,讲述君子人格应当是合度的、中庸的,表现在性情上,则应当是温柔敦厚的。
我国向称诗国,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更无愧国诗的称号,古代的贤臣高士,几乎没有不写诗的。一部中国诗史,就是中国古代那些品格最优秀的士大夫的心灵史,体现的是真、美、善的光辉。国诗的音律节奏,合于天籁,便于口吻,一唱三叹,韵味悠长,是最美的文体;文辞更要求典雅隽永,而文辞吐属上的雅,正是抵御痞子精神、流氓气息的最佳防线。一个习惯了高雅的人,是很难忍受堕落的。
国诗由真发端,达于粹美之境,而终以止于至善作为其旨归。读诗、学诗,会让人不满于做一个只关心一己之得失的“小我”,而成就宇宙人生的“大我”,让自己更有历史感,更懂得人生的价值所在。
〇国诗的创作与欣赏
徐晋如教授引用“张志岳《与青年朋友谈怎样欣赏旧体诗词》要学习旧体诗词,也就必须会写作旧体诗词,而且还必须写得比较好。”“程千帆《学诗愚得》因而从事文学批评的人,不能自己没有一点创作经验。创作实践愈丰富,愈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理解他人作品也就愈加深刻。”告诉我们诗的欣赏和创作,要勇于学习和创作。
〇诗词欣赏所必备的常识
徐晋如教授讲诗词首先是声音的艺术。诗词有“诵、吟、歌、唱”四个方式。诵为诵念,适合于古体诗。吟为近体诗声律的本质,原则:平长仄短,韵脚回环。歌是根据字的四声确定音乐旋律的上下行关系。唱是有相对固定的曲调。不懂声律,就没法正确欣赏诗词。又介绍典故在诗词中的作用,说典故就是诗人的黑话,不懂典故,也无法正确欣赏诗词。比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大多数人不知道灵犀一点,是指点燃犀角,也不知道凤翼是唐代的游戏,所以就很难准确理解这两句诗。
〇为什么学诗要遵循格律?
徐晋如教授讲写诗要遵循格律,只有严格遵循格律才能写好诗词。近体诗的基本要求:2、首句如果最后一字是平声,必须入韵,但可以放宽到邻韵。3、一联中上下句要对,上联下句,与下联的上句要粘。不允许失对失粘。徐老师引用法国学者保罗· 韦拉里(Paul Valéry ,1871- 1945)的话,指出:“诗中韵律之功用,正以吾人出言下笔太过轻易,遂特设此种种严密复杂之规矩,作为抵抗之材料。” 又曰:“此等枷锁羁勒,能常紧束诗人之天才,使不至一刻放纵怠惰, 而率尔粗心吟成劣诗。”解释了为什么不讲格律,就写不出好诗。他并且列举当代的一些文化名人的烂诗,说明这些人因为不知格律,所以写出来的“诗”都是庸情劣句,不忍卒读。
〇近体诗的声律规则
徐晋如教授用动画的形式,只用十分钟就让现场听众明白了近体诗的基本声律规则。
从五言到七言应为“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恒等于平平仄平仄,但平平仄平仄的下句要对仄仄仄平平。在作诗时除了平仄以外,还要注意避免三平尾和孤平。比如李商隐的名句“一弦一柱思华年”,思念去声,是悲伤的意思,思华年就是悲华年,为什么李商隐不用悲华年呢?就是为了避免三平尾。
我们要从读写中学平仄,徐晋如教授推荐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我们也要知典故方知诗意,要有修养才能写出古雅的诗词作品。
本期讲堂活动获得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支持,到达现场的市民年龄层次涉及广泛,文化像一束光,照亮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心田,在讲座的最后,老师和观众踊跃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活跃,群情激昂。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