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诗人孟樊宣称台湾现代诗坛已“濒临死亡”;2018年,记者萧歆谚高呼台湾现代诗已迎来“文艺复兴”时代。30年的实践证明,悲观的“死亡说”实属杞人之忧,那么乐观的“文艺复兴”时代是否真的已经到来?我们必须回到2018年台湾诗歌现场,对其进行全面理性的观察与思考,进而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诗集出版
据笔者统计,2018年,台湾出版的各类诗选、诗集超过200部。其中个人诗集至少在180部以上,创下近年个人诗集出版的历史新高。在娱乐至死的商业化时代,几代诗人在岛屿勤奋耕耘,对日常生活进行执著的诗性守望,才有了这份亮眼的成绩单。
从世代分布来看,前行代诗人的诗集出版较少。主要有林焕彰《活着,在这一年》、詹澈《发酵》、萧萧《大自在截句》、辛郁遗作《轻装诗集》以及余光中遗作《余光中美丽岛诗选》等。必须提及的是,年初,洛夫出版了生前最后一部诗集《昨日之蛇:洛夫动物诗集》和增订新版的《魔歌》。洛夫是一位创作生命力旺盛的创造型诗人,从1950年代到21世纪,纵横诗界70余载,总是不断地进行诗艺的创新、探索、实验和自我超越,是台湾新诗史上惟一一位在每个重要时期都不能不论及的杰出诗人。早期受存在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影响,意象繁复浓烈,语言奇诡冷肃,艺术感觉如魔似幻,被誉为“诗魔”;晚期则重返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诗风也由晦涩浓稠变为宁静飘逸。洛夫诗歌自觉将个体的生命体验、宏阔的历史意识、悠远的人文精神与深厚的民族情怀融为一体,表现对自然、社会、宇宙、人生深刻的哲学思考,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昨日之蛇》收录动物诗41首,通过对多种小动物的生态演变之细腻观察,诗人体认到人与动物都是宇宙之神赋予的一种生命和自然的存在形态,进而发掘出人和动物彼此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这部动物诗集以象征与暗喻手法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真正实现了洛夫“使个人的生命与天地之间的生命融为一体”的诗学理念,以及“物我同一”的生命哲学思想和生态美学思想。1999年入选“台湾文学经典三十”的《魔歌》与《石室之死亡》《漂木》,是洛夫不同时期的代表作。《魔歌》的再版表明,近年先后离世的周梦蝶、罗门、余光中、洛夫及其他重要诗人的经典诗集,将是台湾出版界因其“常销”而不断挖掘的重要文化资源。
中生代诗人构成台湾诗歌的坚实腹地,出版多种诗集。主要有陈克华的《嘴脸》《垃圾分类说明》、孟樊的《我的音乐盒》、苏绍连的《你在雨中的书房我在街头》、罗智成的《黑色镶边》、利玉芳的《放生》、白灵的《野生截句》等。其中,《肤色的时光》不仅是零雨的第八本诗集,也是台湾年度诗歌的一部重要作品。诗人在独处的幽静时光里,通过阅读人类历史上永恒的文学艺术经典,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穿行,与大师和经典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进而发现了生活和文艺中永恒的真善美,努力构建安放灵魂的精神原乡,让庸常日子中浮躁的生命和灵魂安静下来、高贵起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但是,由于这种生命思考、历史探问与灵性追寻的深邃悠远,加之零雨诗歌一以贯之的智性冷峻的艺术风格,决定了《肤色的时光》不会是大众文化流水线上的市场热销品,而是一部能走进文学史的重要作品,实现了零雨向古今中外文学家、艺术家和灵性追寻者致敬的宗旨。
