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诗人李元胜也不例外。四川广安武胜,在他的诗里这样“再现”:“只有从未离开故乡的人/才会真正失去它/16岁时,我离开武胜/每次回来,都会震惊于/又一处景物的消失:/山岗、树林、溪流……那些已不存在的事物/仿佛自己是一张美丽的旧地图/仿佛只有在我这里/故乡才是完整的/……”1983年李元胜从重庆大学电机专业,1985年进入重庆日报工作。居住在重庆,这个有山有水,地理很“魔幻”的城市,也带给李元胜无尽的诗意资源。2014年李元胜因诗集《无限事》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授奖词中称“他的诗安静、内敛,具有考究的结构感、叙事性和音乐性,跳跃性强又具内在逻辑,语言干净、洗练,体现着优雅的诗情和活泼的思力。”
2015年,因一首《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被歌手谱曲演唱,更是让李元胜的诗名超出了诗歌圈。2017年他获得中国作协《诗刊》颁发的年度“陈子昂诗歌奖”之最有分量“陈子昂年度诗人奖”。作为一位专业级的昆虫摄影师,他出版过《中国昆虫记》《昆虫之美》《昆虫的国度》等作品。2019年新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李元胜,倾听这位安静的诗人,内心的诗意世界。
封面新闻:现在社会剧烈转型中,很多事物在消失。表达故乡是很难的。您觉得,作家、诗人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故乡?您自己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李元胜:我认为,身处在这个巨大变化中间的我们这一代,甚至前后几代人,还很难全面地,冷静地,理性地对这个变化进行评估。但是我们的记忆变化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整体最难保存童年记忆的一代人。故乡是许多人存放童年记忆的地方,但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乡已经失去这个功能。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对故乡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这样的体验,是值得珍惜的文学资源。我个人觉得,这一部分经验,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有效的表达。
封面新闻:您在微信公众号“无限事”里推很多“诗人最满意的十首诗”。很受欢迎。在您看来,好诗之间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就您观察和感受,中国当代诗歌整体水平是怎样的?
李元胜:大约2000年前后,我参与了中国网络诗歌运动,正是那个经历,让我发现我对中国当代汉语诗歌的整体状况和优秀诗人,所知甚少。我就给自己做了一个规划,尽量系统地,对同时代的诗人,进行关注和研究。没有任何的目的,只是零星的阅读,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好奇。这10多年来的阅读,给了我很大的精神满足和惊喜。中国当代汉语诗歌,整体上,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就的。而这个成就,并未得到其他领域和全社会的关注。正是有这样一个阅读和研究过程,我在做自己的诗歌微信号“无限事”的时候,就设计了一个诗人自己最满意的10首诗歌的专栏。从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角度,去呈现中国当代诗坛的基本面貌。关于好诗可能有很多说法,但不可避免的是,好诗,必须呈现这个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体验的独特性。这恰恰是不可能被前人发现和阐述的,它们是整个汉语的阴影部分,它们在我们中,选择合适的喉咙来发出声音。而我们的训练正是为此准备的。
封面新闻:重庆的城市地理很有节奏感。有山有水有城市有乡村。重庆对您的写作有怎样的意义?
李元胜:重庆是一个适合写诗的城市,大开大合,有山有水,错落有致,城市和人都富有激情。重庆文学的主力军一直是诗歌。我之前的几代诗人,在全国都是有影响力的。重庆还是一个重要诗人的输出城市。很多优秀诗人,都是从重庆出生,或者学习,或者工作,然后,到了别的城市。重庆也是我最重要诗歌写作资源地,我的作品大部分写于重庆,其中又有很多题材也来自重庆。
“我从森林与河流之间,获得过很多教益”
封面新闻:比起天赋,您认为技术在诗歌写作中,是怎样的重要性?
李元胜:语言技术是写作的基础吧。有过足够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才会有基本的技术修养,之后,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没有能力,就不足以表达出,你自己发现的,幽暗经验的(内容)。我自己确实遇到过极有天赋,但修养不够的才子,他们的很多作品,天分高,但完成度不够,在创作中遇到了技术的短板。对于写诗来说,语言是一群烈马。要控制并运用它们,只有胆量和天赋是不够的,还需要完美的技术。
封面新闻:您不仅是位诗人,还爱好摄影,出版过好几本关于昆虫的摄影作品。那么这种对于瞬间和画面的捕捉,对您的诗歌写作有怎样的影响?
李元胜:对自然的考察越是深入,对人类以外的物种越是熟悉,就越有机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天籁。多数时候我们,深居于人类的建筑之中,所接触的自然,不过是剪裁之后的自然。这两种自然的差异是很大的。十多年的自然考察,对我的诗歌写作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也是具体的。我的很多诗歌,源于野外的行走。从诗歌的句型,到诗歌的结构,我都从森林与河流之间,获得过很多教益。
封面新闻:您的作品在读者中接受度颇高。你如何看待诗歌与受众之间的关系?
李元胜:总体上来说,当代诗歌在公众阅读中,仍然是很边缘的。当代诗歌仍处在迅速的发展中。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新的诗意,开辟新的疆界,仍然是诗歌界的首要问题。我相信,当代诗歌的边缘地位,仍然会持续。当然,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诗歌的体量更适合微信时代。朗诵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在当代诗歌以及它们的衍生品里,得到共鸣。当代诗歌也在逐渐拥有一个,稳定的小众读者群。部分作品,还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已经是令人欣喜的现象了。我们要学会以平常心,看待,艺术探索,和公众之间的距离,不止是诗歌。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