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受众刍议 郝志远
作者:杨青 2019年03月13日 10:15
300 收藏
这或许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从《诗经》《乐府》、唐诗、宋词,到现代诗,诗歌一直伴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是滋养人们精神的丰富营养。随着社会的变迁,诗歌的体裁、表现方式、内容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对诗歌的认识和态度也在不断变化。
诗,写给谁看?不加思考,会觉得这是个简单的问题,甚至觉得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并作出正确回答的问题。
有人说,诗是写给诗人看的。毫无疑问,诗人是诗歌的基本读者,大部分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具有阅读和交流的愿望。一个真正的诗人,喜欢自己的诗,也会欣赏别人的诗,会为诗人辈出,诗歌蓬勃发展的局面而欣喜。但是也不尽然,也有的诗人只喜欢自己的诗,排斥别人,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心胸狭隘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诗人,这种孤芳自赏的弱点使他缺乏对人类的深切关心,一个仅仅以自身名利为写作动因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伟大诗人的。同时,把诗的读者仅仅设定为诗人这个狭小的范围,显然是不够的,事实上也不是这样。远远超出诗人的范围,一个分布极为广泛、生生不息的诗歌读者群体,从来都是存在的,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这也正是诗歌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有人说,诗不能写的太好懂,看不懂的诗才是好诗。对这种看法,我不敢苟同。众所周知,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就是以通俗易懂著称,据说他写出诗以后要先读给洗衣服的老太太听,能听懂才会定稿。当代有不少影响较大的优秀诗人的作品,也是通俗易懂的。当然,也有一些风头强劲的诗人,作品得到一些影响较大的刊物青睐,但是作品确实很不好懂,近乎晦涩,有的包含着可贵的精神文化元素,有的却让大多数人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这样的诗,就只能给范围很小的人读了。至于是不是好诗,我不想多评价,也无力作出很恰当的评价。但是就其晦涩难懂的一面来说,很多人是不赞成的。
有人说,好懂的诗才是好诗,我认为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过于直白,不善于运用比兴、含蓄等传统的诗歌写作方法,也缺乏现代的诗歌写作风格,失去了诗歌应有的表达技巧,就失去了诗歌应有的美感。在遵守语言文学和诗歌创作基本规则的前提下,避免晦涩难懂,力求能够让更多的人读懂和喜欢,受到影响,产生共鸣,应当是一个诗人追求的正确目标。
诗歌好还是不好,由谁来评判?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关系到诗歌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有必要搞清楚,给予正确的回答。一般来说,由比较专业的团体或班子,通过比较科学的方式,从专业的角度,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诗歌作出评价是可行的。但是,这种评价不能代替读者的评价,读者的评价也不能作为对作品水平和价值的结论性评价。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的创作有其规律性,以官阶、名分、人数多少等标准去评价诗歌的好坏,是违反客观规律的。有的好作品,也可能会在很多年后才能被发现,才能得到公正的评价。
回到本来的题目上来,我以为,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尊重和支持诗歌风格的多样化,鼓励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人,创作更多适合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兴趣、不同审美标准、不同文化需求的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才是有利于诗歌繁荣发展的正确方针。作为诗人,可以保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并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创作能够适合更多读者需要的优秀作品,但应当充分尊重不同群体读者的审美自由,而不应当把是否喜欢自己的作品作为衡量读者水平的唯一标准。同样,作为读者,也应当充分尊重作者的创作自由,而不应当把作品是否适合自己的口味作为衡量作者水平的唯一标准。有关的社会团体也不应当以自己的好恶作为衡量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当以包容的态度,支持和保障作者的创作自由,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为诗歌的健康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郝志远 2019.3.1)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