新世代诗人已由生力军变为主力军,诗人众多,出版了大量诗集。“70后”有丁威仁的《走诗猫城》、鲸向海的《每天都在膨胀》、何景窗的《席地而诗》、孙梓评的《善递馒头》、许赫的《囚徒剧团》、达瑞的《困难》等;“80后”有卓纯华的《看见你的眼里有蜂蜜》、张日郡的《背水的人》、宋尚纬的《好人》等;“90后”有曹驭博的《我害怕屋瓦》、叶雨南的《倒着说晚安》、许玄妮的《多风地带》等。其中,张诗勤的《除魅的家屋》以否定的态度与超越的心灵审视生存环境和人生处境,通过主体自我与内心镜像的对话,抒写伤痛、孤寂、不安与反抗,思考生与死的哲学问题,被赞为台湾“新生代诗人的标杆”。1999年出生的诗坛新秀段戎和夜无,分别出版了她们的第二本诗集《保密到家》和《褪兽期》。《保密到家》抒写作者到美国留学后的远方思念、成长感悟、内心剖白等心绪感怀;《褪兽期》反映了生命的挣扎,记录了青春的尖锐、疗伤、阴影。两部诗集都是诗人“日子正当少女”的青春记事和生命写真。
诗集出版的另一亮点是女诗人的创作呈井喷之势,出版的个人诗集至少在50部以上。主要有张宝云的《意识生活》、林婉瑜的《刚刚发生的事》、徐佩芬的《夜行性动物》、刘晓颐的《来我裙子里点烟》、夏夏的《德布什小姐》、廖亮羽的《时间领主》、潘家欣的《负子兽》、夏维恩的《迷糊梦》、坦雅的《光之翼》等。“90后”诗人杨敏夷的《迷藏诗》是一部具有鲜明女性主义立场的诗集。诗人以女性的视角、身份和思维切入女性内在精神、情感和心理的开掘,为现代女性的暧昧处境与模糊身份发出抗议之声。由于父权文化对女性长期的规训、惩戒与伤害,女性丧失了话语权并成为被书写的“他者”和历史失踪者。在此,诗人批判了男权中心主义文化,彰显出现代女性的主体意识与身份认同,意味着新世纪台湾女性书写出现了新的可能。
诗刊运作
诗刊是诗歌发表的主要园地。台湾诗刊均属同仁自筹经费维持运转的民间刊物,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台湾诗刊“创刊”与“停刊”之事时有发生。2018年没有出刊的有《两岸诗》《好烫》《风球》等,正常运行的诗刊主要有《创世纪》《葡萄园》《笠》《乾坤》《台湾现代诗》《吹鼓吹诗论坛》等。每种诗刊都个性鲜明,风格迥异。
其一,专题化的运作方式。1954年创刊运行至今的《创世纪》已形成秀外慧中、稳健持重的美学风范,是台湾目前影响最大和品位最高的诗刊。2018年,《创世纪》的“特辑”、“专辑”和“专栏”依然风生水起。“张汉良诗学专栏”、余镜熹“误读诗学专栏”、陈素英“推荐一首诗专栏”、杨宗翰“学院与诗的内外”延续多年,依旧在较高水准运行。今年又新增王厚森“城市·世代·诗专栏”,对不同城市、世代的诗人作品进行比较言说。“漂木着岸·洛夫纪念专辑”刊发16篇追悼诗文,缅怀创世纪诗社创始人之一的元老诗人洛夫。在诗歌创作方面,《创世纪》推出4期“主题征稿”专辑:“看见女力”聚焦女性与权力,“湄公河的月亮”讨论台湾新住民,“银河铁道之诗”展开童话议题,“比海还深”畅议家庭与血缘。可以说,《创世纪》的栏目设置既保持相对的恒定性,又不时推出新举措。
《吹鼓吹诗论坛》是一份具有活力、激情与创造力的新潮诗刊,一直秉承“表演、对话、游戏、创造”的宗旨,目标是“诗肠鼓吹,吹响诗号,鼓动诗潮”。每期都推出一个令人惊奇又极富创意的主打专辑。2018年4期共推出:“运动诗专辑”、“原乡/异乡专辑”、“推理诗专辑”、“鲁蛇/温拿专辑”(英语loser与winner的译音),每一专辑后配发相关评论。以第34号的“推理诗专辑”为例,在卷一“诗写推理”部分,刊发了林彧、苏绍连等46家的诗作;在卷二“推理诗论”部分,刊发了陈鸿逸、右京的两篇推理诗论述,前者结合具体作品剖析推理诗的历史场景,后者对推理诗的“探赜”与“索引”进行简述。另外,《台湾现代诗》的“封面征诗”栏目、《笠诗刊》的“生态·旅游诗专辑”和“社会写实诗专辑”等,也都别有特色。
