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年会暨江汉大学新诗学诗丛研讨会”在江汉大学举行。活动由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江汉大学主办,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出席并讲话。叶延滨、梁平、李文朝、杨克等诗歌委员会委员,以及李强、柳宗宣等30位诗人代表参加活动。
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在致辞中传达了中国作协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精神。他表示,在庆祝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们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的一系列论述,这些论述共同构成的习近平文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繁荣诗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当下,诗歌创作在不同文学门类中最为活跃,这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一个健康的国家和民族需要诗歌,而诗歌文化的建设需要正确思想的引导。诗歌委员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繁荣诗歌创作,让更多的诗人参与见证人民创造新生活的美好实践。最后,他对诗歌委员会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大家集思广益,为下半年工作献计献策。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对诗歌委员会此前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说,诗歌委员会是中国作协领导下的专门委员会,对于诗歌繁荣发展发挥着专业的正面引导作用。今年上半年,诗歌委员会主办的多个活动都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希望大家在年会上进一步增进了解,交流工作,取得新的收获。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梁平,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李文朝,以及杨克、王久辛、刘福春、阎安等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就下半年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出建议。梁平向大家介绍了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筹备情况,他谈到,“通过成都国际诗歌周、草堂诗刊、杜甫草堂三大诗歌符号,成都对外与世界交流,对内向社区、大学渗透,诗歌已经成为成都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李文朝从旧体诗根深蒂固的“假古董”现象谈起,表明在创作中存在拟古的审美误区,提出了旧体诗向新诗学习时代精神的倡导。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江汉大学新诗学诗丛研讨会”、“当下的中国诗歌与国际交流”讲座。
江汉大学党委书记、诗人李强表示,江汉大学有新诗研究机构,有现当代诗学批判教育部名栏,有诗歌选修课、活跃的学生诗歌社团、活跃的校园诗人和不间断的诗歌活动,有与人民文学、中国校园文学的友好合作,有系列诗歌出版物,有一批诗人、评论家朋友,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悉,《江汉大学新诗学诗丛》由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和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策划、新诗研究所编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共分五卷,包括李强新诗自选集《潮水来了》、柳宗宣新诗选集《笛音和语音》、刘洁岷新诗选集《在蚂蚁的阴影下》、靳小蓉首部诗集《隐逸在白昼》,以及江汉大学79名学生的新诗作品合集《漂流瓶:江汉大学学生新诗读本》,集中展现了江汉大学诗教工作尤其是新诗创作和新诗教育的重要成就。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肯定了江汉大学在新诗创作和新诗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并结合具体文本,分别从评论家、编辑家、诗人的角度对李强、柳宗宣、刘洁岷、靳小蓉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差异进行了详细剖析。诗人李琦、翻译家高兴还谈到阅读大学生作品集的感受,他们表示,这些年轻诗人具有一定的潜力和功力,并以长辈的身份指出作品中存在完成度不够、意象过于跳跃、表达不够节制等问题,同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中国拥有悠久的诗歌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汉语诗歌写作仍旧保持着活跃度,不同历史阶段的优秀诗人都奉献出了许多经典作品。在题为“当下的中国诗歌与国际交流”的讲座中,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向江汉大学的学生们介绍了他对当前国际诗歌交流的思考。他谈到,经济水平是文学和诗歌进行多元国际交流的重要前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诗歌与外部世界的整体交流都是被动的、不对等的。中国经济水平、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为国际性的文化交流奠定了物质基础,当下国际上对中国诗歌的眼光更为开放,了解更加全面,我们在国际诗歌交流中更加平等、多元,许多重要的国际诗歌活动都能看到中国诗人的身影。
讲座还谈及伴随国际诗歌交流加强而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第一,我们的诗歌写作应该回到汉语语言和汉语诗歌写作传统本身。诗歌语言的微妙在另一种语言中是无法传达的,越是在国际交流中,越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审美定势和诗歌特质。第二,国际性的诗歌交流是一种相互影响,如果不了解对方的诗歌传统,就很难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如何推动中国当下优秀作品的介绍和互译非常重要。欧洲有翻译坊,我们鲁迅文学院也有国际写作计划,为国外诗人和批评家提供了解中国、深度交流的机会。第三,国际诗歌交流对于国家整体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它聚集了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信仰和不同职业的诗人,通过诗歌交流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交流,促进人类和平。目前,中国举办有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成都国际诗歌周、泸州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等国际诗歌交流活动,与外部的交流进入更加平等、多元的状态。第四,国际文化交流应该放在对外文化推广的战略高度,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更好的机制,彰显国际思维,把中国故事进行世界表达,把中国文化传播给在思想领域有影响力的人群,让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在其他语系中得到整体推广。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