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受党报评论君邀请,今天我们来聊聊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
昨天晚上,《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最后一场擂主争霸赛上,“四朝元老”陈更战胜了“两期擂主”孙晓婧,夺得冠军。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最后夺得冠亚军的两位选手都是工科博士。陈更在北京大学,学的是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孙晓婧则在中科院就读,专业是空间环境及其效应。乍一看,这俩人的专业背景,和诗词都相去十万八千里。
除了决赛这两位外,这几季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有很多表现亮眼的选手都是理工科出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师、航天工程师、核电站高级操作员、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导弹工艺员、海洋采油工程师……一个原本以为文科生会更胜一筹的诗词比赛,却成为工科生的“神仙打架”,这让不少人有些不解。其实,在知识竞赛型的电视节目中,取得好成绩不仅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大量的诗词储备,还关乎临场发挥、答题技巧、心理素质等等因素,对诗句精妙的理解、对诗歌深刻的阐释等,反而退居其次,更不用说文体、风格、流变这些专业性问题了。也正因此,学科背景的重要性,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而换个角度看,这么多理工科“学霸”热爱诗歌,本身也意味着,诗歌或许正是基于人类文明的一种“基础性知识”。的确,对于诗歌的感受,可能会因为理解能力、学识水平而有差异,但根本的审美、意境、趣味,却是共通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思乡、“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的思念,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豁达、柳永的缠绵,既是表达风格,更是阅读感受。诗歌启发人的情感、心智,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感受,又岂因文理有别?换个角度看,诗歌展现的永恒魅力,本身即是文学的一种胜利。
正如孙晓婧在节目中所说,她当初选择空间环境专业,是因为小时候爸爸带她看星星看月亮,跟她讲“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激发了她对于世界的好奇心。陈更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深读诗词让我的生命更宽广厚重,能更耐心、更坚忍地面对艰深曲折的科研工作。”不仅是她们,更多的科学家们,也是在诗歌中找到滋养。数学家苏步青从事诗歌创作几十年,曾表示“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是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对于爱好诗歌的人来说,诗歌绝不仅仅是一种可以量化的、可以考核的知识,而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感受世界的方式,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生活、一种智慧。而站上电视舞台也好,从事诗歌创作也好,都是这种诗心、诗意自然而然的显现而已。
这也启示我们,专业的精深非常重要,但通识教育、人文素养,也不可或缺。以前有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看重的是数理化学科实用性强、能培养理性思维;后来也有人反驳说“只会数理化,想想都后怕”,这是在说仅有理性思维还不够,还得从人文和社会学科中,提升自己的全方位素养。学文科专业的,有些理工科思维也挺好。学理工科专业的,也不妨涵养点文科素养。文理兼备的,还该提升下艺术和运动方面的能力。现在多个省份着手要实行高考文理不分科的政策,许多大学里也开设文理兼得专业融通的“博雅”式教学,这都是尝试促进思维融合的实际举措。而全方位素养的提升,打开的将是一个更为开阔、更有厚度也更为丰富的人生。
再说回诗词大会,陈更在夺冠后说:“如果我能在传统文化的路上多做了那么一点点事,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我觉得都是值得的。”但愿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能多一点点诗意。漫天大雪降临,眼中所见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耳边所闻是“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心中所想是“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而别是只能憋出一句,“哇,好大的雪。”
这正是:诗心不分文理,诗意自在人心。
(文 | 周珊珊)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