其二,重视新人培养,刊发新人新作。新人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期刊的新鲜血液,是文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创世纪》诗社与诗刊之所以能历六十余载而不衰,与其重视青年作者群的培育密切相关。2017年新增的“明日阵列”、“在野良诗”和“职人,文字恋”等专栏,旨在挖掘和培养“数位”和“在野”的诗歌新人,给网络和职场写作人提供舞台。2018年又新设“青春文学射手”专栏,继续为新人新作提供新园地。此专栏推出了多所大学的新秀作品以及中学生获奖诗作。《笠诗刊》也不定期推出“校园诗展”板块,刊登了台北教育大学、高雄大学、联合大学和淡江大学学生诗作;《吹鼓吹诗论坛》的“吹鼓吹诗论坛精选”板块,是其网络空间论坛作品的纸媒版,每位年轻作者的诗作都附有其他诗人的点评。
其三,注重两岸交流,拓展全球视野。改革开放40年间,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民族同根、文化同源的理性认知下,台湾文学界越来越重视两岸的文化交流,以此增进双边的了解、信任与包容。《两岸诗》尤为典型,由两岸诗人共同编辑,刊名已表明其社会和审美价值取向,即以开阔的视野审视汉语诗歌的全貌。遗憾的是,2018年没有出刊。《创世纪》非常看重两岸诗人交流,2018年又推出了“安徽诗人诗展”、重庆“界限诗群诗展”、福州“诗歌榕城”和“客家诗人诗展”等专辑,展现大陆区域诗歌的现况以及两岸客家诗人的创作风貌。台湾诗人也有开阔的世界性视野。《笠》的“国际诗频道”和“阅读拉丁美洲诗人”等板块,译介了波兰、智利、阿尔巴尼亚、科索沃、塞尔维亚、德国等国的诗作;《台湾现代诗》的“拉美诗探戈”、“世界诗散步”和“翻译诗”栏目,译介了阿根廷、尼加拉瓜、美国、哥伦比亚、捷克、西班牙、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诗作。这不仅有利于台湾诗歌较大格局的形成,还能为读者提供“他山之石”。
诗歌活动
台湾每年的文学活动丰富多彩。就诗歌而言,主要有诗歌奖评选、诗歌研讨会、诗歌节等。2018年出炉的诗歌奖项主要有:罗任玲获2017年度诗奖;陈威宏、叶缇、张心柔、林益彰、霍育琥获优秀青年诗人奖;汪子翔的《柿情》获钟肇政文学奖新诗首奖;ㄩㄐ的《迁徙》获台北文学奖诗歌首奖;游书珣的《重编〈新英文法〉之例句翻译》获“打狗凤邑文学奖”新诗首奖和高雄奖。而在更为重要的台湾文学奖金典奖、联合报文学大奖中,台湾新诗无一获奖。
重要的诗学研讨会有两场。2018年5月,淡江大学中文系与台湾诗学季刊社、蓝星诗学季刊社联合举办“第十七届社会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两岸四地当代诗学论坛”。会议以“全球视野与地缘透视”为主题,吴思敬、陈仲义、李怡、翁文娴、洪淑苓、赵卫民、杨宗翰、张宝云、谢昆桦、陈政彦等宣读论文,另有王润华与廖咸浩的两场诗歌专题演讲。学者们针对当代诗学与西方思潮的会通、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诗学的互动与影响、诗刊与诗社的关系、华文诗学的历史与未来等议题进行对话。2018年10月,适逢余光中逝世周年,高雄中山大学与九歌出版社、文讯杂志社合办“余光中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余光中遗孀范我存、女儿余幼珊和余佩珊,以及来自中国台湾、香港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位学者。张错、翁文娴、李瑞腾、黄维梁等就余光中的文学史地位以及余光中诗歌、散文和翻译诸方面的成就进行研讨。会议期间,还举办《听我胸中的烈火:余光中教授纪念文集》《望乡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评论与研究》新书发布会、《诗·歌——向余光中致敬》纪念音乐会、《望海——余光中教授纪念特展》以及余光中影响力论坛等活动。
