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诗人真挚情感的诗行
——《一地阳光》读后
李显福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石子的这部诗集。这本明白晓畅、形象生动、亲切自然的集子是诗人对家乡、故园、亲人、土地、花草木石以及一切给他以记忆、给他以感触的人和事物的深情礼赞和发自肺腑的歌吟。诗人犹如一个在家乡的土地上四处游走的行吟诗人,摄进眼帘的世间的一切物象,花草鱼虫、飞禽走兽、春夏秋冬、故园水井、五谷杂粮……只要瞬间触动了他的隐藏于心底的灵感,就会诗情大发,即口成章,歌而颂之。
他颂鸟:“那清脆悦耳的音符/想扣开谁的心扉”,“春天涌动的韵律里/荡漾着痴情的鸟鸣”;他颂蝴蝶:“许多白蝴蝶,怀揣五月的阳光/以圣徒的方式,虔诚地寻觅”;他颂桂花:“那一缕花香,从窗前的枝头/出发。从我的心底出发”;他颂樱桃:“你这春天的杏眼/勾引神迷意乱的太阳”;他颂桃花:“在静穆的空间里/展示夺人心魄的艳丽”;他颂乡村小路:“春节的喜庆掩藏不了它的苍老和衰败/就像我刚刚遇见的多年不见的乡亲”;他颂母亲:“母亲一手拽枝,一手采桑/不凋谢的形象,组合成一幅水彩画”;他颂父亲:“站在云天上,父亲的脊梁弓成/铜色的鼓,任阳光热情捶打……父亲挺起脊梁,长成秋天里/一棵金色的稻”……总之,养育自己成长的家乡的土地、儿时玩乐嬉戏的故园、心情劳作的长辈亲友,给予自己知识的母校……诗人都歌而颂之。
通过这些带着诗人真挚情感的诗行,还读到了诗人饱含深情地对改革开放给古老的乡村故园带来的巨大变迁的赞叹,对新农村建设的深情讴歌,不管是环境、物事还是家乡人们的衣著、思维都能反映出来现在农村的巨大变化:“于是,老人的脸红光满面/于是,晾衣杆挂一串五彩缤纷/于是,红白小楼如菌子般生长”;“于是,小镇挺起/钢筋水泥的脊梁/于是,小镇绽放/五彩缤纷的花朵”;“那些鲜花和鸟鸣,那些太阳和月亮/被我的老乡们当成了美味佳肴/放进生活的铁锅里有滋有味地煎和炒”……
家乡给予诗人灵感,家乡使诗人诗情勃发。许多人歌颂家乡,书写家乡,但像这样几乎是细致入微地歌吟家乡的人和物事的,恕我直言,可能不是太多。像诗人的家乡这样的地方也许到处都是,但为什么他却能见到什么都可以变成美丽的诗行?我想一个根本的原因还是那句老掉了牙的老话:“文学来源于生活。”假如诗人不是生于斯、长于斯,而且又工作、生活于斯,而是工作、生活在外,即使对家乡有着浓烈的眷恋,偶尔也回到家乡,但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般的感受家乡,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唱出这些朴实、真切的诗句来。
整个诗集,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莫测高深,没有艰涩晦暗,一行行句子都是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流出,淡雅、清爽、朴实、明丽清亮,一读就形象于眼前,恰如“床前明月光”、“鹅、鹅、曲项向天歌”般给人以读诗的享受。
明白晓畅、朴实真挚这些优点贯穿整个集子,但要真正做到这个优点,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句句大白话分行排列起来就可以成诗的。因此,在个别地方有流于直白浅露,犹如叙事文章的平铺直叙,缺少凝炼概括,换句话说,少了一点诗味儿。如《生产队保管室旧址》。也许,有人说,这就是诗,现在流行的一些诗就是这样,合起来就是一篇平铺直叙、甚至有些啰嗦的文章。但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这不是诗,也不应该去追求。诗还是应该雅一点,耐读一点。
(作者介绍:李显福,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已出版长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以及新闻采编专著共15部。)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