从夏季开始,2018台湾“五大诗歌节”陆续展开:台东诗歌节、淡水诗歌节、台北诗歌节、太平洋诗歌节、浊水溪诗歌节。其中,影响最大的台北诗歌节于2018年9月22日至10月17日举行。策展人依然是诗人鸿鸿和杨佳娴,主题为“诗的异托邦”,旨在以诗歌为核心,凝聚异质元素,通过多元艺术呈现,实现质疑和颠覆现实的种种可能,在流水日常中建构城市生活的异托邦。香港青年诗人黄裕邦为“驻市诗人”,深入台北街巷,感受岛屿文化,为台北写诗。“诗讲座”有9场:黄裕邦与孙梓评对谈《带诗跨越界线》,探讨诗歌与性别、语言、社会的深刻联系;陈正芳与安娜·阿琪拉阿玛特以《以加泰隆尼亚为方法》为题,对谈语言、诗与认同问题;缅甸女诗人潘朵拉与台湾女诗人陈育虹对谈《与切格瓦拉在啤酒花园闲聊》;“80后”诗人宋尚纬、徐珮芬、颜嘉琪、卓纯华、蒋阔宇就诗的未来,共写《给下一轮盛世的备忘录》;黄智溶、张继琳、钟宜三方共论《新在地写作》;俄罗斯诗人列夫·鲁宾斯坦与台湾女诗人林蔚昀交流《世界是一座图书馆,而我在里面歌唱》;罗贵祥、唐捐、杨泽纵横《诗坛倚天屠龙记》,赏评余光中和洛夫;罗贵祥与刘克襄回望《乡土香港,记忆香港》。“跨领域诗行动”包括《诗蠹阡陌VR体验展》《虚拟诗境将通往何方?》论坛、影像中的诗人——诗影展、镜中缪斯Muse in a Mirror等四个板块。亮点之一是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诗蠹阡陌VR体验展》,即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体验性诗境,让诗以跨域方式成为前瞻性艺术形式的创作资源。在主打作品《日梦daydream》的VR体验中,作者尝试以物质想象与空间意象为体验者提供更纯粹的诗意体验方式。作品以纸本书的物质空间作为日梦的“温床”,让体验者直接置身于书页之中,透过身体碰撞意象,看见天地初开,意象自书页中降生,进而在时间、死亡、繁衍、奔流4个篇章中行走,与意象世界互动。在这场“日梦”中,体验者将得以主宰时间与生灵的荣枯,其主体意识得以凸显。“诗演出”的《爱与怒之必要》是诗与音乐的交融,音乐创作者张睿铨与其团队,运用电子、民谣、饶舌等当代不同类型音乐,以不同语言、声音以及多元文化视角,重新诠释诗人社会观察、自然书写与文化认同的诗作。这种杂语喧哗的混声合唱艺术形式,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
诗学研究
台湾每年都有数量不等的成果问世,类型多为台湾诗歌研究、诗学理论与资料整理等,超过任何其他华人地区。2018年出版的多种诗学著作,其研究路径与学理阐释各具特色。
王文仁的《想象、凝视与追寻:1960世代台湾诗人研究集》是一部研究“1960世代”诗人作品的论集。“世代”作为一种方法和视角,近年受到重视,《台湾1950世代诗人诗选集》《1960世代诗人诗选集》《台湾1970世代诗人诗选集》先后出版。该著对“1960世代”诗人进行整体观照,抽样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8位诗人诗作。在对诗人陈谦、张信吉、严忠政、须文蔚和曾美玲的分析中,侧重探讨其整体诗歌创作风貌及其演变;在对罗任玲、陈大为、罗叶的阐释中,侧重剖析其独特的诗论和诗歌类型。对诗人“群体”或“个体”的诠释,是台湾诗歌研究中一种常见模式。林芳仪的《与日常碎片一起漂移:夏宇诗的空间与梦想》虽属个案研究,但对夏宇研究有所突破。该著超越了以往夏宇研究中的“后现代”、“女性主体”、“性与政治”等议题,找到了解读夏宇的全新视角和语码,即“空间”与“梦想”。作者以法国学者巴舍拉的《空间诗学》《梦想诗学》作为论述依据,结合夏宇从1984年《备忘录》到2016年《第一人称》的全部作品,让诗作与理论相互碰撞、交流和对话,进而探索夏宇的想象模式、空间姿态及其空间中的梦想形象。作者对夏宇诗歌文本的艺术分析,既有女性安尼玛的梦幻与流动,又有男性安尼姆斯的冷静与思考。这种鲜少被触及的“阳刚与力”的发现,是对强调“阴性书写”观点的突破与丰富。
李瑞腾主编的“台湾诗学论丛”是近年台湾诗歌研究的重要丛书。从2016年开始至今已出版三辑共14部,其中2018年出版6部:白灵的《新诗跨领域现象》《世界粗砺时我柔韧》、李桂媚的《色彩·符号·图象的诗重奏》、朱天的《虹桥与极光:纪弦、覃子豪、林亨泰诗学理论中的象征与现代》、夏婉云的《时间的扰动》以及林于弘、杨宗翰主编的《与历史竞走:台湾诗学季刊社25周年资料汇编》。《新诗跨领域现象》视角独特,以物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石,从“跨质能”、“跨媒介”、“跨语言”、“跨文体”、“跨地域”、“跨时空”几个维度,对台湾现代诗与科学智能、机械声光、数字媒体、音乐影像、区域互动等多领域交叉进行了极富创造性的诠释。诗歌的跨界现象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传统诗歌的创新找到种种新的可能。正是在多领域、多形式交织的边缘和模糊地带,诗歌新的美学意义由此生成,给读者带来新鲜的现代体验。而对新诗跨域现象的综合研究,也无疑拓展出台湾诗歌研究的新版图。《虹桥与极光》从文艺思潮与诗学发展的角度,省思台湾1950年代前后现代主义诗学建构过程中,现代主义与象征主义理论如何出现在战后的台湾现代诗坛,剖析了其对台湾诗歌观念、现代诗史、诗学体系的深刻影响。作者不但阐述了纪弦、覃子豪与林亨泰诗学理论中的象征与现代,而且还观照了三家诗论的渊源、理念与比较。纪弦、覃子豪与林亨泰的象征诗论与现代诗论,是台湾当代诗歌重要的诗学理论资源。《与历史竞走》辑录台湾诗学季刊社历年重要文献与影像纪录:“回首来时路”选录李瑞腾、萧萧、白灵、苏绍连、向明的论述;“刊物纪事”为《台湾诗学季刊》《台湾诗学学刊》《吹鼓吹诗论坛》篇目汇编与历年大事记;“存影成诗”则有刊物封面书影、重要活动照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同样致力于诗歌史料挖掘的还有《文讯》杂志。继2017年开辟《风起云涌的七十年代:台湾现代诗社与诗刊》和《雨后的灿烂:台湾战后现代诗社与诗刊》系列专题后,2018年又推出《崛起的群星:一九八〇年代台湾现代诗社与诗刊》系列特辑,全面回顾1980年代的《春风》《四度空间》《新陆》《地平线》《薪火》等诗刊与诗社。《文讯》的“诗社与诗刊”专题带有总结回顾性质。就单个诗社而言,这是其诗社诗刊的“小史”;从全部诗社来看,就是一部台湾战后诗社和诗歌“简史”。及时挖掘、爬梳和整理这些珍贵史料非常必要。
2018年的台湾诗歌是常态化的一年。在诗集出版、诗刊运作、诗歌活动和诗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收获,有亮点,在平稳中推进,在探索中发展,但谓之“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还为时尚早。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